(图一)卓越教学研习工作坊宣传海报
为了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助力教师职业发展,教务处教与学中心本学期特在每周周三下午推出“卓越教学研习工作坊”活动。4月1日,卓越教学研习工作坊第一期培训开班,主题为《iCAN教学辅助的应用指导》。本期工作坊由教务处教与学中心的文雅老师和教学信息资源中心的呼广顺老师主持,来自外国语学院和通识教育学院的六十余名教师参与了本次研讨。两位老师系统地介绍了iCAN系统的界面与功能实操,并展望了iCAN系统未来的发展应用。
(图二)分组讨论,拉开工作坊序幕
一个小小的分组讨论拉开了本期工作坊的序幕,老师们对“iCAN”“iSlide”“创课”“LMS”等一系列信息化教学术语进行了辨别和讨论。之后,呼广顺老师为教师们着重介绍了iCAN的功能和亮点。该系统与传统的网络辅助教学平台不同,不仅是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还是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学业成长发展,服务学生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学习管理平台,是教学综合管理信息汇集交互中心。使用iCAN系统可以助力教学与信息深度整合,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协作,真正实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相对于传统的网络辅助教学平台,iCAN系统有诸多的亮点:它的界面采用双模组浏览设计,更易于操作;另外,系统自带点名薄,实现了上课即时点名的功能;而且通过iCAN录入的成绩可以与教务系统直接对接,为师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学生可以通过iCAN系统直观的了解学习雷达地图以检测自己的学业进度,而且系统也可以为其保留学习轨迹,为今后评价提供证据。
(图三)研讨现场,教师认真研习
在系统实操环节,文雅老师以她的《批判性思维》课程为例,生动地为大家展示并引导教师们操作如何在iCAN中构建自己的课程,并使用系统自带的功能实现课程管理。主要内容包括:1)学会查看教师个人课表及学生名单; 2)根据学生名单进行在线点名 ;3)按照标准化课程大纲要求录入课程信息 ;4)按照课程考核要求设定成绩比例 ;5)按照课程进度布置在线作业或测试 ;6)助教的导入和权限设定。另外,呼老师还向教师介绍了如何用iCAN里升级的功能插件iSlide录制课程视频,在座老师也用自己携带的笔记本进行了现场演练,展示出教师对教学新技术的极大兴趣。
(图四)呼老师公布iCAN优秀课程评选奖励办法
最后,为了鼓励各教学单位积极参与网络辅助教学课程建设和应用推广,教务处特出台了《iCAN网络辅助教学优秀课程的评选奖励办法》,并公布了评审准则。号召全体教师进一步加强课程内容建设,改进教学方式,逐步实现网络辅助教学与SCL教与学理念的深度融合。
(教务处 教与学中心 摄影/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