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Eurasian News > Text
【倾听讲座】搭建平台,开阔视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金融学院举办欧洲期货交易所姒元忠副总裁行业讲座
2015.04.30

 

为了积极响应学校“转型发展、产学突破、明确标准、冲刺目标”的年度主题,从国际视野了解金融业的发展态势和企业对应用型金融人才的需求标准,金融学院依托台湾廖丽娟博士及其在金融业界的资源优势,从4月27日起将聘请国际金融领域知名专家与高管作系列学术交流,本次欧洲期货交易所大中华区副总裁姒元忠先生作金融业行业讲座是系列活动的开始。

4月27日,欧洲期货交易所大中华区副总裁姒元忠先生面向师生共作了两场讲座。在面向教师讲座中,金融学院副院长张新锋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姒元忠副总裁,学校副校长李正致辞并向姒元忠副总裁颁发了纪念品,金融学院副院长李梅、张新锋等40余名师生参加了讲座。

环境 机会 人才

姒元忠副总裁从国际化视野分析了国际金融大环境,阐述了中国将在金融领域迅速崛起,随着“一路一带”、“亚投行”、“自贸区”,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推进,中国将成为国际金融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而中国金融业还处于发展初期,因此中国金融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机会,需要大量的应用型金融人才。因此,当今社会缺的不是机会,而是人才,一个具有“以客为尊、创新、专注、付出、诚信”良好素质的人才,只有把金融放到国际化的大环境中,用国际化视野才能准确把握金融的发展态势,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创新 价值 价格

姒元忠副总裁阐述了“创新、价值、价格”的人才定价原则。创新能力决定人才的价值,人才的价值决定人才的价格,要让钱找你,不要你找钱。教导同学们珍惜现在学习机会,勤奋学习,打下扎实的基本理论基础,踊跃参加实践训练,把自己打造成“理论基础+实务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并从自己的成功案例鼓励同学们英雄不论出处,关键在自己,付出必有回报。

交易所 协会 高校

在金融学院张新锋副院长与姒元忠副总裁探讨高校如何培养金应用型金融人才问题时,姒元忠副总裁以台湾为例,介绍了金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即“交易所+协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课程+模拟+实盘”的人才选用程序,企业最看重“态度+专业+实务”型的人才,态度是前提,专业是基础,实务是关键,金融行业并指出金融实验室在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

讲座期间,姒元忠副总裁与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回答了师生所提出的问题。并教导同学们从现在开始就应该做好进入职场的一切准备,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金融行业更要懂得如何做人、做事。

本次讲座是金融学院响应学校国际化、应用型教育理念的一项举措,对树立师生的国际化视野,了解金融应用型人才的核心素质和标准,以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路径具有重要作用,正如学校李正副校长在致辞中所说:欧亚推行国际化、应用型的教育理念,姒总是国际金融业界的“大腕”,相信他的讲座对我们开阔国际化视野,站在国际大视野的角度思考、优化金融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具有重要作用。

                             

   (金融学院 陈月松 供稿/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