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副教授顾学雍讲解课程规则。
(图二)任务方小组正在紧张、有序地完成任务。
(图三)我校XLP极限学习项目由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基础工业训练中心、西安欧亚学院共同承办。
体验“平等、自由、自主、团队、创新”的学习,你在这里看得到。
下午16:30,任务方8组的组长张显帅同学终于松了一口气:他们组的第一轮讲解“创客空间宪章”故事版刚刚结束,并获得了顾教授的好评。从早上7:00到现在,他还没顾得上吃饭。
“我们遇到了一些意外:注册商标时才发现被抢占,所以临时更改了团队的3D版LOGO;成立的‘火山科技有限公司’现在正等待审批。幸运的是,我抢到了5比特的福利,这能保证我们团队的收支平衡。”
作为任务方组员之一,张显帅等近100名同学组成的20个团队,将在12月23日至25日之间,进行连续3天60小时高强度和高密度的极限学习。他们将在挑战方的任务制定下,完成一部以“西安欧亚学院”为主体的宪章法令,其中包括数字化内容的分享、宪章的撰写方案、记录整个过程的微电影拍摄,以及开发过程的记录。
挑战方团队则由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以及我校学生等20余人组成。挑战方模拟真实企业,由市场部、银行、警察局、法院、技术部、计分组组成。挑战方将在既定的时间内,为任务方发布指定任务,并验证任务方对各种知识模块的掌握程度,同时提供基于虚拟货币的‘开发资金’;任务方则遵守真实世界的游戏规则,在极限的、复杂的任务过程中,完成技术的学习、完成时间管理、团队协作、跨学科和人生体验的学习。
“我们选择了欧亚,而不是西安排名前三的高校。重点不在于该学校是一本还是二本,在于学习要探索自己的极限,不放弃自己、想办法、自主性、有收获。”课程开始前,极限学习过程(XLP)的发起者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副教授顾学雍如是说。
“我们团队的名称叫Wilful,任性。作为创客,我们就是把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Teambition,git等程序,虽然有些陌生,我们都有不同的专业背景,定能挑战成功。”14组组员由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等同学组成,该组组长充分表达了他的信心。
从灌输式教学法转向启发式、开放式教学;从个人学习,转向团队合作学习;从某一学科单打独斗,转到跨学科合作解决问题,欧亚的同学们正在体验着。
【相关链接】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副教授顾学雍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极限学习过程(XLP)。XLP(Xtreme Learning Process)是“极限学习过程”的简称,这是一门“跨学科系统集成设计挑战”课程,是清华大学在课程改革中的最新教学实验。课程的目的是让参与的学生以一个开放性的视野,广泛接触多个不同的学科知识,在课程参与的过程中快速学习与领会一项或几项全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跨学科团队协作、项目控制与时间管理的能力。
(宣传部陈娟/供稿陈娟、姚川予/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