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Eurasian News > Text
【学习交流】文化传媒学院“新媒体”项目见实效:专业沙龙成为学生课堂
2015.05.04

 

微信公众号编辑海报

(图一)闫副院长与嘉宾交流

(图二)“西安城记”运营者分享经验

(图三)“整蛊专家”运营者介绍内容制作心得

(图四)“陕西交通广播”运营者与现场互动

(图五)文化传媒学院专职教师介绍项目情况

(图六)学生在现场采访到场嘉宾

新媒体如何运营推广?怎样的内容才能获得更多关注?这些不仅仅是业界所急需解决的难题,更是高校所应当让学生掌握的技巧。对于开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文化传媒学院而言,本学期的“课改工程”就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学以致用。在这一背景下,由“陕西新媒体”、我校文化传媒学院和“新媒体指数”三家联合打造——“新媒体排行榜”项目于4月25日正式启动,文化传媒学院以东道主身份承办了该项目的第二期线下沙龙。

本次沙龙的主题为“微信公众号内容编辑”,共吸引了近60位省内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者参与。文化传媒学院副院长闫晋瑛出席活动并对到场嘉宾表示欢迎,闫副院长在致辞中谈到:“对于文化传媒学院而言,本次沙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而更多的合作将会深刻的影响人才培养模式,期待能够在未来收获更多成果。”文化传媒学院院长助理高昱以及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教师也参与了全程的分享讨论。

嘉宾分享环节是本次活动的核心内容,被业界誉为“小而美”的“西安城记”运营者聂海峰重点介绍“内容与盈利的互动”,他指出:做好内容的前提是要成为所做领域的专家,只有这样才能让内容变得有深度、有看点。作为以房产为主要内容的公众号,他的团队已经推出了很多篇阅读量超过100000+的作品,这些文章全部是基于对西安城市的深入认识、对房地产行业的有效剖析后形成的。

在陕西新媒体排行榜上高居第二的“整蛊专家”也带来了精彩的内容,其运营者朱胜佳认为:作为新媒体的运营者,决不能急于求成,太过功利会让自己的事业走向衰败,而潜心制作内容才是真正的王道。“整蛊专家”目前就在踏实的打磨自己的产品,其内容生产中不仅会包含好的创意,还会用专业的技术制作相关视频。朱胜佳强调:“只要内容优质,就不担心未来的盈利。”与此同时,他还对招聘的门槛进行了说明:要对这一工作有热情,并要有足够的耐心。

作为传统媒体转型的代表,陕西交通广播的新媒体运营者马千里认为:要吸引流量,运营者就必须要走心,有想法就要把它变为现实。陕西交通广播做新媒体的一个思路就是“抄”,但抄要抄出自己的特点,要去用其他方式使内容变为自己的东西。对于有人叫他“投机分子”这事,他自认为这是个褒义词,用自己的创新去投机,想办法把事做成,这也是一种好的方式。

此外,文化传媒学院专职教师李佳寅在沙龙上介绍了项目的进展情况,并将学院的新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方案、学生考核形式以及与业界的合作模式进行了逐一讲解。与此同时,2014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同学也在沙龙现场开展信息收集、互动交流、采访报道等工作,真正落实了“项目融入课程”的教学计划。


 

 (文化传媒学院 网络与新媒体课程中心 李佳寅/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