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Eurasian News > Text
【教学改革】围绕产业培养人才——我校信息工程学院产学合作进入实质阶段
2014.06.16

(图一)信息工程学院与上海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

(图二)移动通信系统设备实验实训室(3G工程实训室)

3月22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明确了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实行转型职业技术型大学,确定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仅是这600所,其实所有的高校都要面对转型的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合作教席主持人、北京交通大学教授查建中认为,转型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需要,更是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

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理事长、我校校长胡建波教授也在“部分本科院校如何成功向职业教育转型研讨会”上提出“此次教育部提倡应用型技术大学转型,一是解决先由地方性本科高校毕业生没有围绕产业需要培养人才,带来的就业问题。”实际上,早在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战略部署之前,我校已经基于“国际化、应用型、新体验”的办学定位,多年来紧密围绕社会需要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培养过程始终贯穿产学研合作。

以我校信息工程学院为例。一方面,基于信息化时代的特点及社会对工科人才的需求,分院与上海大唐移动,中软国际集团,华三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德国SAP公司,北京博雅立方,北京利迅金铭科技公司,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授权的ROBOT(乐博士)机器人有限公司等开展深入的产学合作。与以往“企业课程植入”合作模式不同的是,此类产学合作主要通过共建实训基地、订单人才培养、企业认证培训等模式,将企业项目带进学校、将学生课堂转向企业、将单一教学改变为双导师制,从而让分院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方案更加贴合职场需求,避免教学与社会发展出现脱节。

“我们更关注合作企业对社会的贡献程度,可为学生提供的就业平台,以及企业对合作项目的投入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助理刘丽丽介绍,学院与大唐移动的合作,除了企业课程引入、科研申报、师资培养、岗前培训认证等一系列专业合作外,基于双方投资265万共建校内“移动通信实训基地”,将大唐移动通信西北地区员工培训也引入进来,达到了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中软国际合作则更倾向于定向人才培养,企业每周都会带来企业案例来校进行C++、JAVA、Androin等小项目实训,学生于学业最后一年还能接受企业的集中培训,及进入企业顶岗实习机会。“大唐移动、中软国际北京利迅分别为学生设置了5000—10000元/年的奖学金,目前这几个项目都有学生进入企业实习或工作。”

另一方面,学院与企业开展深入合作的同时,也使项目实训教学、双导师制培养、以赛代训的教学模式成为教学工作的亮点。赵向梅是该院软件与网络教研室专职教师,目前教授软件工程(中软国际合作班)12级学生,她的班级每个学期都会开展为期一周的项目实践课,期间中软国际的行业专家将来校进行指导、授课。“学生需要按照企业的流程,组成项目小组,为项目拟定企业名字,并按照工作流程完成各项任务。期间还需要提交日周报,根据不同企业的标准,制作及提交完整的项目文档。”赵向梅介绍到。除了企业实训之外,赵老师也依据行业需求及学科特点,采取“大作业”模式安排学生以项目组的方式完成学习实践作品,促使学生在作品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中,深刻理解并运用理论知识。

当然,无论是校内的实训项目,还是企业实习实训,学生都可以同时请教分院任课教师和企业行业专家。软件工程1202班翁娇娇对学院实行“双导师制培养”十分认可,她称赞任课教师在日常的讲授了解学生的需求,懂得学生的基础和兴趣,更能“以学生为中心”讲授知识;企业行业专家则为大家带来最前沿的职场信息,通过案例分享及项目实训,恰当地引导学生“做中学、学中做”。“我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到企业实习,接触更多真实的工作。”翁娇娇说。

该院教师曾评价翁娇娇是一位具有信工气质的学生,她除了积极参加项目实训之外,也与很多学生一样乐于参加学院组织的各类赛事。截止6月9日,该院再度荣获第五界全国软件大赛总决赛国家二等奖一个;H3C杯全国大学生网络技术大赛陕西赛区,获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四个;第一届全国嵌入式——物联网大赛西北赛区决赛二等奖一个,“博创杯”嵌入式物联网大赛西北赛区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以赛促学,以赛代训”和“双轨制”是刘丽丽助理一直强调的培养概念,“应用型本科教育以培养高级‘应用性’人才作为主要目标,更加注重实践教学活动的改革,‘以赛促学,以赛代训’和‘双轨制’的教学模式逐渐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此外她还介绍学院成立了IT俱乐部,借助企业平台定期组织比赛,训练参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习积极性方面的一些做法。

“以赛促学、以赛代训、以赛促教”的培养模式,在学校其他的分院也广受推行。而校外其他高校,包括港台地区或国外高校也有同样的做法。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与通讯教研室专职教师张秀芳,曾于去年带领分院学生赴台湾大华科技大学学习,期间组织学生参加了台湾的机器人大赛时,感触台湾高校不仅鼓励科技类比赛,还能积极、频繁地推行此类难度大、成本高的赛事;在比赛过程中,一般都由学生自主、独立参与,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才会寻求老师的帮助。

国外许多高校也大力开展产学合作,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回归工程实践”口号,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推行“知识产权直通车”,比利时鲁汶大学则支持学生组建太阳能电动车队等。回到中国职业技术大学转型,其本身也离不开围绕产业的需求、职业的标准进行课程改革。

 

(宣传部何月敏/供稿 宣传部姚川予、信息工程学院刘婉妮/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