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优化学院师资队伍,我有幸于今年暑假参加了8月14日至8月19日在成都召开的“全国高校MOOCs、SPOCs与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及教师教学技能提升”专题研讨会的学习,通过学习让我深层次、全方位的了解到什么是慕课,如何建设慕课平台,开展慕课教学,以及利用现有的精品课程资源走向MOOCs,同时也让我对自己的教学活动以及自身有了新的认知,使我受益匪浅,大体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MOOC(慕)课程的理解
MOOC是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的简称,中文译成“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慕课程),是世界名校开设的网络课程,是名师专门为网络学生录制的、周期性的开课。其授课方式主要采用有实践,有作业,有考试,考试通过后会授予证书。目前该领域知名的公司是Coursera,edX和Udacity三家公司,它们均立足于大学教育,使慕课不再只是国际视频公开课式的内容传播,而变身为一种新型的在线教育模式,大多数慕课课程都是定期开课的,每周授课教师会上传几次视频,学生观看视频后,可以通过论坛与老师在线交流,其特点可以概括为大规模,开放,在线,免费学,它强调完整的在线教学过程。
具体的说它是一种课程模式,因此具有非常完整的课程结构体系,包括课程目标、协调人、话题、时间安排、作业等。这是一般网络主题讨论没有的;它是一种生成性的课程,初始时仅提供少量的学习材料,知识的获取主要是通过对某一领域的话题讨论(讨论区)、组织活动、思考和交流来实现;它是一种开放的教育形式,所有的资源和信息都是开放的,都能通过网络传播,并且没有时间、地点、人数的限制;它是一种拥有海量参与者的巨型课程,课程的学习者可多达数百人,上千人,甚至上万人(16万人);学习者更加自主个性,学习者可以根据各自的习惯和偏好使用多种工具或平台参与学习,比如博客、社交网站、手机产品端等,课程不再局限于特定的平台。
二、微课的思考
学生的学习方式和需求与时代的发展是同步,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所致,是基于学习成效的提升对教学方式改革的新诉求引导之驱动,出现微课程。
国外“微课程”( microlecture) 的概念,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 david penrose) 于2008 年首创;戴维•彭罗斯被人们戏称为1 分钟教授( the one minute professor)微课程;戴维•彭罗斯提出建设微课程的五步骤:(1)罗列教学核心概念;(2)写15-30 秒的介绍和总结,为核心概念提供上下文背景;(3)录制长为1-3 分钟的视频;(4)设计引导学生阅读或探索课程知识的课后任务;(5)将教学视频与课程任务上传到课程管理系统;目前,圣胡安学院不仅开设有相关专业的大专和证书类课程,而且还开设有相关专业的网络在线课程。
国内“微课”一词是胡铁生最先提出和界定微课程概念,进行区域微课程实践研究的第一人。国内微课程最初始于中小学的微课程建设与研究。现在微课程引起高校关注:(1)培养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方法;(2)教育的发展使得学习方式和需求趋于多样性,微课程满足了学习的新需求;(3)微课程是MOOC的制作基础。
对于教师而言,微课程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微课程资源库的校本研修、区域网络教研将大有作为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微课程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微课程资源库的校本研修、区域网络教研将大有作为,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从MOOCS到SPOCs的演变
C-SPOCs就是基于新信息技术,基于群组的小规模、定制化的校外课程。用英文名就是C-SPOCs,Community-based 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从信息技术来说,它和MOOC是一致的,但是增加了更多的设计。这些设计主要体现在课程的设计,教学的组织和呈现形式,最后的评估和学生如何互动等。通过C-SPOCs的学习,学生是可以获得不少优惠的。第一,在线学习不是跟70人在一起,而是小群体在一起,比如7个人。他们之间的讨论更激烈,效率和效果会更高。第二,时间安排更灵活,不需协调70个人的时间在一个地方上课。还有一个就是教学内容的统一化和大家进度的一致。
四、MOOCS、SPOCs让我对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思考
教学改革创新换的不只是教材,而是教法,也就是大的教育改革。应用新鲜的方法、工具给课堂的参与者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如何结合自己所带专业课程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自己的学习体会,通过借鉴国内外现有的慕课平台,利用微课、翻转课堂(SPOC)等进行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学改革。
通过此次培训,我进一步了解了国内MOOCs课程建设情况,拟将学习情况应用于自己的实践教学过程,和分院老师一起了解MOOCs,研究MOOCs,使用MOOCs,紧跟信息技术发展,探索将信息深度融合于教育教学过程中,为学校建设更多优质教学资源。
(物流贸易学院电子商务教研室 程巍巍/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