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孤单时,你会想起谁?”
“当你感到压力重重时,你会想到谁?”
“当你想找人倾诉时,你又会想到谁?”
当我们环顾周围,我们能否找到这样的人,在我们脆弱无助时,能为我们进行心理支持,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为别人提供心理援助的助人者呢,有热情和爱心就足够了吗?
带着这样的思考,我校2014级912名新生心理委员和宿舍长走进了“相伴心路行——2014级朋辈心理辅导员技能培训”。此次培训由学生工作处咨询辅导中心举办,由学生咨询辅导中心主任寇延老师主讲,从10月9日持续到10月13日。
(图一)培训活动现场
此次培训旨在培训新生班级心理委员及宿舍长掌握陪伴、倾听、心理危机识别的基本技能,同时能够向周围的同学朋友宣讲心理健康及心理咨询的基本理念,消除同学们的一些误解,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观念。
(图二)体验活动环节
此次培训在体验活动中开始,同学们感受在没有言语的情况下如何去观察和体会他人的内心,从而提供给他人所需要的援助。同学们通过这个活动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都可以成为对他人有用的人;助人的过程不是仅有热情和爱心就可以的,还要懂得如何进行共情,训练自己的同理心。接下来,寇老师结合多年来在高校开展心理教育及咨询辅导工作的经验和案例,带领大家探讨了“心理及其特点”“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如何进行‘察言观色’”“如何有效倾听”“如何有效沟通”“我们该说些什么”等内容。最后,学生咨询辅导中心也介绍了本学期面向新生举办的各类心理辅导活动,进行了现场招募和报名。
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培训,他们懂得了“非判断而尊重”的沟通原则和“共情”的技巧。掌握了这些技巧,对他们个人的人际交往也有很大帮助,不仅助人,也自助。 同时,他们也有信心成为欧亚“心”家园中的心灵使者。
附: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职能部门通过培训和督导一批志愿从事心理援助工作的学生,在心理辅导基本原则的指导下,对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给予倾听陪伴、安慰和支持,提供一种具有心理辅导功能的服务。“朋辈”指的是朋友、同辈,在我们学校中就是年龄相当的同学,具体包括班级心理委员、学生干部或宿舍长。他们连接着学校,联系着同学,在心理健康知识传播、心理健康活动宣传组织、朋辈互助、危机预警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生工作处 供稿/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