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一)赵军镜院长讲话

(图二)教师分享剪影

(图三)分享会现场
师资发展成为重要的战略主题
2014年,我校以“国际化、应用型、新体验”教育理念为特征的质量战略深入实施,师资发展成为重要的工作领域。在学校和我院的支持下,今年以来,学院教师共四十多人次外出参加了师资发展、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实验室建设、行政管理、学生管理等6个类型的培训和交流学习,为教师能力提升、个人成长及分院师资发展提供了大好机会和平台。
为放大培训效果,促进学习培训向实际教学行为转化,11月14日星期五下午,物流贸易学院结合Home Friday主题组织文化建设活动,在图书馆三楼视听室召开2014年度教师外出培训分享会,学院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分享了外出学习教师的培训成果。
分享会围绕“MOOC(慕课)来袭”与“教学改革”两个主题阶段展开。与会教师的分享内容紧扣世界教育教学技术发展前沿和学校质量战略发展方向,既体现了我院教师在新的战略时期对教育教学发展和变革问题的关注、思考和探索,也为促进学院新的产学研规划落地实施提供了交流研讨、达成共识、采取行动的大好机会。
MOOC来袭的挑战及应对
在MOOC来袭主题分享阶段,首先由物流管理教研室王鹏老师进行分享。他指出在如今高效互联网时代下教育正在变革和转型,面临三大转变:从教学到导学,从教师到学生,从专业知识到综合素质。在这种形势下应将MOOC模式应用到课堂管理中,通过分阶段教学测验为学生带来最大的学习收获。
电商教研室金鉴老师通过自己在慧科教育和“开课吧”的培训学习经历,分享了O2O教学平台的探索及应用。她建议未来电子商务专业部分课程采用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利用MOOC资源开展“翻转式课堂”教学,提出“人人都参与,人人都学习”的学习方式。
国贸教研室答百洋老师进一步强调了MOOC的参与性与共享的重要性,并将MOOC与传统课程进行对比,明确了MOOC具有学习资源丰富、学习环境自由、网络共享便捷三大优势,MOOC将会成为更适合未来网络世界的学习方式。
国贸教研室李锦成副教授则出人意料的用一段微课作为开场白,介绍了这种新型的碎片化知识学习方式,提出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自主练习再参与共同学习。这种方式将会在未来的教学中逐渐流行起来。
电子商务教研室王静老师认为,基于信息技术应用的授课,使教师角色发生了转变,教师应作为学生发展的帮促者,同时也要将学生自主性与学分制相结合,改革师生关注的重点,改革师生角色关系。
在接下来的MOOC来袭主题讨论中,与会人员就MOOC与广播电视资源的区别展开了热烈讨论,有老师比喻广播电视资源的学习好比是1.0版本,是单向的灌输式学习,而MOOC则是2.0版本,是双向的互动式学习,是升级版同时也是未来教育教学中将普遍使用的方法,如何用好这种教学方法是对在座每位老师的挑战。
将新思想、新方法应用于教学改革
在教学改革主题分享阶段,物流教研室刘燕老师提到,MOOC、翻转课堂、微课是如今教育系统转型的方向,碎片化和离散化的学习不见得会打破连续的集成式学习所获得的成果,它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而且已经开始深入到目前的教与学当中,有广为发展的势头。
电子商务教研室李静老师分享了新形势下如何加强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话题,如今在线教育发展迅速,开放课程已确立定期开课、引导授课,作业设计和考试机制等,但如何将精品课程的教学效果最大化是目前需要关注的问题。
电子商务教研室扈健丽副教授介绍了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并提出了学生为何关注精品课程,精品课程平台应提供什么内容等问题。为了让精品课程教学效果提高,扈老师建议首先要在内容上吸引学生,其次可以利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最后精品课程平台必须具备互动功能,关注学生的学习及接受状况。
国贸教研室雷娟老师与林冰老师把“学了什么”和“学到了什么”相结合,为大家展示了麻省理工学院和耶鲁大学的网络开放课程,提出开放课程必须维持内容升级和教学理念的及时更新,也建议申报课程要有选择性,同时还需要有完善的平台网站互动功能。
实践教学中心任大鹏老师为大家介绍了广东商学院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和南开大学经济学科本科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中的课堂实验教学模式。任老师指出广东商学院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亮点是实训、实验、实习与毕业论文综合为一体的新型教育模式,而南开大学的模式重点是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二者各有优势,值得学院在实验室建设中吸取经验,取长补短。
在教学改革主题讨论阶段,物流教研室主任党智军谈到,教学改革首先还是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需求,教育教学的新思维、新方法层出不穷,就像饕餮大餐,但如果学生已经吃饱或根本就没有兴趣去吃,再好的大餐也会失去价值。
与会人员也纷纷发表意见,最后通过讨论总结,大家得出倾向性结论:分院的产学研培养模式思路越来越清晰,在课内、课外与学生的融合点越来越丰富,在课内、课外引入项目任务,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思路,项目化学习也能够为各位老师所分享的教学新思维、新方法创造最有价值的应用空间。
趋势、规划与教师角色的转变
物流贸易学院赵军镜院长对老师们的分享进行点评总结。赵院长首先指出,通过外出学习培训分享的内容和大家思考、讨论的深度,能够欣慰地看到老师们都在积极思考和关注教学发展及变革。
其次,老师们的关注点是比较前沿的,但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和新的教育发展趋势面前,前沿的东西可能很快就将引进和使用。比如学校领导提出未来的教育包括SCL、大学与社会、E-Learning、MOOC和SPOC、绿色校园、全人教育六大板块,涵盖了教育理念、培养模式、学习方式、教学方式、教学环境、培养目标等未来教育生态的各个方面,也将彻底颠覆传统教学理念及教学组织模式。这说明大家分享的新思想和新方法实际上很快就将在学校的发展决策中体现,所以对趋势和前沿仅仅讨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尽快转化为教学改革行动,转化为教师的具体教学行为。
最后,赵院长向全体教职员工解读了物流贸易学院新的产学研规划和思路,指出分院经过四年产学研合作的实践积累,产学研体系已基本形成,将依托专业、实验室、研究所三大产学研平台,采取更加清晰的取舍和策略,实施教学计划内、外两类产学研合作。教育教学发展的新趋势对传统培养模式下的传统教师自然是巨大挑战,但对于产学研培养模式下能够快速转型的教师则是难得的发展机遇。学院也正在推进教师分类发展,教学型教师未来的角色重点不再是传授知识,而是学生的辅导者和个性化培养者,实践型教师的角色重点则是项目管理者、学生潜能激发者,在项目的大舞台上指导学生团队完成项目任务,在项目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希望全体教师再度树立危机感和紧迫感,结合学校和分院的发展目标,思考本职工作、思考教学变革、思考自身发展,快速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快速选择和转型。
在热烈的掌声中,一次成功的Home Friday主题活动圆满结束。
(物流贸易学院 合作发展部 供稿/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