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Eurasian News > Text
【教学改革】“不仅仅是翻转”——特聘专家苏中秋漫谈“课程联结”式教学有感
2014.11.28

 

(图一)苏中秋老师分享课程翻转体验和“课程联结”计划


 
(图二)胡建波校长点评总结


11月27日,由我校教务处教与学中心组织的翻转课堂教学研习工作坊有幸请到艺术设计学院“艾德计划”的带头人¬——特聘专家苏中秋进行专题分享。苏老师用生动活泼的故事和幽默风趣的语言与大家分享了他的课程翻转体验和“课程联结”计划。胡建波校长与来自各二级学院的四十余名教师代表一起聆听了报告。

苏老师的分享深入浅出,整场报告以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为引线,阐述了他眼中的翻转课堂和推行“并行节点联接”课程的原因。苏老师以前在西安交通大学任课时,便有将同学们分成小组并让他们完成部分授课任务的做法。那时候还没有翻转课堂的术语和概念,但是苏老师表示: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大大提高,并且成果展示也总是超出预期。论及翻转课堂的推行和实施,苏老师总结要培养专业协调性,使学习效率最大化,同时减少课时量,并保证课程内容与质量非减反增。另外,要为项目制学习创造条件,推行“并行节点联接”课程计划。

接下来,苏老师用另一个故事向大家解释了“并行节点联接”课程的支撑理论。苏老师发现他的女儿是一个“任务多面手”,她可以毫不费力的兼顾三台移动终端。他由此受到启发,认为新新人类具有新的思维模式。这一点得到了亚利桑那大学校长Michael M. Crow的理论认证。他将这种新人类的智能称为“多任务并行处理能力”。现代的孩子成长于大数据的环境中,每天感受并处理着海量信息,这是环境塑造出的人类智能突变。接着,苏老师运用大脑神经细胞学理论,提出单个的神经细胞没有任何价值,但当他们产生联接,并形成节点式的网络结构时,才会产生智能。基于新新人类的智能情况和脑神经学的理论依据,苏老师提出推行并行节点联接课程。这不同于传统的线性课程设计或者金字塔式的课程设计,联接课程的授课形式也转变为主持制,即由各个专业领域的老师联合完成授课。如此,学习模型被定义到更符合大脑的认知模式,同时实现了针对新人类的认知与学习特征。

最后,苏老师强调:翻转不单单是一种模式的翻转,而是一种思维的翻转。他呼吁在学校建立新的课程联结,成立校级教学研究机构,创造一种全新的,有效而又可操作的教育体系。胡校长最后鼓励大家说:“要多读书,多质疑,使自己成为专业领域的‘牛人’;另外,没有人可以一次性将事情做到完美。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在各自的领域有所成就。”


(教务处 供稿/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