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卓越传播人才教育培养,教育部、中宣部启动的新闻单位与高校新闻传播院系人才互聘“千人计划”已开始实施。我校文化传媒学院积极响应,于今年下半年开始分别邀请来自省内各个新闻战线上的业务骨干和负责人来参与协同授课,共同促进教学发展,提高学生学习体验,拓宽实践领域。
11月26日下午,本系列协同授课的第一讲邀请到了西部网副总编辑刘晓斌老师现场与师生进行相关分享。
刘晓斌老师从事新闻工作18年,曾担任陕西电视台《今晚播报》制片人,于2006年筹办西部网,并曾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及省级新闻奖。今天刘老师主要为同学们讲述如何进行新闻采编、网络新闻及新媒体的学习和研究。刘老师以苹果为道具切入主题,用游戏的方式和学生进行互动,迅速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刘老师扮演大boss,学生则扮演他的员工,他要求同学们用自己所学专业知识营销苹果。针对同学们的宣传方案,刘晓斌老师提出了“新闻选题”这个概念,他说:“新闻具有多样性,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视角。如何做到让新闻发挥更大的价值是我们应该想的,也是我们应该做的。”接着刘老师又向同学们抛出一个问题——如何能让你的苹果吸引更多人?同学们积极思考并和老师交流自己的想法,课堂气氛很是融洽。
做新闻需要想象力更需要观察力,要清楚大众想要了解什么。新闻不仅是传播,更要促成行动。在讲述新闻媒体的研究时,刘老师用各媒体广告费与往年相比的增减情况展示了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并通过数据提出了互联网的使用在农村逐年增长的趋势。刘晓斌老师引用吴晓波教授的观点进行讲述并告诉学生未来媒体的发展趋势:传统媒体的冬天却是新媒体的春天,传统媒体公司解构,专业化互联网媒体制作公司的出现以及传统媒体边缘化,新媒体平台集中化等。
讲课不知不觉接近尾声,刘老师告诉学生如何成为优秀的自媒体人,希望同学们别被框架框住能力。“在职场中要避免自我否定,不要推卸责任不要抱怨,学会不断突破自我,试着改变自己,学会管理时间。”刘老师如是说。
课后记者在具体采访刘老师时,问到他是如何多次获得新闻奖时,刘老师说:“其实获奖关键还在于新闻价值,当看到新闻的重要性时,就要及时去做,不然就会和有价值的新闻失之交臂。”刘老师认为,新媒体的发展对于学生来说是巨大的机遇。“就拿赛跑举例,传统新闻在传统跑道上已经跑了很远,新入道的学生要想追上它就比较困难。而现在有了新媒体,同学们就有了许多新的机会,抓住这个机会,可能就会获得比传统跑道上更快的发展机遇。”针对传统媒体转型,刘老师表示:“传统媒体不应该只是在传播技术上进行改变,关键在于管理格局、管理方式、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他认为“千人计划”这种交叉体验能够更清晰的看到新媒体发展所遇到的挑战,新闻教学也应该采取各种改革措施才会有所变化,有所收益。
(文化传媒学院 雷霆报道小组 张巧巧/供稿 林远婷/编辑 李旭洋/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