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Eurasian News > Text
【挂职锻炼】走进小微金融,践行产学合作——金融学院王伟舟老师挂职锻炼感想
2015.03.12

高校与行业联姻,建立产学联合培养模式,并致力于构建一种高校与企业、政府在内的多方共赢的合作机制,是实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金融学院认识到培养教师的双师型素质是产学合作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积极为教师提供挂职锻炼的平台和机会可弥补青年教师行业实践经验不足的短板。因此,近两年学院实行每学期选派1-2名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机制,让青年教师到企业行业挂职锻炼,体验行业新的生态变化,在实践中感知金融新业态、新模式、新标准从而转变思维,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提供有用的教育服务。

金融教研室王伟舟老师于2014年9月至年底在陕西祥城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挂职锻炼。以下是其个人收获与感想:

首先感谢学校和金融学院给我挂职锻炼提供政策、资源上的支持和帮助,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挂职锻炼中去,4个月的时间,从行业认知到工作体验为我带来了教学上全新的信心和想法。

一、理性思考,学会取舍

在如何选择挂职的金融机构,我做了以下三方面的思考:第一,传统金融行业发展较为成熟,并且多家银行和证券等金融企业已经与我院建立了产学合作关系;第二,金融教研室已有多名专业教师去过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等金融企业挂职锻炼;第三,民间金融正处在发展时期,很多新的模式和新的市场正在出现,机遇多、问题多、有创新、有改革,并且政策的环境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基于以上思考,按照差异化、新业态、助教学的原则,本人选择陕西祥城投资有限管理公司开始挂职锻炼。

二、树立目标,明确责任

本次挂职锻炼以目标、任务为导向,事前确定了清晰的挂职锻炼要达到效果和目标,基于目标确定工作任务。此次挂职力求达到以下4个方面的目的:一是对于投资公司类企业的业务获得全面了解;二是将授课知识与公司业务相结合,加强未来授课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程度;三是使自身授课水平在实践层面得到大幅度提高,达到双师型教师标准;四是与公司领导积极沟通,寻求学院与企业进一步合作意向。

三、产研结合,申报课题

本次挂职锻炼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信贷评估和融资风险管理。挂职期间,除了在实践中不断地了解民间小微金融企业外,我还不断学习了《担保法》《信贷合同管理》《读懂企业财务报表》《财务管理要诀》等相关业务专业知识。在系统地了解了投资公司的运作模式和管理情况后,我以祥城公司为例,申报了陕西省教育厅课题《陕西省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同时邀请祥城公司总经理段密绒和业务经理薛作良加入到课题团队,作为行业专家共同研究。

四、触动思想,更新思维

四个月时间,我切身经历了我们国家小微金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和存在问题,不仅参与了民间金融借贷的抵押、担保、评估、追索、市场调查、财务分析、合同签订等一系列工作,收集了未来授课过程中的真实案例,同时,更加深了对于学生培养过程中实践课程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在双师型教师道路的成长上有了信心,这种信心不仅仅来源于业务能力的拓展,而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的提升。通过挂职锻炼,一是深刻感受到“做中学,学中做”是尽快掌握具体业务的最佳捷径;二是促进了学习和思考方法的转变,我深刻认识到工作方法的重要性;三是挂职锻炼带给我“有用”的感觉,增强了自信心。四是学会了与行业人一样去思考问题,以实践的方式去学习和总结知识。

 

(金融学院 供稿/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