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Eurasian News > Text
【学习交流】机遇与挑战——外国语学院教师参加2014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国际研讨会侧记
2014.11.14

(图一)2014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国际研讨论开幕

(图二)外国语学院李曼老师做发言

(图三)我院参会教师与北外网院唐锦兰教授合影

(图四)我院参会教师论文宣读证书

 

11月7日-8日,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ChinaCALL)、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联合在北京主办2014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国际研讨会,为探索新技术与外语教学的融合和发展提供相互交流、研讨、提高和合作的平台。

作为国家信息化试点院校,我校外国语学院率先采用美国麦格劳希尔教育集团的在线英语写作评价系统WritingroadmapTM2.0,顺应了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外国语学院教师代表李曼、魏萌应邀参会并分别作了题为 “WritingRoadMapTM2.0在写作翻转课堂中的范式研究”以及“Exploration of English Reading and Writing Teaching Model in the Web-based Environment”的报告,分享了我校在信息化教学改革中的点滴经验。在分享后的提问环节,两位教师耐心解答了其他教师的疑问并详细介绍了麦格劳希尔在线写作评价系统的使用情况,及对教学产生的影响,此次分享受到其他参会教师的一致好评。

本次大会的关键词是: 计算机、外语、教学。计算机这项技术在改变人类一切既定生活方式中最具颠覆性,移动学习为学生在课外学习提供了更多机会。外国语学院从2012年开始引入麦格劳希尔在线写作评价系统,该系统打破了传统的终结式评价方式,注重过程评价,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可以根据在线写作系统的自动反馈随时随地修改自己的文章,教师监控整个过程,对学生给予指导和建议。

传统教学中英语泛读与写作是两项相对独立而又相辅相成的技能,然而有限的课时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在付金亮副院长的亲自带领下,学院在探索课程改革的道路上率先将泛读、写作两门课程合并为一门“英语读写”课,以阅读促写作,以写作促思维,打通读写教学环节。读写课教学过程明确为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课前预习要求学生自主上网,课堂教学在教室进行,课后写作通过在线写作系统课下自主完成。

课改两年来,外国语学院组织了超过700名英语专业学生参加了2013、2014年“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共有6名同学获得省级三等奖的好成绩。读写课程改革的同时,教师也不断总结经验,2013年魏萌老师申请了一项陕西省教育厅项目“在线形成性评价系统在英语专业写作能力培养中的应用研究”,旨在通过科学研究的方法探索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途径,可谓做到了教学相长。

把握今天课堂与信息技术的衔接和互补,迎接未来教育领域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能够科学设计、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是外语教师的当务之急,正如张星臣教授指出的“如果今天你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明天你将生活在昨天。”

链接http://wgyxy.eurasia.edu//news/16724.htm外国语学院信息化教学课改成绩卓越

                               

   (外国语学院英语教研室  魏萌/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