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Eurasian News > Text
【教学改革】系统情景再现法在教学中的应用——以供应链管理课程为例
2015.03.20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世界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着快速变化。信息快速膨胀,产品品种越来越多,企业生产技术越来越成熟,消费者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的需求多样化、个性化,这些变化促使社会、企业发生改变,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供应链企业竞争转向合作,第一、二产业劳动力需求减少,第三产业劳动力需求越来越多。同时由于技术的成熟,作业的标准化,使得劳动者的工作越来越流程化、简单化。这些变化,使得企业在人才需求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企业需要一批掌握高科技技术、具有创新能力或创新管理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社会需要大量的懂得一定技能的一般人才。所以对于大量职业院校来说,如何让学生在获得应有的基本知识的前提下能掌握一定技能,就成为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课堂授课模式的改变,而课堂教学方法的改变与创新成为培养学生能力的的关键。

一、“系统情景再现”法概述

“情景再现”教学法由来已久,在教学中应用较多。情境再现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实际作业场景或职场场景,或以案例或情景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展现专业情景。情境再现教学主要是通过某种富有现实情境的活动而产生的一种特有的学习氛围,就是以生动形象的情境激起学生学习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方法。(1)
“系统情景再现法”是在情景再现法的基础上,根据课程特点设置的。该课程强调系统性,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展现职业系统,在课堂模拟系统进行操作,锻炼学生系统思维能力。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较,系统情景再现法具有系统性、模拟性、参与性的特点,能够将系统和子系统的状况如实地展现出来,要求学生自我判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系统思维能力,强调整体价值最大化。“系统情景再现法”对课程和教师知识的系统掌握提出较高的要求。

(一)“系统情景再现法”对课程的要求

采用“系统情景现法”进行教学对课程有一定的要求,一般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界定。

1、该课程是否强调系统性;

2、该课程是否强调整体性;

3、该课程是否强调流程性。

一般来说,《供应链管理》、《企业管理》等课程具有这些方面的特定,特别是供应链本身就是一个更大的系统,供应链管理就是要随时考虑供应链的整体性、流程性进行其计划、组织、实施、控制。当然,有的课程可以进行适当的课程设计,将其置于某个系统中,采用系统情景再现法。

(二)“系统情景再现法”对教师的要求

“系统情景再现法”除了对课程及课程设计有要求外,对授课老师也有较高的要求。教师要对该课程及相关课程比较熟悉,掌握该系统整体流程,以及不同阶段的要求,并随时能从系统的角度考虑问题,分析、解决问题。

二、《供应链管理》课程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供应链管理》课程依然沿用以教师为主体,注重知识性,以知识灌输方式的教学方式。即使是情景再现法,也只是将系统或部分展现于学生,缺乏系统思维能力的培养。针对《供应链管理》课程,传统教学方法存在一定问题。(2)

第一,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

传统方法在进行《供应链管理》授课中过于重视概念介绍。比如什么是供应链、什么是供应链管理、供应链战略、供应商关系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没有将其置于系统进行分析。

第二,学生学习多处于被动状态

传统教学方法没有考虑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学习过于被动,并且是单独思考多,集体思考少。老师往往是先讲授内容,再让学生思考,没有将学生分组讨论,或者虽然分组,但过于注重形式,没有将任务落实到每个学生。

第三,知识点讲授过于分散

传统授课对供应链管理知识过于分散讲授,没有将每一个知识点放入供应链系统之中。比如供应链存在一般客户和最终客户,老师讲授客户关系管理是更多的分析相邻企业之间的客户关系管理,没有置于供应链整体讲授,缺乏系统性。

第四,缺乏系统科学的课程设计

传统授课不注重课程设计,只注重不同章节讲授,不注重业务流程的整合。供应链管理强调系统流程管理,强调管理的过程。一般的授课按照章节顺序来完成,往往将一个完整流程断开成为不同的环节,失去流程优化的目的。

三、系统情景再现法在《供应链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供应链管理》课程的特点

《供应链管理》强调系统的方法,将整个供应链看作一个整体进行管理,强调系统流程重组,强调企业与企业间、部门与部门间无缝衔接。所以在讲授《供应链管理》课程时,需要将供应链系统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处供应链系统之中,每位学生成为供应链中某个企业或某个部门的管理者。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供应链运作,进行决策。通过整个教学,学生模拟操作,能够真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系统思维的能力。

(二)系统情景再现法的应用过程(3)

《供应链管理》课程主要讲授企业管理人员如何进行企业全过程管理,内容包括供应链系统的构建、供应链战略管理、供应链关系管理、采购管理、生产与运营管理、供应链库存设计与管理、供应链物流系统设计与管理等,在整个一学期的授课过程中将每个班分为6个组,每组8—10人,按照下面三个阶段授课。

第一阶段,构建供应链,制定战略。首先向同学们讲授各种不同类型企业供应链的基本情况,引导学生上网搜寻供应链资料,让同学们了解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情况。接下来每组选择或自建一供应链,确定供应链产品,构建供应关系和客户关系,确定供应链合作方式,确定供应链整体目标。同学们在课堂可以自由讨论,采取不同方法(比如SWOT分析法,如何分析环境、如何确定供应链战略等)。每组构建后,要向大家介绍为什么选择该行业、该企业,为什么选择该战略,等等。

第二阶段,计划与运营阶段。无论是有效型供应链还是反应型供应链,首先需要计划。要求供应链上每个企业及每个部门直到每个人要根据目标制定计划(包括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制定计划时可以通过上网或查资料了解相应方法),接下来每个企业根据计划实施运营(服务企业如何运作,生产企业如何组织生产,企业如何营销,物流部门如何进行物流设计和运作等),并记录运营过程中的数据,以便以后分析、考评使用。比如,供应链系统中的物流运作,重点是供应链库存管理,由系统管理人员设计库存管理方法,供应链上不同环节如何参与操作,如何组织和协调,也是供应链运营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供应链企业间如何无缝衔接等,每组及每位同学都要积极参与,做好运营工作。

第三阶段,考评阶段。每组根据一段时间的模拟运营,积累一定的经验和数据,同时参考其它企业数据进行供应链绩效评价。比如,每组设计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供应链模拟运营的数据进行绩效评价和考核。

(三)专题讲授课堂设计

供应链管理强调系统性,需要老师采取专题方式授课,授课过程设计如下:

以供应链库存管理为例,首先老师讲授以下几个内容:什么是库存、库存的作用、如何认识库存、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等。接下来给学生提出问题:如何设计供应链库存?将学生分组、讨论,最后让学生课堂展示。在评价环节,可以选择学生评委,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评价,给出综合评分,并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此方法对于小问题可以一次授课完成,如果是大问题,可以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课下讨论,制作PPT,下一次或后面课堂展示、评价。

四、系统情景再现法的效果分析

系统情景再现法的引入,提高了教学质量。一是每组及每位学生对供应链系统的构建、供应链战略管理、供应链关系管理、采购管理、生产与运营管理、供应链库存设计与管理、供应链物流系统设计与管理等有清晰的认识,对不同企业运营过程及要求有更深刻的理解,特别是物流系统中库存管理的重要性和管理方法的认识。二是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职位进行操作,了解岗位职责,培养学生系统思维、系统分析能力,决策及应变能力。

当然,供应链是一个比企业更大的系统,供应链管理所涉及的内容较多,老师可以根据专业要求及人才培养方案选择一定内容授课。“系统情景再现”教学方法与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相比较,学生学习兴趣浓,课堂表现、做作业积极性高,学生学习投入度大幅度提高。学习效果明显,学生反映良好。

                                          

(物流贸易学院 王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