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下午2点,第六届陕西饮食文化论坛在我校中国国际食学研究所召开,本届论坛由陕西省餐饮业商会专家委员会主办,品位杂志社协办,陕西餐饮杂志社、中国国际食学研究所承办,11名业界专家和7名休闲管理学院教师参加了本次论坛。与会代表就2016年陕西餐饮发展趋势和《陕西餐饮产业发展报告(2016)》展开研讨,并对餐饮行业发展提出建议。
(图一)李晓明主持会议
“小而快”成趋势注重用户体验
餐饮管理专家李兵表示,如今餐饮企业受到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的冲击,小而快的餐饮企业发展迅速,消费者的用户体验发生了变化,对企业的文化、装修等出现了新的诉求。目前的餐饮行业需要进一步明晰“用户为王”这一观念,更好的把握消费需求。
锦上添花董事长刘磊认为,当下的小餐饮企业正是“英雄”,当下餐饮行业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只有认清形势把握新态势,切实关注消费方的需求才能得到不断的发展。重点在于要改变观念,创新发展,如此才能迎来餐饮行业更好的未来。
关于2016年陕西餐饮的发展态势,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我校中国国际食学研究所所长王喜庆表示,未来餐饮主要趋势是小而快且精。小餐饮的出现正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顺应了市场的发展。其次,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正带动着餐饮业发生巨大变革,企业应当抓住契机顺势而上。对于时下正热的餐饮街区建设,王喜庆表示在尊重当地文化传统的前提下,进行创新打造熟悉的陌生,迎合不同时代的顾客需求。最后他还从消费者价值观、食品安全问题、商超餐饮过剩、民俗餐饮街区、餐饮模式4.0、营改增形式下的应对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图二)餐饮蓝皮书编写小组老师发言
创造新思维走联合发展之路
鑫华府董事长宋凯华表示,投资餐饮,选择很关键,首先要了解整个行业态势和竞争对手。他认为现在的消费者已经由有的吃、吃饱、吃好到吃对转变了。比如,“食疗”已是当下的一个热点。
春发芽董事长杨忠良结合春发芽企业实际,分析如何适应新的发展态势,在行业变革中脱颖而出。他则表示要重视企业联合,走小而精的餐饮发展方向。
“遇见长安”总经理也希望能够实现本土企业联合,来一起应对当下餐饮行业发生的变化,要整合行业资源,实现资源共享,餐饮企业间既是竞争也是合作的关系。
西安真真酒店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远义强调,餐饮企业做一个善于学习的企业。运用网络工具,正视顾客意见并及时改正。运用网络团购,正视团购的价值,树立好企业形象。
欧亚学院中国国际食学研究所主任孙晶分析认为,餐饮企业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上想需求,学会创造,善于从“中国制造”转变成“中国创造”的思维,突出自身的独特性,善于找到产品本身的营销点,营造产品价值。
(图三)餐饮蓝皮书编写小组老师发言
新兴力量促回暖去年线上收入近三成
休闲管理学院教师谭启鸿谈到,2015年全年,全国餐饮行业创造了3万亿的消费收入,较2014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而值得注意的是,线上餐饮业收入8600亿,占据总收入28.67%,较2014年增长了4.8个百分点。实现了“逆势回暖”,这说明餐饮行业在当下一些新涌现的餐饮品牌的带动下正在逐步复苏。从陕西餐饮来看,西安是一枝独大,仍是陕西餐饮行业的引领者,而其他地区的问题体现在很多方面,企业负债高、利润低、有生存危机,正是观念的陈旧使其不善于改变自身、固守传统,难以有新的进步。
刘琪老师谈到,餐厨垃圾作为目前各餐饮企业聚焦的热点,企业在运营中应当加强管理,打造方便、卫生、高效的餐厨环境,提高顾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张艳老师表示,餐饮企业应更加重视互联网的力量,学会运用微营销的方式来进行品牌推广。线上餐饮企业增长的引领性更加凸显,餐饮业要适应好互联网时代下的行业变革,依托“互联网+”等国家战略,不断发展完善。
陈唯静老师就渭南餐饮发展情况发表见解,渭南缺乏标杆餐饮企业,餐饮企业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专业人才,而餐饮主力军现今正逐步由80后、90后进行引领,应加大对年轻人的餐饮行业的认知培养。
刘慈萱老师谈到,民俗餐饮街区的建设应当借鉴成功经验的同时避免同质化,挖掘自身文化内涵,突出当地特色,扬长避短,有所取舍。
韩洁老师就“一带一路”战略下的餐饮发展发表见解,餐饮企业应当把握国家战略机会,以市场需求为本,打造类型多元的餐饮产品。
(图四)王喜庆所长总结发言
陕西省餐饮业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梁国义表示,蓝皮书的发布是陕西餐饮行业的大事,很具有指导意义。建议更加关注近几年来餐饮行业出现的新态势,牢牢把握行业前沿动态。为陕西餐饮人共享行业资讯,共议餐饮大事,促进餐饮产业以更集约的模式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休闲管理学院 于金城 、唐明军 、刘慈萱/ 供稿 毕力强/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