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我校教师职业素养,提升教育服务质量,增强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5月18日上午八点半,ChinaLink 国际咨询公司CEO、杜肯大学教育学院前院长博隆教授及其团队在我校行政中心511室为我校教师带来了一场关于项目制教学法的培训盛宴。此次培训历时一周,来自各二级学院的近百名教师参与了本期培训。据悉,本次培训的两位讲师来自久负盛名的卡耐基梅隆大学,他们是任教于亨氏学院的金姆•海特教授和克里斯•拉巴斯教授,两位教授具有丰富的学科教学和行业经验。同时,本次博隆教授团队培训也是我校二十年校庆活动的献礼和重要学术活动之一。
在培训正式开始之前,为了表示对博隆教授团队本次来访的欢迎,以及感谢博隆教授团队在我校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所做出的贡献,我校特别将行政中心511教室命名为“博隆培训室”,由我校校长胡建波教授与博隆教授一起见证了揭牌仪式。博隆教授对此项“意外殊荣”非常欣喜,同时也表示欧亚的进步离不开各位教职工的共同努力。
(图一)胡院长与博隆教授共同为行政中心“博隆培训室”揭牌
在揭牌仪式之后,胡校长同与会嘉宾及参训教师一起回顾了我校和博隆教授团队的10年合作历程,他对博隆教授在欧亚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所提出的宝贵建议表示感谢,欧亚能够成为“今天”的欧亚和博隆教授团队所付出的努力是息息相关的。在随后的展望中,胡院长表示民办教育4.0是一个互联网教育时代,欧亚不能只满足于硬件设施的建设,应该将经费更多地投入到教师的培训和课程的开发中去。胡校长对和博隆教授团队的下一个五年甚至十年的合作表现出了极大的期待。
(图二)我校胡建波校长与美国杜肯大学博隆教授共同致辞
本次培训的主要内容是项目式学习法,英文简称PBL(project-based learning)。该项目式学习在教育界引起过热烈的讨论,它被认为是被动学习和机械背诵之外的一种学习方式。如果把传统教育比作古典音乐,那么项目学习就是爵士乐。在项目学习的课堂里,老师给出的问题必须由学生们共同讨论来解决。学生不需要背诵知识点然后使之在记忆中存留,老师会为学生提供他们在探索各种概念以及将这些概念应用到实际的过程中的资源。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被允许、甚至是被期待去犯错的。由此,他们变成了主动的学习者,并且得以培养一些现场技能。当然,要想实现这一切需要完善的计划、足够的灵活度和一个可以开展团队协作的环境。
(图三)培训进行中
培训进行到最后一天,各组参训教师都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项目制设计思路方案,而且每一份方案都可以直接运用到现实的课堂中。博隆教授团队的两位教授所展现的独特培训方式、别具一格的教学理念和团队合作精神深深地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教师。本次培训带给老师们的不仅是简单意义上的知识传授,更为在座教师提供了一个提高职业素养、增强中美教师交流的绝佳平台。
(图四)培训结束后留影
(教务处教与学中心、文化传媒学院雷霆报道小组/供稿 宣传部、文化传媒学院雷霆报道小组/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