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School Dynamics > Text
智慧的交锋 思维的碰撞——陕西省高校传媒论坛在我院图书馆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
2010.05.21

5月16日,《怡园报》四周年庆典活动第二站——陕西省高校传媒论坛在学院图书馆二楼学术报告厅如期举行,三十余所高校应邀参加。此次活动旨在促进我报与本校及外校各媒体之间的联系,加强彼此间的经验交流、分享,为报社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

本次论坛主要围绕:各大高校学生媒体存在的问题;新兴媒体对传统纸质媒体的冲击,及纸媒的发展前景;新生代作家所引起的文化现象(80后、90后文学)等议题进行了热烈探讨。

《怡园报》社社长易雅婷致开幕词,代表怡园报全体成员对各高校媒体代表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感谢。在简单系统地介绍我报发展历程之后,配合视频《怡园四年路》及ppt演示,回顾了从创刊到现在,怡园人一路走来酸甜苦辣,展现了属于了怡园人的独特风采。

在院校展示环节中,各大高校媒体各显其能,通过多种手段将自己的团队文化、组织建设等完美的呈现在观众面前。西安思源学院 “思源文学社”社长陈莹莹提到了做电子文集的新颖想法;西安交通大学通讯社社长金鑫通过精彩讲解,让我们知道了一个成熟的内部机构组织对于社团发展的重要性;西安理工大已在校报基础上建起了相应的“校报网”网站;西京学院屈明辉强调了校园媒体社团内部分工明确及“媒体定位”的重要性。每个人精彩的讲解都是一次思想的碰撞,点燃的火光便是各高校媒体同仁奋斗前行的希望和力量。

在话题讨论环节中,现场嘉宾通过“韩寒关于大国文化”视频所引出的“高校学生媒体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新兴媒体对传统纸质媒体的冲击和纸媒的发展前景”、“如何看待新生代作家所引发的文化现象”这三个话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欧亚》报代表王蕊讲到了校园媒体发展的局限性,并提出“要在‘八面玲珑’中保持自我”;长安大学校报记者团张丽霞表示,高校要发展就不能孤芳自赏,需要联盟集众家之所长;付高荣觉得如今高校媒体的形式是“很官方、很江湖、各自为政”;西交大代表金鑫强调,作为一个媒体人,一定要对媒体行业有一种热爱,并且不要放弃。毕业、就业、择业是大学生永恒的话题。就校园学生媒体的从业观这个议题,我报前任副社长刘建军就自己的亲身经验告诉大家“坚持是最重要的!”西安外事学院校报记者团代表赵富彪讲述自己让人心酸的往事,他曾为工作过程中的艰辛痛苦而痛苦,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坚持,最后结束讲话时他送给大家四个字“持之以恒”。

论坛的最后,《怡园报》创始人白华武致闭幕词。他讲到,进一个社团媒体单位,你要清楚自己“要得到什么,目的是什么?”只有这样,努力才有方向。他说“学业只占大学生活的一半,要想尽一切办法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精彩的演讲再一次赢得让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散会后,许多高校代表依旧相互热烈交谈,并表示此次论坛举办地很成功,这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

至此,怡园报四周年庆典系列活动第二站:陕西省高校传媒论坛暨怡园报第三届读者交流会活动顺利闭幕。

(记者  沈坤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