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School Dynamics > Text
探索英语教师的自主发展与个体教学哲学的构建——大学英语教学部开展“英语教师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学术讲座
2011.03.16

3月15日下午,基础部大学英语部在综合楼401教室组织了“英语教师的自主发展与个体教学哲学的构建”专题讲座,担任此次讲座的是来自西北政法大学的副教授窦坤博士,大学英语教学部全体教师积极倾听并参与了此次讲座。

窦坤教授首先从英语教师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入手。 随后,她分析了教师的现实境遇,并对解决策略进行了探寻。她指出,教师需要调和外部的规范与教师自主发展的渴望,在课堂上每位教师应实现自身的主体性,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并实现自身的发展,教师主体性的提高是一种必然。讲座最后,窦教授针对“主体性”这一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并以海德格尔的名言:“ 此在总作为它的某种可能性而从在”,结束了她的讲座。同时这句名言也唤起了在场每位教师的思考,其以幽默诙谐的语言,生动活泼的事例使得台下掌声不断。

讲座接近尾声时,在场的教师就英语教师在课堂中如何实现主体性从而更好完成教学任务与窦坤博士进行了经验交流。最后,大英部主任刘淑颖教授希望大学英语教学部全体教师能够将所学到的教学理论运用于外语教学实践中,在实现个人发展规划的同时,注重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从而提升我院大学英语教学水平,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相关链接

窦坤,博士,副教授。

具有语言学和教育学学科背景,长期从事英语教学和教育学研究,尤其在这两个学科的跨学科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研究成绩。擅长理论思辨与实证研究相结合。近些年在《教育理论与实践》、《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宁夏社会科学》、《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等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篇,一般论文7篇,编著3部。

个人研究志向力求突破以往外语界注重对教学法研究的窠臼,使英语教学从“教语言”回归到“育人”。不把语言学和语言理论作为外语教师的唯一渊源学科来对待,而是致力于从教育学、哲学等多学科角度探讨外语教学的本质,力图从多学科的视角将教育哲学引入英语教学进行理论创新以弥补研究空白。

 

(基础部大学英语教学部 李小宁 供稿/廉张军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