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培训现场场景
(图二)学员和Barone教授进行讨论
(图三)兵马俑博物馆合影留念
截止今日,学院与美国杜肯大学合作开展的第一期卓越教学中心培训项目已经进行三天,参加培训的老师们表示感受特别深刻,现与大家分享:
改变、改变再改变
CTE的培训已经进行了三天了,三位教授让我们感觉很亲切,每天早上一来就和我们打招呼,微笑对视。说实话我真的不知道该怎样交流,我真的有点胆怯,但教授告诉我们,如果你们都很优秀,那我们来讲课还有什么意思呢。我也彻底打消了胆怯的心理,用笨拙的英语勇敢的提问题,不要怕暴露自己的缺点。Rose教授对我说:“I feel you, You have been working hard to try 。”(我感觉到了,你一直在努力)听到这句话,我心里真是高兴。在我的课堂中,我在向学生提问题的时候,学生们总是低着头,不愿意回答。然后我就会得出结论,我有互动,只是学生不配合我而已。其实这是我在推卸责任而已。我觉得应该首先让学生觉得问题回答错误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如果你们都回答正确了,我还有必要讲课了吗?这样他们才会勇敢的提问题,真的让我幡然醒悟。
第三天的课程刚一开始,两位教授就提出合作学习的一种新方法,首先小组内的成员讨论一下昨天去兵马俑的feeling。然后再打乱小组,组成新的小组,再次讨论去兵马俑的feeling,最后提出小组中比较好的两个建议,与大家一起分享,由于每个成员都有不同的背景,我们各自关注的事情也不一样,也许本来我只有一个感受,但通过交流,我们有了更深刻的、跟全面的感受,通过分享我们学的了更多的知识。教授们得出总结Think → pair → share。我真的觉得太精辟了。教师要信任学生能完成我们既定的目标,教师只需要告诉学生我们的教学目标,剩下的交由学生自己去完成。小组合作学习是通过小组内的合作与小组间的竞争来实现学习过程的,因此评价和奖赏重整体、轻个体。鼓励学生与人交往,大胆探索、积极参与,不自卑,不自大,群策群力,共同进步。
教学是逐步减少外部控制、增加学生自我控制学习的过程。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合作学习提倡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而不像传统教学所强调的那样.教师为了保持所谓的权威。既“导”且“演”。结果是“导”不明,“演”不精。合作学习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巧妙地运用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把“导”与“演”进行了分离与分工.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了学生.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当今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海量的知识和丰富的学习环境。在这种条件下。我们的教育教学和学习方式较之传统必须更新升级。在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要求上,合作学习真是给我们指明了方向。
总之,引用赵炬明教授的话:“教育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准不应该是老师教授了多少知识,而是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在课堂中老师应该是课堂的组织者,让学生发挥能动性主动的去学习。既把老师为中心的课堂学习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学习。这个观点是一个哲学上的转变,也会导致各种上课方式的转变。”
三天三次教学理念上的改变,好期待下一次的改变。
( 信息工程学院 雷欣 供稿 )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