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演出前李敏进行紧张的安排
(图二)李敏与胡院长进行演出后的交流
(图三)演出后李敏与胡院长合影
(图四)演出后李敏与刘院长合影
(周五)全体演职人员合影
“理工男”指学理工科出身又拥有高智商的那么一群男士。他们的理工科知识面很广,热爱高科技发明,喜欢挑战电脑游戏,同时对生活充满好奇。不过,他们在人际交往方面似乎缺少一些必要的常识。后来引申为“书呆子”,只要是宅在家里、头发乱糟糟、玩电脑、看别人看不懂的高深科技书籍一类的男子。
而今天,我们就从不一样的角度为大家介绍一位名副其实的理工男。他就是——理工学院网络0802班李敏。大家对这个名字可能不熟悉,但说到他做的事情,就无人不晓了,李敏就是《2011年西安欧亚学院迎新生文艺晚会》的总导演。
能够被推选为本次晚会的总导演必然有着其过人的地方,而当被问及凭借什么优势担当本次晚会的导演时,他只是谦虚地说,因为我的时间比较充裕,而且自己有这方面的兴趣和爱好,之前做了相应的准备工作。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位幕后的理科男生:
我也有过压力,但是我的字典里从来都没有“放弃”这个词——理科男生做活动,就是有着那么一股子执着劲儿,一旦认定,就要做出完美的结果。
由于以前参与筹备过晚会,而且出于兴趣,对设计和创新性的东西比较擅长。当接到迎新晚会总导演的任务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将晚会办好,既要展现欧亚的魅力,又要深入到新生们的心灵,让他们从这一刻开始就爱上欧亚。
在晚会筹备的过程中,当自己的想法和创意不能够实现或者效果不如预想的要求时,我也有过气馁和沮丧,但是我并没有退出,没有放弃,因为我知道要想当好一个导演,这些都是必须面对的,想到这些,我便以更加饱满的精力和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理科男生文艺起来可真不是说着玩儿的——精益求精,创新思维,从容淡定。
我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怎么能办一场能引起大家共鸣的晚会呢。首先要从确定主题开始,从前期调查问卷的结果中确定主题的方向,还征集到很多大一新生的意见,最后在几个备选主题考虑到要切合欧亚的元素,所以最后选择了“三叶草”。在章节方面,最终定义为“萌、勃、田”,主题和舞美是这次晚会中让我引以为豪的地方,而印象最深刻的则是“乐队表演春天里”这个节目,第一次看到这个节目是在我们分院的迎新晚会上,当时就感到它能够带出大学生青春、活跃的力量,能与观众产生共鸣,让新生感觉到在大学里就是激情与活力共舞的平台,最后经过包装和加工,选取了这个节目,事实证明,达到了当时预想的效果。
此次三叶草迎新晚会是首次由学生独立承办,在晚会中加入了很多互动元素,让观众能参与其中,在挑选工作人员、演职人员的时候,我们也是重点面向大一新生,在舞美和灯光这些方面也有很大的创新,尤其在喷绘上镶嵌了2000多个LED灯,这种形式也是史无前例的。
晚会刚结束时我挺满意的,至少现场达到了预期,但在稍后做回顾时我发现有很多不足点,首先是对整场晚会的节奏没把握好,整个气氛没达到理想效果,也是因为经验不足吧。灯光数量太少,也没有到达最佳效果。
作为一个理工科出身的男生,执行本次演出的导演工作,大家多少会感到意外,而我并不这么认为。
虽然专业不对口,但是这并不影响我工作的发挥,反而,理工科出身的人点子多,思维会更缜密,考虑问题会更周到。理工学院特有的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更好地锻炼了我能力,尤其是在我的个人素质和兴趣上得到很大的培养,这场晚会就是很好的例子。我很感谢分院领导、老师师对我的教诲,很感谢学生会的这个团队和平台,很感谢院领导对我的信任与肯定。三叶草已经离我们远去了,我会记得大家一起努力的日子,会记得胡院长在谢幕时对我的鼓励,会记得刘院长对我的期望,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不辜负领导、老师的期望,我会做得更好。
链接:
李敏,理工学院计算机网络0802班学生。曾担任学院学生会宣传部部长,学生会副主席,学院学生自治委员会理事会副会长。曾担任 “欧亚学院世园会志愿者”招募的总负责人。成功组织了全校共计4973名学生进行报名,并未世园会输送了100名优秀的学生志愿者;成功策划“2011年迎新生文艺晚会”并担任总导演工作。因工作业绩突出,多次获得“分院级优秀学生干部”、“院级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等荣誉称号。
(理工学院 张潇 供稿/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