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Eurasian News > Text
【捷报】CTE教改之花结出盛夏的果实——我院物流贸易学院学生再夺全国大学生条码自动识别知识竞赛冠军
2012.06.05

(图)竞赛获奖团队(左起:赵永兴、韩承家、徐德洪(教师)、滕国娟和王志兰)

全国大学生条码自动识别知识竞赛是“中国条码推进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国家物品编码中心(国家质监总局直属机构,国际物品编码协会GS1的中国中心)主办,至今连续举办了6届。2012年全国大学生条码自动识别知识竞赛有167所高校共7200余名学生参赛。

椰城摘取盛夏的果实

“下面我宣布获得21012年全国大学生条码自动识别知识竞赛团体总决赛金奖的参赛队是——西安欧亚学院……”

随着国家物品编码中心副主任赵京的宣布,海口学院的颁奖大厅一片掌声雷动!至此,在该竞赛中我院共获得了2次团体赛金奖、2次银奖、1次铜奖,这一出色的成绩居全国所有参赛高校之首。

今年的团体赛要求是结合行业应用和发展,运用物联网相关技术设计应用方案,各个参赛团队提交的方案经政府职能部门、高校专家和企业高管组成的专家组初选后,共选出12所高校的参赛团队参加总决赛。总决赛在美丽的椰城—海口举办,分为实训操作、方案介绍展示、现场答辩等环节。在团体赛环节,物流贸易学院参赛团队利用课程教改与国内二维码电子凭证行业领导者——上海翼码科技公司的合作平台优势,结合西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行业发展现状,在徐德洪老师的精心指导下设计了《二维码电子凭证与西安智慧旅游发展研究》参赛方案。凭借该方案的创新应用性、实践操作环节的熟练性和答辩环节的精彩表现,获得了2012年团体总决赛金奖。

CTE教改之花——“赛-学-用”模式的实践与检验

这次竞赛突出成绩的取得再次验证了物流贸易学院“赛-学-用”教学改革模式的有效性和广泛推广性。“赛-学-用”模式是物流贸易学院近年来在物流管理专业课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摸索、总结出的一套教改模式。该模式以CTE教学理念为指导,围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核心理念,结合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不同,将教学内容和高水平的全国性专业竞赛(或权威、有用的职业资格证)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学习需求为导向,组建校企结合的教学团队,紧密结合职业能力岗位需求开展教学;在课程考核环节去传统的试卷考试为团队应用方案设计。

在本次大赛的组织过程中辅导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性和主体性,采用老师重点辅导高年级骨干学生,高年级学生分团队辅导低年级学生的做法。辅导教师重点是控制比赛进度、解决重点疑难问题和方案设计方向的确定。这种“分层次、抓重点”的辅导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而学生在竞赛中找回了自我,即使面对一些很难或没有学过的知识,也能通过分工协作借助互联网、图书馆资料查阅或请教老师解决。为了设计出具有创新性和应用性较强的高质量方案,物流贸易学院依托产学合作平台优势,邀请了国内二维码电子凭证行业领导企业——上海翼码科技公司业务支撑部总监和西北区经理到学校为参赛学生作了专题报告。通过报告学生了解了所学知识和企业应用的关系,也了解和相关知识在未来行业发展中的应用,为团体赛方案的设计奠定了基础。

教改架起产学合作彩桥

“赛-学-用”教改模式除了在物流管理专业《条码技术与应用》《国际货运代理》等课程教改中取得了突出成效,还向国际贸易专业《外贸单证》《国际贸易实务》,电子商务专业《网络营销》《淘宝开店》等课程中推广应用均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继2010年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后,2011年更是获得陕西省教学成果奖(两年评一次,民办高校仅3所获奖)二等奖。

据悉,由于我院学生在近年来竞赛中的突出表现,国家物品编码中心负责人表示将面向我院参赛获奖学生提供全国46个分中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和省会城市级)和两个国家级刊物编辑部相关工作岗位的实习和就业。上海翼码科技公司提供全国29个分公司的有关岗位供我院毕业生实习和就业。物流贸易学院“赛-学-用”教改模式架起了产学合作的彩桥,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
                             

(物流贸易学院 徐德洪/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