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Eurasian News > Text
【倾听讲座】做耳聪目明的阅听人——台湾世新大学余阳洲教授应邀来校举行专业报告会
2012.04.28

4月18日下午,台湾世新大学余阳洲教授应邀莅临我院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展开以“做耳聪目明的阅听人——浅论媒体识读”为题的讲座。作为“新闻与传播学院传媒大讲堂”系列活动之一,本次讲座由分院副院长王喜严主持。分院领导、教师及300余名学生参加了报告会。

王喜严副院长首先向现场听众介绍了台湾世新大学的办学历史和余阳洲教授的学术背景,他简要阐述了信息爆炸时代民众有效阅读媒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对台湾地区学界所提出的“媒体识读”和大陆地区流行的“媒介素养”两个概念做了区分解读。

报告会上,余阳洲教授首先拿出我院学生自主创办的最新一期《怡园报》,向现场观众进行了展示。他高度赞扬新闻学院学生的动手实践精神,鼓励同学们继续坚持发扬这一优秀传统。余教授告诉在场同学,他从台湾来到大陆做访问学者,在交流之余也是来学习和借鉴的。大陆地区尤其是西安高校学生的表现和媒体的新闻报道,与台湾存在诸多的差别,经常会让自己感觉到耳目一新。

结合图文并茂的PPT,余教授向同学们详细解释了“媒体识读”的概念、内涵及源流演变。讲座中,余教授以台湾中学初一历史课本中的《西北文化日报》与《中央日报》在1936年12月13日对西安事变的新闻报道为案例进行比较阅读,生动形象地阐释了不同的媒体在面对同一事件时截然不同的信息建构。

“知识分子——他们热爱思考,他们常常说NO!”余教授说,社会公众经常被媒体所左右,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作为未来从事新闻信息采编的学生,一定要有批判性思维和独立见解。他转述世新大学已故校长成露茜的话说:“为什么人们总习惯对强者认同,对弱者却无从感觉。” “当你们接到任务,收集资料,去采访报道时,一定要问自己十二个字:谁收益,谁受损,谁支持,谁反对。当面对社会问题时,要学会从各个角度切入,全面了解你所要去撰写的故事。”

据悉,台湾世新大学(Shih Hsih University,SHU)是一所以培养新闻传播人才而闻名学界和业界的私立大学,于1945年由民国时期著名报人成舍我先生在北平创办。自创校以来,以“德智兼修,手脑并用”为校训,秉持“学校为学生而办,学生为读书而来”的办学原则,坚持自力更生,虽一路走来艰辛备尝,但凭着勤俭稳健的办学方针,终于使世新在高等教育界中站稳脚根,并进而逐步发展至今日的规模。
                          

(雷霆报道小组记者 刘晨曦 /供稿  张丹 /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