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CTE中心兼职培训师的第四次学习分享会在5号楼外国语学院的新型多媒体311教室顺利召开。此次学习分享会的“同学”讨论热情,知识得到了分享,新型的教学方法也在这个“洋气”的教室中得以充分实践与应用。
各个小组都积极应用此前所习得的知识,与其他各组的老师们进行分享,并进行了充分而又激烈的讨论,最终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通过彼此的交流沟通,互指不足,让知识更加完善,分享会更加成功。
一、体验式与多媒体。
在体验中学习知识,在协作中得到提高。“背靠背”的游戏让大家真正享受到了体验式教学的乐趣。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也可以提高彼此的团结协作能力。“不临深泉,何以知没溺之患”这句话在体验式教学中得到了深刻的展现。个性化的参与,内在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者自我的评价,对学习者产生渗透性影响等特征都从中得以体现。
另外,“让PPT帮助你的教学”是第一组的又一个亮点。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多装饰自己的PPT,选择适合自己的PPT等方法让大家对多媒体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得到大家一致的认可。 “词语+画面>只是词语”的环节展示,让课堂真正的动了起来。
二、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二维表的应用。
这一组首先从分享其他小组的作业开始,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让“学生”投入到课堂当中。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实践,各自说出自己的心得体会,使每个“学生”得以提高。之后的分享进一步提出了目标细化,准确定位等具体方法,对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进行了更加细致灵活的运用,增强了这个方法的实用性。
三、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这是通过让大家自己谈论身边的趣事引出认知发展的课题。经过大家的讨论得出人的认知阶段可分为同化、顺应、平衡三个部分。同化是认识的过程,顺应是改变学习的过程,平衡是增长发展的过程。这组的分享让大家认识到了认知发展理论,了解了每个人成长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以后的教学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使教学方法更加多样,更加适应每个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特性。
四、《迈尔斯心理学》
该组以“选动物”游戏的方式把“学生”带入课堂,使学生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了解自我的内在动机,从而进一步了解大家在学习方面的需求。另外通过对“马斯诺需求理论”的深层次讲解。借以“生理需求→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与被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一金字塔需求模型,提出了如何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问题,在讨论之后,也得出了能够应用于教学中的积极的结论。
最后,每位“学生”在分享之后都积极地肯定了这次分享会,并表示受益匪浅,也将会把分享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课堂实践中去,让每一个欧亚学子从中受益。
(教务处 徐亚伟/供稿 郭鹏抟/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