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Eurasian News > Text
【员工培训】 “情景—冲突—疑问—解答”的结构化写作——学院通讯员培训会侧记
2012.06.19

(图一)培训会现场

(图二)现场互动

(图三)主讲人李林老师

“如何让别人迅速理解你的表达?”在我院宣传部于6月15日在8号联体教学楼举办的通讯员培训会的现场,宣传部副部长李林老师为各职能处室及二级分院的通讯员分享了主题为《结构化表达》的演讲报告。

什么是结构化表达

在讲座中,李林老师通过“麦肯锡公司逻辑”、“表述事例”、“圆点分布图”、“名词联想小游戏”等线索引导与会人员逐步深入了解什么是“结构化表达”。李林老师将“结构化表达”的原则总结为:第一、表达中任一层上的思想都必须是其下一层次思想的概括;第二、 每一组中的思想都必须同属于同一范畴;第三、 每一组中的思想都必须按逻辑顺序组织。

另外,如何将结构化表达的方法运用到文章写作中呢?“情景—冲突—疑问—解答”这是结构化的基本写法。其中,“情景”指站在与读者相同的角度看问题,“冲突”指推动情境到转折、高潮的地方,“疑问”指读者头脑中出现的问号,“解答”指回答读者的问号。李林老师介绍说,这是根据我们大脑接触新鲜事物时的反映而总结出来的写作结构。

以学习者为中心

为营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轻松、舒适的培训会,宣传部特意准备了水果、点心及咖啡等食物,供参加活动的通讯员和学生享用,并鼓励培训人员以小组形式就坐,以便更好地进行互动和讨论。

本次培训会采取了讲师引导--与会人员讨论分享的互动模式,李林老师对学习重点进行讲解过后都会引导学员进行讨论、练习及分享,并且进行直接的现场互动。例如在培训尾声,培训人员实践运用结构化表达法写一段序言,核心地表达自己拟定的某个主题时,来自文化传媒学院的学生拟写了《MIX》杂志的发展前景,人事处的赵健就某次培训活动拟写了导语……三次互动讨论,为三十余位与会人员提供了表达、分享的机会。

本次培训人员来自各分院的通讯员老师以及校内刊物的同学们,他们反映讲座内容有用、吸引,而宣传部也表示,将在后期陆续提供更多的培训,提升学院的品牌宣传水平,正如培训主题里表达的“写作不应该是至上而下的,而应该呈现一种面对面的沟通”。

 

(宣传部  何月敏/供稿  周育林/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