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Eurasian News > Text
【精彩活动】“自己演,演自己”——我校首届校园心理剧大赛成功举办
2013.06.25

(图一)大赛进行中

(图二)《关于青春的记忆》剧照

(图三)《宿舍狂想曲》创作人员

(图四)《我不孤单》剧照

(图五)《我就是我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居中舞蹈

(图六)《心墙》剧照

(图七)《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剧照

(图八)演员和工作人员合影

 

6月19日晚7点,由校学生工作处学生咨询辅导中心主办,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承办,各学院学生发展部协办的“多面人生,积极应对”首届校园心理剧大赛决赛汇演暨颁奖典礼在校体育馆隆重举行。我校院长助理李正,学生工作处处长王鹏飞、副处长张煜,部分学院领导和同学们观看了本次大赛。

本次校园心理剧大赛历时2个多月,全校11个分院共编排85个剧目,内容涉及大学生的自我认识、学业、职业选择、宿舍关系、家庭关系、情感恋爱、生涯规划等方面。经过各学院筛选,共有28个剧目参加了全校的初赛选拔,最终有6个剧目脱颖而出进入决赛。

本次大赛特别邀请了西安交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李红燕老师,西安交通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缑文恩老师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魏萍老师担任评委。决赛评分从“剧本、表演、服装道具、舞台风格、时间分配”这五个方面进行。鼓励学生原创,写身边的人和事,演绎自己的心路历程,正所谓“自己演,演自己”。

在决赛中,《心墙》《我不孤单》《我就是我,颜色不一样的烟火》等剧目围绕班级同学关系、宿舍关系等展开,分别讲述了同学们在面临人际冲突和矛盾时的困惑。同学们自然的表演,感染着现场的每一个观众。主持人对现场观众进行了采访,在问及“当你的宿舍中出现这样的矛盾时,你会怎么做?”时,现场的同学给出了自己的见解:舍友之间应该相互宽容和体谅,出现问题时要及时沟通,真诚相对,减少误会。

其中,《心墙》采用意象化的手法展示主人公内心善与恶的斗争,让同学们深刻地感受到了人们内心面临冲突和矛盾时的挣扎,启发同学看到那一面面“心墙”背后的世界,那份渴望和期待多一份理解和接纳的心情。有观众说:“以前总爱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抱怨人情淡漠,但这个心理剧让我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我们要试着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理解和接纳。”

此外,《宿舍狂想曲》《关于青春的记忆》分别通过轻松诙谐的表演和独特的音乐剧形式向我们展示了大学的青春岁月,和那些发生在你我身边的故事。让观众们在活泼轻松的氛围中思考该如何度过自己的大学时光。

在现场的微博互动平台上,大家发表着自己的大学宣言:“我希望自己像《宿舍狂想曲》的主人公小宇一样有着明确的目标,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实践活动,让自己可以度过充实的大学!”、“大学,无论遇到什么,身边的同学和朋友永远在一起。大家一起面对困难,一起走过青春……”、“我的生活,由我做主,我的选择,由我承担!”。

每个剧目都有别样的精彩,每个人物都是那样的鲜活,在万千世界中,每个人都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和难题,当你需要扮演多样的角色时,你能否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用合理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呢?在大赛的现场互动环节中,咨询辅导中心精心设计了“四季变奏曲”的游戏,让大家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感受着人生四季。启示每个同学“我们每个人的心路历程都可能经历从小雨到中雨,从中雨到大雨的历程,只要我们的心是强大而坚定的,任凭风吹雨打,我们依然会笑对人生。”

本次大赛是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益探索,通过特殊的戏剧形式,将同学们的心理冲突和情绪问题逐渐呈现在舞台上,以宣泄情绪,消除内心压力和自卑感,增强同学们适应环境和克服危机的能力,促进自我成长。既能帮助同学们解决自己的心理困惑,又能让其他观众获得心理的修复和改善,受到了师生的一致认可。也将作为我校心理教育及辅导的一种有效方式得到更好地推广。

附:

何为“校园心理剧”?

校园心理剧基于心理剧的理论基础,把学生在生活、学习、交往中的心理冲突、烦恼、困惑等,以小品表演、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方式编成“小剧本”进行表演。在剧中融入心理学的知识原理和技巧,学生表演发生在他们身边熟悉的,甚至是亲身经历的事,从中体验心理的细微变化,进而达到宣泄、释压和领悟其中道理。通过把“大道理”用“心理剧”的形式表现出来,既能够让中学生从中受到心灵上的启迪,又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的美好,还能够增进学生间的互动和交流,增进学生间的感情和友谊,使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和成长自我。

本次比赛获奖名单

团体表演一等奖    《心墙》 艺术设计学院;

团体表演二等奖    《我不孤单》 外国语学院、《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信息工程学院;

团体表演三等奖    《宿舍狂想曲》  建筑工程学院 、《关于青春的记忆》  信息工程学院、《我就是我,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会计学院;

 

(学生工作处 王晓颖/供稿 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