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周俊: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唐周俊: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编者按:
作为中伦的新锐力量,他们是涌入群英之海的“后浪”,正值人生主场的当打之年。他们诠释着自己与中伦的情缘,也延续着中伦与时代的对话,传承梦想,翻越荆棘。适逢中伦而立之年,在奔赴下一段三十年长路之端,“中伦视界”公众号开辟专栏,推出系列新生代法律人在中伦的成长故事,敬请关注。
Torch Bearers
北京证券交易所首届上市委委员、重组委委员。
中国首家律师主笔招股说明书项目的牵头主办律师。
在唐周俊看来,这些已是过去。作为一名资深证券法律专业服务者,作为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他愿意一直去更新自己,保持前进的姿态。
Chapter.01
主笔招股说明书,
于前沿风口作有益探索
早在2012年起,中国证监会就发文提倡及鼓励律师起草招股说明书,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境内资本市场还未有律师挑起这个大梁。
直到2021年12月10日,沈阳富创精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的IPO申报材料获得受理,打破了招股书由保荐机构主笔的行业惯例。这个项目的招股书由中伦律师主笔,成为中国A股历史上首例,在资本市场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
这份招股说明书申报稿只有278页,包括239页正文和39页附件,是同阶段IPO项目中招股书页数最少的,显得格外“轻巧”,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招股书长期被诟病的“冗长”问题。这也契合了中国证监会发文所提出的减少合规性信息和冗余信息披露,突出重大性的要求。同时,这份招股书也切实努力做到以投资者为中心,围绕其需求,强化针对性,在主营业务、产品、核心竞争力介绍上都有客观依据,举要删芜,重点突出,通俗易懂,可读性大大提升。
虽然律师执笔撰写招股书是海外市场惯例,但在中国境内资本市场上是件没有任何先例可循的事儿。市场上普遍担心招股说明书被律师写成一个法言法语的文件,阅读感就更差了。作为中伦项目组的负责人,唐周俊压力很大。2021年,他牵头组织了由中伦北京及香港办公室多位合伙人和十数名律师组成的服务团队。
唐周俊希望用平实易懂的语言把企业的特点、行业、业务讲清楚、说明白,而非让投资人陷于晦涩的技术语言。于是,他没有选择从律师最擅长的文字表述、历史沿革着手,而将关注点聚焦在客户所属的行业、聚焦在企业本身,认真熟悉企业产品的每一个流程、工艺及业务细节。经过深入调研、访谈,在第一次与企业高管的沟通中,唐周俊就从核心技术谈起,这让发行人董事长非常惊讶,“你是我见过的资本市场领域对我们最为理解的人呀!”
要写出一本投资者愿意看的招股说明书,重点要解决的便是招股说明书篇幅过长、可读性不强的弊端。而让招股说明书变薄,是删繁就简的艰难过程。在写作过程中,唐周俊建议大家摒弃过往的写作习惯,尽可能避免使用长句,尽量使用短句。
项目组挂在口头的话是“这段可以删吗?”“这一句可以变短吗?”。在对文档高效协同编辑的过程中,项目组戏言,这份文件从开始到递交就没有任何休息时间,经常是凌晨1点有人打了批注,凌晨3、4点大家已经回复,日复一日,文件很忙。若干天后,招股说明书的前几页已是密密麻麻的修订痕迹,未动的几处不是标点符号,就是连接词了……
为确保招股说明书的真实、准确和完整,秉持“借鉴国际最佳实践”的注册制三原则,项目组还在A股创造性地对招股说明书进行了全文验证工作,力求招股说明书中的每一句话都能够找到底稿的支持。这也是减少招股说明书冗余的重要手段,同时提高了信息披露质量。
【项目组工作日常-底稿整理现场】
从主笔撰写招股说明书并统筹安排验证笔录,到协调发行人、保荐机构及各中介机构互相配合,再到积极和相关监管部门协调、沟通,唐周俊带领项目组顺利完成了此次“破冰”之旅。
谈及这次创新之举,唐周俊表示“多年的日积月累、中伦平台的全方位支持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资本市场部负责人张忠高度重视这次尝试,强调律所不是纯粹的商业机构,法律专业服务者应该始终站在引领行业发展的角度去做事情,敢创新、有作为,更要当好看门人。项目组在凌晨争论得不可开交时,经常会请教经验丰富、以严谨著称的胡廷锋律师,胡律师总会耐心听大家先说完,然后提出有益建议。项目组成员的默契配合更是确保成果落地的关键,他们总以“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的状态,时时鞭策彼此。
这也是中伦证券法律业务的缩影。在这里,青年律师可以随时请教资本市场元老陈利民律师对那些比自己年龄还大的法规的理解,可以随时聆听有多年审核经验的张忠律师对资本市场最新规则背后逻辑的诠释及对风险控制的要求,也可以和优秀的律师同事随时探讨最新的行业及规则动态,这些都是赋能成长的宝贵财富。
Chapter.02
是超越期待的“拼命三郎”,也是客户首选
如果说,在职业生涯的起点,前辈们在言传身教中给了唐周俊对于资本市场法律业务的整体认识与把握,自身的努力则让他向着“超越客户期待”的服务标准不断精进。
唐周俊说,合格的证券律师同样离不开“一万小时定律”的日积月累。自2006年起,被同事笑称为“拼命三郎”的他总是带着小黑本、背着双肩包穿梭在全国各地的项目现场,留给大家一个个匆匆的背影。年复一年的频繁出差成为唐周俊的日常,他朋友圈晒出的飞行轨迹也成为证券律师们津津乐道的年终话题。
【飞行即生活,真“拼命三郎”没错了】
在伴随民营企业家们共同成长的过程中,他所能提供的法律服务和商业视野正逐渐超越企业家对证券律师的期待。在瞬息万变的资本市场中给企业提供高附加值建议,凭借对复杂、创新的资本市场交易的深度理解及全局把控,唐周俊带领团队完成了众多具有代表性的资本市场案例。
AI医疗作为医疗领域的投资风口之一,同时面临着医疗器械领域的强监管及AI领域创新的复杂法律问题,唐周俊作为中国“AI医疗第一股”的项目负责人,在面临境内上市还是境外上市选择时,坚定地建议和支持“早一天上市总比晚一天上市好”,成功协助企业抓住了香港市场稍纵即逝的发行窗口。
作为备受信赖的多面手,曾有上市公司在股权激励项目的关键时刻给唐周俊打电话,“我们还是打算请您来操作,我们对现在的会计处理不是十分的确认。”唐周俊从不局限于法律专业,而是注重从激励效果、会计成本、管理运营等多维度视角给企业全面的商业判断及支持,给客户有价值的建议、判断。
唐周俊说,企业运营是全方位、多层面的竞争,大多数企业都知道产品、技术、销售等很重要,但往往会忽视资本运作而导致错失很多机会。尤其是在资本市场法律服务中,客户所需要的不仅是对证券业务逻辑的理解、趋势的敏锐判断,更需要在纷繁复杂的资本市场中识别机遇并准确把握的能力。律师在资本运作中不可以止步于解决眼下问题,而对客户的其他冷暖不管不问,律师需要想得比客户更深、看得比客户更远、做得比客户期待的更多,应当追求“超越期待”而非仅仅“满足期待”的服务。
也正因为对资本市场的准确理解和敏锐判断,在海尔智家三地上市、首批科创板中国通号、首批创业板注册制企业锋尚文化、首家创业板借壳企业润泽科技这些前沿的法律服务中都活跃着他的身影。
Chapter.03
做有温度的法律服务者
“证券律师除专业素养、持之以恒、超越期待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平台的支撑与赋能,这一点在服务机构越来越头部化的今天,愈发重要。”唐周俊说中伦满足了有梦想的法律人的成长期待。
在这里,有对青年律师一以贯之的支持、关怀,有帮助大家实现突破和进阶的文化、机制,能从职业中不断获取动力和成就感。作为一名受益者,唐周俊不忘反哺,不仅积极承担事务所诸多主题培训工作,多年来,在资本市场学院,在深交所、上交所培训基地,在不同上市企业的会议室中,他都作为一个“布道者”,给投行内控、上市公司传播着资本市场最新的实践与理念。正如他在担任朝阳区律师协会证券委员会主任时说的那样,“希望大家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让更多的人参与资本市场,进一步服务实体经济。”
【唐周俊在深交所培训现场】
唐周俊说,自己只是一道微光,但愿意成为点亮行业的星火。他不断践行着自己法律专业服务者的价值和理想,并始终心怀感恩:“中流击水,奋楫者进。中伦前辈律师们珠玉在前,新生代法律人唯有紧跟时代浪潮,方可一脉传承、渠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