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蔡凌豪:万象互联——北京林业大学校园公共空间更新计划设计

发布时间: 2021-01-17 来源:园林学院

蔡凌豪老师©李梓瑜

森林之廊©边谦

访谈人物:蔡凌豪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师,北京林业大学校园更新计划制定者,设计师



采访视频节选

关于其它校园更新项目

关于“林之心”

更多视频请关注《风景园林》杂志官方抖音号:LA7675



访谈主题

本次《风景园林》LA访谈以北林校园更新计划为主题,采访了设计者蔡凌豪老师,主要聚焦蔡老师所主持的一系列北林校园开放空间更新,尤其重点关注新近落成、引起广泛轰动的“林之心”项目,意图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一计划中主要项目的概念形成、设计构思和建造过程。


Q

A

LAJ

《风景园林》杂志

蔡凌豪


LAJ:非常荣幸能够邀请您来到“LA访谈”这个栏目。首先,作为第5个北林开放空间的更新项目,“林之心”的整体景观设计较此前4项有着怎样的特性与共性?又有哪些地方是明显吸取了此前的项目经验所做出的调整?

蔡凌豪:北林校园开放空间的更新,实际上一开始并没有一个整体性的规划架构。所以最初我并没有系统地考虑它们之间的承接与关联。但是有几个契机让我逐步思考这个问题。

第一个项目是北林学研中心的景观设计。学研是一个设计感比较强的建筑,因此我首先考虑如何跟建筑互相融合,景观里有很多元素直接从建筑的形式语言中“索引”过来,因而实现了与建筑更好的共处关系。同时,学研又是北林校园内集科研、教学于一体的最大体量的建筑,必然要体现出北林的特征。北林的办学理念是“知山知水,树木树人”,我用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对这个概念进行图像转译。从“知山知水、树木树人”到“溪山行旅”,代表着从标语式的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宏大政治叙事,转化为更加诗意的、内敛的表述。这个项目做完之后,它给我一些重要的启发,建立了在北林校园内设计开放空间的主要线索:

首先,是人与自然的共处之道。这个主题会在以后的几个项目里反复讨论。尽管受到场地制约,学研中心项目并不能对这个主题进行深入探讨,但我也尝试用文字与图像的互文,以及新的景观互动方式来探索自然与景观的关系。比如内雕了植物纹样的玻璃板底下有 LED灯,它受到PM2.5传感器的控制,灯的颜色会随着空气质量的变化而变化,表达了一种景观脱胎于自然,而又能呼应自然的观念。

其次,是景观外在形式的现代性,即并不会直接刻意出现中国的古典元素。

最后,是强调所谓的诗意,或者称之为“诗性”。通过学研景观,实际上建立了北京林业大学新的外在形象,或者说对外宣传的调性,即精致的、有设计感的、有诗性、有情调的校园。“诗性”代表了一种更加含蓄的、更注重精神体验的空间特质,它能够和大学校园产生很好的共振。

学研景观对我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起点。开始我并没有太多的施工经验,纸上谈兵,但我跟工人一起摸爬滚打,发现很多设计中的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因为再没有这么方便的工地去进行工程实践了。在这个过程中,知道了很多项目里应该要注意的地方,也对后续设计起到了指导作用。


1 学研中心平面图

2 “溪山行旅”(学研中心下沉庭院)

3 随空气质量变化颜色的植物玻璃展板


第二个作品是“树洞花园”的设计资金限制较多,所以在材料的选取和处理方式上都不太一样,相对来说更为节制。

“树洞花园”在1号学生宿舍楼北侧背阴的空间里,原来是被长期忽略的车棚。周边都是青砖的老宿舍楼,是比较怀旧的氛围,承载了很多人的记忆,场地里的洋白蜡非常漂亮。我希望获得一个沉思、回忆的环境。如果从四季的角度来说,“树洞花园”更像是代表秋天的园子,它跟后来“薄房子”给人夏天的感觉不一样,二者正好形成了季节上的变化——这里实际上埋了一条物候和时间的暗线,对于时间的咏叹,是“诗性”形成的重要源泉。


4 曾经被长期忽视的车棚


要找到一个东西来承载这种怀旧和记忆的情绪,就出现了旋转的“树洞”,它像取景框、像照相机的镜头,能够去“拍摄”外部的环境,而这个圆形的视域也非常有怀旧的情调。树洞以及它所代表的相望主题,来自于个体和群体的记忆。个体记忆来自我自己,20年前我就住在1号宿舍楼里,第一次看场地,我仿佛看见20年前的自己正推开窗户,看着现在的我,这是跨越时间的相望。群体的记忆则更加隐秘,那时候男生宿舍里会有一个望远镜,会偷偷地掀开窗帘拿望远镜去看对面的女生宿舍,望远镜所代表的是每个人都曾经历过的青春躁动的年代。通过望远镜,男生偷偷地建立起与对面女生宿舍的联系,这种相望的关系,就是人交往关系的写照,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往往是通过目光相触开始的。因此,我希望做几个“树洞”,“树洞”本身可以旋转。当两个“树洞”相互面对,坐在“树洞”里的人是可以看到对方的。如果不想看,也可以把“树洞”转一个方向。人本身成为景观的一部分,你改变了景观,而改变出来的景观,可能正好符合你当下所处的心境,你可以改变空间来契合你想要的氛围,也就是说人真正参与到景观中去。与此同时,在路上行走的人看“树洞”,看 “树洞”里坐着的人,也能够观察他们之间的关系:他们可能在对视,也有可能在进行更加私密的活动而选择将“树洞”背对道路。这里就变成了一处动态的同时又沉浸在怀旧气氛中的景观。

在做“树洞花园”时,已经出现了很多所谓的互动式景观,这些景观装置大都强调声、光的体验,可能更适合于商业环境。在“树洞花园”,我希望进一步产生人与景观的互动,能够引发更深层次的情感变化、帮助探索人际关系,即从探索自然与景观进入到了探索人与景观以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现在的设计师都更喜欢去探索一些宏大的问题,地球的、生物圈层次的,在巨大的尺度下,对人尤其是个体的关怀是相对有限的。我始终觉得人是所谓的万物之灵,既然人去做设计、做景观,必然是要去关怀人、将人作为主体的。


5 可以旋转的“树洞”

6 树洞花园使用现状


因为有了“树洞花园”这种关心人与人关系、人与景观关系的引子,所以到了“薄房子”,我就想做一个更加直接的探讨这种关系的装置。“薄房子”吸取了树洞花园的经验教训——噪声问题,这块场地离4号楼的距离比“树洞花园”离1号楼还要更近一些,离食堂也很近,人流量大,干扰始终是个问题。

为了部分隔绝这种干扰,“薄房子”采用了跟“树洞花园”不太一样的策略:做了一面白墙介入。首先,还是探讨人和自然、景观的关系。原场地有很好的金银木,阳光可以通过金银木投射到白墙上,促使自然的形态转变成一种更加游移不定的、跟建筑或者建构发生关系的光影语言。所以,这是一面很好看的墙,但我希望它不只是一面墙。这个景观构筑物的形式来源,其实是把原来的建筑(4号宿舍楼)给压平了,变成很扁的“房子”,像4号宿舍楼一层的切片,露出其中几间宿舍的“剖面空间”,学生坐在里头学习、交流时,像坐在一个被压平的小房间里,并跟后面的宿舍楼发生着关联。这面墙加上密植的植物,部分遮挡了食堂前人流与宿舍楼一层之间的对视。

其次,也是主要的,我想探讨人在空间里会发生什么样的行为,并且这些行为能够被别人观察。当你从金银木的帘幕外侧走过时,你能够隐约看见薄房子里对坐的人——他们在学习,在进餐,在对视,在交谈,你可以猜测他们之间的过往以及正在行进的故事。


7 白墙上的光影语言

8 与植物融合的“薄房子”

9 薄房子中行进的各种故事


第三,我想引发更加古老的交流方式。我在墙上做了一个小小的方盒信箱以及可以吸磁铁的钢板墙。学生就有了两种交流方式,第一种是通过钢板墙来发布信息,第二种则是在信箱里面投一封不可能寄到的信。 我并没有做非常明确的提示,但那个空置的信箱和空白的墙,很快被塞满和贴满了各种各样的纸条,有自我倾诉,有示爱表白,有抒怀感念。夏天的阳光透过金银木照射到这些纸条上,满满是我们想象的校园的样子,有青春的萌动,也有稚嫩的感伤。

薄房子的形态实际是来源于一张折叠的白纸,而信箱以及墙上的信,也是白纸。在手机和移动互联网成为主要交流工具的时代,我故意逆潮流而行,让纸和手写在纸上的字成为袒露情感的媒介,实际是对那个过往时代的“祭奠”,这可能也是诗性的一种吧。

这里涉及做校园景观非常有意思的地方,高校不像城市公共景观那样有着非常复杂的使用对象以及恶劣得多的整体环境,高校的使用对象是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他们处在一生当中感知最为敏锐的阶段,最具有交流倾诉的欲望。在大学这个阶段,任何影响可能都会烙印到他们的一生中去,学生会以自己的方式去使用校园景观,而且让景观变得更加丰富。而每一届新生都将与不断变化的时代紧密关联,从而使得校园景观的变化亦具有时代性。


10 可吸磁铁的钢板墙

11 同学们的留言


接下来就是“星泉花园”。其实,“星泉花园”还没有完整实现,最核心的设计因为种种原因,还没能开放。

“星泉花园”的核心设计理念是“寻找和交流”,它的空间很复杂,高程上有很多变化,利用建筑和绿植形成了大量适合于不同交流行为的空间,能够产生很多偶遇的可能。

除此之外,“星泉花园”里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雨”这种重要的自然要素成为景观中的核心元素,即重视雨水汇集和再生过程对于整个空间的引导。这个作用也一直延续到了“林之心”。比如说,11、12号宿舍楼南边其实是一条市政道路,但我们把它往南挪了,挤出了一条17米宽的绿带。在绿带里做了一个非常复杂的雨水收集系统,在绿带一端,学生可以踩着自行车将储存在地下蓄水池里的雨水,泵到上面的水池中,经过净化的雨水通过一系列铺设在地面上的“岛屿”与“水渠”将人引导到线性的景观空间里去——这里设置了大量的廊架及其底下的桌椅,成为很受学生欢迎的交流场所。


12 星泉花园平面图

13 雨水收集系统

14 星泉花园丰富的植物配置


“星泉花园”内有几处水景,最重要的是中心喷泉,它集中体现了“寻找和交流”的理念,平时,它喷出的是天上黄道十二宫每个月所属的星座星象,可以促使人们去关注天空的变化、时间的变化。当你找到3个人、6个人,并各自用手机去扫二维码时,它就会喷出这3个人或6个人的星座。但是最复杂的12人终极模式一般很难见到,我故意加大难度,只有12个人分属于不同的星座时,终极模式才会出现。我期望这个设计能促使人去寻找不同星座的人,找人的过程将产生预期之外的很多可能性以及后续的故事。我更关注大家共同去改变景观时所产生的故事,或美好或悲伤。那是设计师无法控制和预测的部分,但恰恰是设计的美好之处。

此外,就是“西山晴雪”水幕墙,涉及对文化的表达。幕墙的形式取自大觉寺(北林建校地)所在的西山剪影,下流的水打在向外突出的岩壁上所形成的水花非常像雪花。在一天的大多数时间里,如果天气晴好,日光会斜射到打出的水花上,进而出现一道彩虹。

“星泉花园”这个项目我在建筑设计方案过程中就介入了,因此可以根据景观的要求让规划和建筑进行调整,我自己也做了一部分建筑的设计——比如负一层围绕下沉花园的咖啡馆、书店,都是我在原有地下建筑的外侧加出来的。这样建筑跟景观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尤其是坐在咖啡馆里,向北可以看到“西山晴雪”,向南可以看到“星泉广场”。这种被景观所包围的渗透的关系,在设计之初就已经考虑到了。

我很喜欢这个地方,尤其是下课放学、天气晴好的时候,星泉喷泉周围坐了很多的人,而到了夜晚灯亮起来的时候,桌旁全是人,我觉得这才是最好的校园环境的气氛。一个好的校园环境并不是说美好的构筑物、精心的设计、珍贵的材料,而是确实受到学生的欢迎。这里其实很像一个汇聚式的社区中心,一个很有生活气息的社区中心。


15 中心喷泉

16 “西山晴雪”水幕墙


最后,就到了“林之心”。这里是北林的中心,我把这个项目称之为北京林业大学的 “心脏手术”,通过开放空间的更新让这个被忽略的地方重新焕发出生命力。而我们也确实让北林的中心重新恢复了“跳动”。

跟“星泉花园”以寻找和交流为主要目标不同,我们更想强调它是一个精神中心,所以更加关注精神性的表达。很多的交流或者说互联方式是象征性的,是联系到更加遥远的空间。它是跟自然、跟更广阔的空间相互呼吸、产生共振的空间。所以我想取名“森林之心”, “森林”是一种“介质”和“象征”,用“森林”来指代更加广阔、遥远、神秘的空间,它可能只存在于人的心灵和想象之中。“森林”跟“林”就一字之差,但是表达的意象完全不一样。但是从学校角度出发,当然希望语义更加明确一点,所以就用了“林之心”。

“林之心”的一个长凳上刻了一句诗, “大地初眠,静默呼吸”,“呼吸”其实跟心跳是一致的,这就是点题,希望大家能够倾听到自然的脉动,原址是校医院,又把“心跳”跟校医院建立了联系。叙事的逻辑就这样产生了。


17 林之心平面图

18 长凳上刻的诗——“大地初眠,静默呼吸”


“林之心”比较集中地展现、表达了我在一系列北林校园开放空间营造过程中所想到的内容。其整体的逻辑链要更加完整,其故事性以及叙述的饱满度都要比前面几个更好一点。

首先是“心”,“心”引发出了“心跳”。在这里既能够听到辽远的广阔的时空里面自然的心跳,同时又能够记录个体、群体之间欢聚或者孤独的时光,所以它既是时空的连接器,又是记忆的收容器,一切设计都围绕这个主题。

这几天我也参加了几个学术论坛,用了一个词叫作“万物互联”,但是后来我想 “物”可能还是物化了,但 “林之心”里有很多情感性的或者是精神性的存在,所以最后改成了“万象互联”,景观作为媒介将世间万象联系在一起。

时间性是一系列实践的主要脉络。我很关注时间,比如“溪山行旅”跟历史发生的关系;“树洞”旋转的过程,以及 “树洞花园”刻的那句“我们相对而望,任时光兀自生长”,在我们相望的时候,我们忘记了时光的流失;又如通过“薄房子”上面游移的光影,能够清晰地判断出时光的消失,以及“星泉花园”里星象的表达也暗含时间性;还有 “林之心”里那些纪念物。“林之心”有很多纪念性的空间存在,包括对医院旧址的纪念物。还有很多隐性的东西,比如说“森林之廊”的位置是原来园林学院花房,很多老校友在这里劳动过,那是个半地下的花房,所以现在廊子也是半地下的,而一旦下沉之后,就可以看到外面的草地和树。其实也就下沉了45厘米,但我们看到的自然完全不一样了,人和土地的关系也完全不一样了,很像当年在花房里面看出去的视角。包括廊子的轴线与原来周曦老师做的行政楼前的树阵广场模数也有对应关系。因此,通过隐含的纪念性,通过内在的逻辑关系表达出对过往的纪念。 


19 森林之廊

20 森林之廊夜景


在这里,有两个比较重要的精神核心:

第一个是中间的螺旋光柱,它连接了学校里的10棵树,水分传感器会把树干的水分数据实时传递给服务器,控制灯柱的颜色变化,通过景观语言将隐含的不可见的自然律动表达出来,这跟学研的PM2.5玻璃是一致的,也体现出北林校园空间更新计划的延续性。

同时,我们也不希望它只是一个景观跟自然的互动,希望人也能够改变这个装置,三者之间可以通过灯柱来串联。为此,我们设置了人工智能装置去自动识别人与人牵手的情况,当识别到10个人在灯柱旁手拉手,灯柱的颜色也会发生改变。在“林之心”,我希望可以把手机媒介甩掉,回到更加原初的状态,手拉手,因为肌肤的接触、温暖感,比掏出手机去扫二维码,要更加打动人心,而它背后又隐藏了高科技,可能会成为后续一系列工作的新原点,即我们可以采用高科技手段,但并不是为了炫目,而是为了去表达人最原初的情感。


21 螺旋光柱

22 手拉手体验装置的同学们

23 AI识别人体骨骼


另一个重要的点是“林中密语”,它是整个设计的起点。在北林高密度的环境里,人容易产生很多的心理问题。“林中密语”底下是锅炉房。2017年学校做地下锅炉房时,我就已经想到了“焚化”心中不快之事的想法。我们设置了一根看起来能够连接到地下锅炉房的管子,你可以对着它说话,说完之后按下红色按钮,就会传来火焰焚烧的声音,好像把它烧掉了一样,会让你心中的郁闷消解。

后来我想做得更好玩一点,因为想要记录个体的悲观离合,毕竟这个世界上不只有恨,还有更多的爱。如果你要把东西记录下来,就按绿色按钮,然后再按出学号加一个密码。若干年后再故地重游时,可以听到那个过去的年轻的你在对现在的你诉说。在校园里生活的场景会重上心头,这就是一个记忆的“锚点”,记忆是隐性的,需要 “锚点”让它浮现出来。

所以,北林一系列开放空间尽管并没有经过完整统一的规划,但还是有一条暗线一脉相承,延续下来。我倒不希望这几个景观都呈现出一样的形式,这么做,其实是从几个角度来考虑的:

第一,北林作为一个拥有风景园林王牌专业的学校,我们需要有更多的形式的出现,上课、教学、实习都有户外的课堂。

第二,我希望北林的校园景观能够像城市一样,状态具有混杂性。它不都是跟北林密切相关,不都是知山知水,而是由很多不同时代特征、不同表达方式所构成的复合体。


24 林中密语

25 林中密语装置构造分析


LAJ:作为校园空间的使用者,同时又是设计者,您期望,包括“林之心”在内的北林开放空间景观更新项目,能够在承衍林大校园文化内涵的过程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蔡凌豪:在回答第一个问题的时候,或多或少也涉及了一些,它是跟主要的功能空间相配合的。能够让人们在学校的各个不同的功能空间里面体验不同的空间氛围,使原来校园里面不受关注的区域,重新焕发出活力。林业大学是一个种植生命的学校,要让地球上没有生命的地方重新焕发出活力来。我们的工作区域可能是整个地球的地表,这种焕发活力的工作,是林业大学的主旨,也成为文化的表达。

在这一系列公共空间更新之前,林业大学的校园很难找到具有标识性的东西,相对来说比较朴实。我们除了要探讨自然和人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促进人和人的交流,当然还有承载校园文化的目的。这个目的可能分成几个层面,有比较显性的直接表达学校办学理念的东西。比如说“溪山行旅”对于“知山知水”的转译。在薄房子,植物的光影投射在白墙上的时候,曼妙的光影是最美丽的图画,是自然最好的折射,将“知山知水,树木树人”无言地折射出来。 

学校里这一系列公共空间的营造,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林大的整体形象,是潜移默化地去改变。

还有一点,我希望公共空间成为学习的空间,把课堂延续到户外去。

在“林之心”,像“星泉花园”一样,用了工学院的智能滴灌系统,地下布置了很多传感器,可以实时识别土壤水分的变化,来精确地控制滴灌,这是工学院的研发成果。他们也通过这两个项目去不断更新系统,促进科研。传感器的数据逐渐积累之后,也能够帮助我们对景观或者说自然的运转有更深层次的体验、更深层次的认知。

“林之心”的水系有收集来的雨水,如何保证水质,必须靠循环以及自身的净化,我们也会跟工学院还有自然保护区学院合作。对这种小的人工水系统,如何长时间保证水质,也会进行一系列的实验。

学校有很多科研小组,比如说观鸟小组,在“林之心”建了很多观鸟小屋。博物馆在水系里放置各种鱼类,看这种小型的水系里本土的鱼类和它的生长状况。林业大学的各个院系,都能够在校园的景观里找到进行科研学习的地点,“林之心”成为户外的课堂和户外的实验室,这也是传播校园文化很重要的立足点。


26 雨水收集装置

27 玩水的小朋友们


LAJ:从您此前的论著中可知您深受哈布瓦赫“集体记忆”理论的浸染,那么“林之心”项目中,您在具体提取、重构并以空间再现北林校园记忆时,有着哪些原则或称标准来具体筛选记忆并控制“再现”的强度呢?在此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蔡凌豪:并没有非常明确的标准。因为记忆是非常模糊的、个体化的以及感性的精神体验,当然也会有一些共性。所以我们在表达非常强烈的集体记忆时,会通过相对来说比较明显的纪念物去表达,比如说校医院旧址的大门口所在地,是一个“十字”。有时候太过于含蓄的表达,也不太容易引起直觉上的反应。但校医院的表达不只是“十字”,它是散布到整个空间里的,包括对面的心跳涌泉,我们可以坐在黑色的石头上,把手放在旁边的石柱上,通过石柱内传感器感应出心跳,让水池里的喷泉跟着心跳来跃动。心跳、脉搏测量是校医院的日常工作,所以就能让人联想起这个地方原来就是校医院,或许还有那些生病的日子。心跳能够驱动水池里的涌泉去跃动,心跳越快,涌泉跳得也越快,对于水的曝气、活化过程也越起作用,所以心跳又跟自然的活化关联,人的生命力驱动了水的生命力的恢复,这同时也是一个疗伤的过程,所以也是校医院的表达,包括“林中密语”实际上也是疗伤。要通过“火”去焚烧掉你痛恨的事情,就是心理的疗伤。这一系列都是从校医院这个场地的历史功能衍生出来,尽管校医院已经不在这里了,但是与它关联的空间逻辑、叙事脉络和集体记忆依然在这里生长。


28 校医院旧址的“十字”(©来自网络)

29 心跳涌泉装置构造分析


因此,集体记忆在景观里的表达,可能需要几个层次,首先需要纪念物直观地表达出来。纪念物是非常具像的、直接的,尽管力度很强,但给人情感上的影响可能是短暂的。其次是通过整体空间的营造,再辅以足够长的时间,记忆就变成绵长的跟这块土地纠缠在一起的气息了。记忆分成几个层面,第一个是对过往的记忆,第二个是对新的记忆的建构。公共空间营造,是为了产生新的机遇,成为新的记忆锚点和纪念物,所以空间纪念性的构建不只是针对过往的记忆。

我们试图通过公共空间的营造,将记忆变成整体的空间特质,未来还会一层一层地叠加到校园里去。每个人未必能够同时体验到所有的层次,但是他在某一刻,因为某一个特别的催化,某一个纪念物或某一个记忆“锚点”的勾动,会突然发现原来这个地方还收藏在记忆深处。我觉得这种影响可能会更加持久,更加长远,它也是整个校园文化构建的一个部分原来的校园缺少这种记忆的触发器,所以我们希望一系列的景观的塑造,光影空间的塑造,能够去增加更多的纪念物,纪念的锚点。


30 标本墙的光影变化(©吕政含)


“林之心”里有关记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就是池塘。林业大学原来在半导体所的,由孙筱祥先生设计的植物园以及天鹅湖是很多五六十年代校友很美好的记忆,现在已经没有踪影。“林之心”的池塘完整保留了原生的大树,在特定的视角看过去,形成了很好的自然氛围,尤其是从西南角往东北角看的时候,远处亭子会倒映到水里去,还有一棵老槐树,两棵老榆树,形成一个遮天蔽日的森林里的沼泽,我把它称之为“林沼”。

一个朋友说我在校园里做的其他公共空间她都觉得很美好,但只有“林之心”是让人感动的,仿佛能感受到万物都在生长的蓬勃生命力。“林之心”呈现出一种更自然的面貌,植物的配置也更加复杂,未来植物还会逐渐更新。尤其是夕阳西下,非常微妙的光线,散布、穿越在树叶之间、树梢之间,在水面上反射跳跃,形成一种非常微妙的有生命力的气息。很多老教授都说这个地方让他回忆起原来的池塘,尽管其实没有任何联系,区位和形式都完全不一样。

但是我还希望有一些更加“诗性”的表达,所以“林葶”上会有一个装置,把当年孙先生设计的天鹅湖的平面图投射到池塘上,夜晚,“林沼”消隐了,但那个消失的天鹅湖的轮廓会在池塘里面浮现出来。历史和现实,记忆和现实完全叠加在一起,在这一个时刻,很多情感会非常直露地表达出来。记忆的“显”和“隐”以一种非常诗性的景观语言构建出来。


31 林之心池塘

32 池塘夜景


LAJ:其实蔡老师也提到了很多现在还没有实现的景观装置,那么也希望未来越来越多的“锚点”、您创造出的“锚点”能够成为以后学生们的纪念物。强调人与景观的“互动”一直是您系列校园更新项目的突出特征,“林之心”项目中暗含了几个层次的人景互动方式,或许您可以再提几个细节。那么,“人景的深度交互”会是未来景观设计的必要一环吗,还是它在校园景观这一特殊类别中才更具有价值?

蔡凌豪:城市学家维克多·格鲁恩,他认为风景园林是那些人类定居过的,以一种更加亲密和互惠的方式改变了土地及其自然过程的区域。我觉得这句话非常精确,有两个层面,两个对象——人和自然,如果人没有涉足的区域,不能够叫做景观,只有人以及人是以亲密和互惠的方式去改变的,才叫景观。

亲密和互惠,代表了两个价值观,亲密是感性的认知,人和自然的共处之道,是一种非常水乳交融的情感。互惠,是一种理性的量化计算的方式。恰好就表达了风景园林的两种方向。第一种是更加感性的诗意的方式,第二种是更加理性的。我们现在有很多科学的手段,通过量化的方法去计算碳排放量,土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当代,我们更注重价值或者说互惠,但是对于传统上人和自然的情感性的联系,讨论的反而相对少。原来中国的山水园,英国的风景园,都是人和自然亲密的关系。它来源于自然,脱胎于自然,又重构了与自然的关系。这种亲密的联系,是强调互动的前提。

景观就是自然和人互动的产物。我不太想把互动给狭义地定义为互动装置,互动装置仅仅是表达互动关系的其中一种方式。

尽管我们现在有很多的科学手段,但是最终要表达的还是最原初的情感,是更深层次的互动。这个时代是一个疏离的时代。人类建造起城市,建造起建筑,尽管很好的保护了人类,但是切断了自然跟人之间的血脉联系,我们构建起了一个“茧”,将自己包裹在里头。

第二个就是信息疏离。我们可以有以前都无法想象的密度和强度去发生联系,但实际上在空间上还是越来越疏离,网络是一个巨大的无法用尺度来度量的空间。同时还有时间的疏离,在古代我们能够用很长的时间去做一件事情。能够去慢悠悠地去感受时间的变化。今天可能很难了,因为随着高速的社会节奏,以及新的材料的出现,这一切都是在剥离时间,我觉得是很要命的。尽管这一系列实践都很小,但是我希望能够在疏离的时代建构起更加亲密的,人和人、人和自然、自然和景观的更紧密的联系。我原来说过一句话,在若即若离的水上投入一个石子,从此风动水生,末路相逢。

我们做的工作,就像催化器或者放大镜一样,把疏离的时代,能够因为某些空间某些场所某些设计的出现,让人和人、人和自然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一点,我们认为景观就是要打破隔阂,清理边界。

在“林之心”里的互动方式,显性的有灯柱,“林中密语”,还有一个标本墙。它既是触觉上的互动,又是知识上的互动。可以通过标本墙去学习知识,整个景观成为实验室,成为户外课堂。还包括视觉上的互动。我们站或坐在廊子里,会发现眼前的下沉草地离你很近,穿越这片草地,前头是生物圈环和中间的光柱。再过去就是樱花的步道,赏樱花的人又会成为廊子里人的观看对象。同时在樱花步道上走过的人看廊子,会发现很多人翻标本墙,尤其是夜晚,标本墙是亮的,人是剪影,就像一个舞台一样,会成为很美妙的画面。在设计之初都已经考虑到了视线的渗透关系。人置身于景中,成为景的一部分。


33 夜晚的灯柱(©董伯纲)


还有听觉上的联系,包括云灯。灯里有全国的6个自然保护区记录的森林的声音,白天是鸟叫的声音,夜晚是虫鸣的声音。我们坐在这里,通过云灯能够联系到更远的空间,感知到更遥远的时空的变化,

还有“林中密语”。你在话筒里面听到当年20多岁年轻的声音,这种心理的感知可能跟直接听到或者手机录到的是不一样的,仿佛是储存在地底下的时光胶囊。随着时代的发展,可能还会有新的技术出现,但是人的最深层次的情感是没有变化的,很多东西是永恒的。新的技术能够很好地去触发人的心理变化,焕发出人的深层次的情感。

人作为社会性存在,有很强烈的社交需求,移动互联网这些远距离传播媒介出现,实际上影响人和人之间更直接的沟通。我们如果营造一个很好的交互的环境,交流的环境,能够短暂地重新让人和人之间的沟通恢复原来的样子,那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我觉得也是我一直在提的诗性——短暂、虚幻但动人。景观能够通过对于时间的再认知,让景观更加具有感染力。


34 云灯(©李欣诺)

35 夜晚如舞台般的标本墙


LAJ:刚才听完蔡老师的人景互动之后,想到了卞之琳的一首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我们讲新技术,本质上还是要唤起人的情感,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中国传统园林素以匾联来提示、甚至点睛所临之景,而从“溪山行旅”开始,可被识读的文本越来越多地以各种方式介入到林大校园景观的更新之中成为师生理解校园景观的重要媒介,那么对您来说,这种“文字媒介”意味着什么,它与传统园林当中的匾联有何异同?

蔡凌豪:文字我一直很关注,曾经是个文学青年。但是后来又学了设计,设计老师们总是告诉你说设计师的语言是画图,是图形,文字是应该被摒弃的。实际上中国古典园林里会出现大量的匾额,而且是园林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没有这些,园林会失色很多。中国的文字本身是具有装饰性的,是形式的一部分,文字实际上是图形。它是整个空间形式的一部分,或者说符号的一部分。文字里还有自身的含义。仔细阅读文字时,能够体验文字之外的弦外之音。文字跟园林自古以来,或者说从园林的成熟时代开始,就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不只是中国园林,西方园林也一样,都是园林有机的组成部分。

这几处校园景观里大量的诗或者文字的介入,肯定是受到了传统园林的影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园林里面不太出现文字,我们认为文字会伤害人们对于空间的理解。但是在林大,尤其从溪山行旅开始,我故意加入了很多的文字,校园景观是比较适合文字出现的。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校园里的文字大多数都是标语式的,这种方式对校园的景观会有一定的伤害性。我们需要一种更好的表达方式把它表达出来。

文字是很重要的传递情感情绪和氛围的媒介,也是场所诗性的外显。任何场地都有空间限制,尽管设计者试图叠加很多精神性的表达,但多数时候很难被人所感知,除非是达到人景共融的状态。文字能够将有限的空间拓展到无限的空间里去。中国古人说文以载道,文字一直是重要的精神表达以及文化传续的工具。


36 学研中心——我忧思的心逐渐安宁|正如暮色降临在寂静的山林

37 树洞花园——“我们相对而望,任时光,兀自生长”


如果没有文字的出现,比如说“溪山行旅”,可能有些人过来之后会不知道这个地方到底要表达什么。文字有高度的浓缩性,比如说“溪山行旅”,4个字就能够表达非常宏大的意象,很多中国人能意会的精神内涵,就像群山一样层层叠叠,纷至沓来。又比如“大地初眠,静默呼吸”,我找了很久,最终看到这首英国诗人丁尼生写的诗歌时,我非常确信我找了森林之心最精确的诗性表达。夜幕低垂,大地温柔而沉静地睡去,而我们在倾听它的呼吸和心跳。这种旷远和依恋,宏大与温情,是很难通过空间或图像来表述的,只有文字有这种力量。在“星泉花园”,我刻了芬兰诗人伊迪特·索德格朗的名句——“我的花园里,到处是星星的碎片”。你可以想象,我们在花园里寻找星星的碎片,然后凑在一起,说说话,聊聊天。

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我在学研下沉庭院的流水台阶上刻了美国著名的大自然主义女诗人Mary Oliver的《Sleeping in the Forest》,我将它和来自中国古代的《溪山行旅图》并置在一起,试图获得一种跨时空和跨文化的情感共鸣。2020年夏天,我们学校外语系的外聘美国教授非常激动地找到我,他在学研的台阶上看见那首诗,他是Mary Oliver最好的朋友,而Mary Oliver刚刚在这年的4月份去世。这种跨文化和跨时空的偶遇,真是意外又动人。

文字具有高度的浓缩性和概括性,有独特的幽明感,还有模糊性和无限的可能性,除了设计师表达设计理念之外,每个人看到以后都会有自己的诠释,又让景观本身产生了很多的可能性,文字也能够成为景观里很重要的锚点。恰当的文字像时空之弦,一旦拨动它,就能够引起时空的共振。


38 星泉花园——我的花园里 到处是星星的碎片

39 学研中心流水台阶(©杨勇)


LAJ:非常感谢文思泉涌的蔡老师。和蔡老师聊天,就像是沉浸在蔡老师的设计里。我们也期望看到蔡老师更多的精彩作品。


注:采访于2020年11月3日。


图文来源:《风景园林》杂志

责任编辑:赵媛

审核:李燕妮

分享到:
news_det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