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信息网

【旅院人物】从旅院毕业后,他选择了“一路向西”,如今怎么样了?

来源:丽江文化旅游学院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1.07.14

浏览量:


人物简介

饶恒源,男,云南保山人,2017年6月毕业于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经济管理学院2013级工商管理专业1班学生),被评为云南省省级“优秀毕业生”。毕业后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成为云南省首批派遣新疆的一名西部志愿者。他服务于新疆阿瓦提县人社局,2017年12月被评为阿克苏地区“优秀志愿者”,一年服务期结束留疆工作,通过人才引进进入阿克苏市教育系统,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现任阿克苏市第三高级中学政治教师、德育处科员,阿克苏市团校第三高级中学分校教师,阿克苏市中学思政工作室成员。在教育教研活动中先后荣获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一、二、三等奖。始终不忘从教初心,时刻牢记育人使命,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的胡杨精神教书育人。

一、逐梦青春新起航,踏上西行新征程

2017年6月毕业,饶恒源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报名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选择服务地时,他把边疆民族地区新疆作为首选。顺利通过笔试、面试后,却迟迟没有收到录取通知,这让他万分焦急。在焦急地等待中,他拨通团省委项目办和团中央项目办的联系电话进行咨询,同时把他四年来的学习情况向项目办作了汇报,得到的结果是2017年没有给云南省分配服务新疆的名额,后来他被分到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鲁甸乡。几天后,学院团委电话告知他,云南报名参加新疆专项的人数较多,团中央决定给云南分配一批名额,问他是否愿意去,如果如果愿意去,可以进行调换,他欣然同意调换,被分配到新疆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农林水牧局。

7月19日,他告别父母亲友,离开家乡,前往昆明参加7月20日云南省团委举行的云南首批派遣新疆的志愿者出征仪式。仪式结束,从昆明启程,踏上西行的征途。经过从南到北的长途跋涉,7月23日中午,历时两天三夜64小时,行程4400多公里,抵达乌鲁木齐,前往新疆农业大学报到,参加为期7天的岗前培训。

培训快结束时,他再次向自治区团委请求调配到发展比北疆更为落后的南疆服务,他的请求得到了同意,最终分配到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一次又一次调换服务地,并不是他不服从组织安排,只是为实现他最初的追求:到最边远、最艰苦、最贫穷的地方去,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奉献青春,历练本领。7月30日下午,培训结束后乘坐卧铺车出发,历时12小时,行程近1200公里,到达阿瓦提县。

二、与时俱进跟党走,求真务实献青春

初到阿瓦提,他被分配到县委组织部,后因工作需要,调配到县人社局。主要负责就业局公文写作、就业工作信息等文字材料方面的工作。在草拟2018年全县就业工作方案时,他向各科室详细了解就业工作现状及规划,调查研究,收集整理资料。以此为基础拟写就业方案。一天一夜工作,近凌晨6点,方案初步形成。在不到3个小时的休息后,又投入到新的工作中。他撰写的多篇工作信息被阿瓦提零距离、阿克苏政府网、新疆亚欧网、天山网等媒体网站采用。

他参与就业培训和管理服务工作。组织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主的3500多名富余劳动力,开展以“职业技能+普通话+德育纪律”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努力实现“一户、一人、一技”,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深入基层,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培训不走过场,扎实有效。同时向基层群众宣传党的就业惠民政策,协助做好富余劳动力整建制转移内地就业。半年内,全县1299名富余劳动力(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224名)转移到安徽合肥、四川绵阳、陕西西安、江西九江等地实现稳定就业,人均月收入3000元以上,全年共创收467.64万元。用实际行动,助力脱贫攻坚,形成“就业一人,脱贫一家,带动一片”的良好社会效应。

三、用胡杨精神育人、为兴疆固边服务

边疆民族地区条件艰苦,工作内容多、任务重、强度大,“白+黑,5+2”是工作常态,时差、饮食各方面的不适应。同行的志愿者,不时有人选择离开,时间越长,走的人越多。他也曾有过彷徨,有过迷茫。是《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给了他前进动力,坚定了他的理想信念,最终留了下来。

2018年8月,服务期结束,他通过人才引进,进入阿克苏市教育系统,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分配到阿克苏市刚成立的第一所国语高中——阿克苏市第三高级中学。学校招收的学生以少数民族为主,学生学习基础和行为习惯较差。在教师结构性短缺的情况下,他主动承担起高一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每天早上晨读前就进教室指导学生阅读,运用范读、领读、图片、音像等多种教学手段,多角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在教学中,合理设置探究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发言,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每周布置一篇周记,培养学生组织材料、表情达意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对学生周记全批全改。长期坚持,学生语文水平稳步提升。

2019年3月,他在承当教学工作的同时,进入学校德育处,负责国语强化教育和德育信息工作。他认真总结前期国语强化教育的经验得失,拟定新的国语强化教育方案,组织学生参加国语强化教育21场2200多人次,全面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他积极推进民族团结示范校创建,撰写创建申报材料,顺利通过评审。撰写的多篇德育活动信息被市教科局、地区文明网采用。

2019年9月,他承担高二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加入阿克苏市中学思政工作室,积极投入到思想政治教学和工作室各项教研实践活动。参加浙江援疆专家的高三复习指导讲座,观摩学习杭州市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公正司法》,学习坚持议题式与活动式相统一的教学方法。开设公开课《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教学设计党的十五大以来历届党代会主题为素料,让学生从党代会主题的变化感受中国的发展进步,深刻理解辩证否定观和创新意识,同时把党史教育渗透到教学中,让学生知史明理,爱党爱国。

2020年3阿克苏市团校第三高级中学分校成立,他兼任团校教师。为第一期、第二期220多名入团积极分子培训班讲授团课8课时,用党史团史端正学生入团动机,塑造人生价值。给各班团支部书记讲授党史,在学生心中播下真理的种子,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人生追求。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他在教育教研活动中取得良好成绩,先后获得市“教研月”现场课比赛“三等奖”,自治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评比“一等奖”,全国“华渔杯”教学能手大赛“二等奖”,2019年年度考核评定为“优秀”等次,先后被校评为“优秀德育工作者”、“优秀教师”。在教育路上,他始终不忘从教初心,时刻牢记育人使命,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的胡杨精神教书育人。

四、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民族团结是福,分裂动乱是祸。他坚定不移维护民族团结,旗帜鲜明的反对“三股势力”,反对“两面派、两面人”,牢固树立“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参加“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与各民族群众借亲戚,交朋友,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惠民利民政策。深入农牧民家中,与他们拉家常,深入田间地头,与他们捡棉花,给他们送春联,欢度中秋佳节,与各民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交往交流交融交心,积极融入当地社会。在教学中,秉承“让国学传统文化栖息在校园里,让维护民族团结牢牢地扎根于人心中”的教学理念,开展“三进两联一交友”和“三个离不开”等教育活动,扣好学生成长路上第一粒扣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END

丽江文化旅游学院报出品

来源:云旅经管

编辑:骆日

欢迎提供资讯线索和投稿

投稿邮箱:2128145815@qq.com

讲述旅院

聆听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