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舞台艺术委员会积极关注和聚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活动,组织文艺评论家观摩在京演出作品并撰文评论,现推出一批优秀评论文章,以期展现舞台魅力,分享精彩瞬间,交流心灵感悟。
提起雨花台,今天的人们会想到什么呢?想到为理想牺牲的数千个年轻生命,想到“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的烈士雕像,想到如灵魂结晶般的雨花石,想到蓊蓊郁郁的苍松翠柏,想到凌寒怒放的红梅花开……人民不会忘记,这里刻写了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历史,也烙印了中华民族英勇不屈、奋斗牺牲、顽强探索的精神足迹。
由江苏省委宣传部、南京市委宣传部出品,由南京市话剧团演出,由高城编剧、胡宗琪导演的原创大型史诗话剧《雨花台》,展现的正是牺牲在雨花台上的革命英烈的伟岸群像。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的重要剧目之一,此剧4月24—25日在国家大剧院上演,它将人们带进那一段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以即将出狱却被叛徒告密的共产党青年领袖恽代英的狱中斗争,以及他为党组织传送情报为主线,展现了潜伏在敌人内部的“宝尔”冷少农、为理想信仰悲壮牺牲的许包野、施滉、郭纲琳、袁咨桐、石璞、曹顺标、顾衡、郭凤韶等共产党员群像。他们那些具有雕塑感的身影,屹立在舞台之上,也映现在观众心中。
雨花台上流血牺牲的革命烈士的故事,很多人都是比较熟悉的。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民党右派对共产党和左派人士残酷镇压,在“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冷血指令下,34万个生命惨遭屠杀。然而,血雨腥风吓不倒真正的革命者,他们前仆后继,视死如归。连国民党南京卫戍司令谷正伦也不得不承认,“真正的斩尽杀绝,是杀死脑袋里的思想和心中的信念”。为此,他们对被捕的共产党员开始了威逼利诱,软化拉拢,只要登报声明脱离党组织,便可获得所谓的“自由”。
话剧《雨花台》所表现的是极端情境下的生死选择,本身就带有残酷性。当“自白书”摆在面前,保持对党的忠诚,保守党的秘密,等于亲手签署了自己的死亡令。卫戍司令谷正伦、军法司长王震南不相信有人会不惜性命,因为乐生厌死是人的本能。但是,共产党员的信仰、信念、信心所产生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是他们无法估量也无法战胜的。一批又一批的共产党员用他们的血肉之躯战胜了强敌,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感天动地的正气歌,表现出与日月同辉、与山河同在的精神品质。话剧《雨花台》的创作立意,就在于给今天的人们传输信仰的力量、忠诚的品格、高尚的气节、民族的精神,让红色文化基因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
话剧《雨花台》取材于真实的革命斗争历史,舞台上所展现的故事、场面、人物都有历史原型,编剧还将革命烈士的文献资料,包括书信、诗抄、文章等进行挖掘整理,追求历史逻辑的细节真实。就此而言,《雨花台》保持了自身犹如报告剧般的真实性和代入感。此剧还将一些烈士话语进行提炼、加工,如恽代英生前所言,“国不可以不救。他人不去救,则唯靠我自己;他人不能救,则唯靠我自己;他人不下真心救,则唯靠我自己;自己要是不真心救,就是亡国奴的本性了!”“我身上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只有一副近视眼镜,值几个钱。我身上的磷,仅能做四盒洋火。我愿我的磷发出更多的热和光,我希望它燃烧起来,烧掉过老的中国,诞生一个新中国!”这些话语变成了剧中台词,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是共产党员的民族大义和社会理想的真实印证。鲁迅说过,“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对于艺术而言,真的人性、真的行动、真的感情才是打动观众的关键,因为真实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当然,戏剧要以艺术的方式跟观众对话,牺牲在雨花台的英烈们的故事很多,很长,《雨花台》只能对其进行凝练化的构思、典型化的创造,仪式化的呈现,因此在展现历史情境的前提下,在塑造具有整体感、统一性的革命英烈的追求中,也重点塑造了恽代英、许包野、施滉等经历丰富的革命家形象,以及青春年少、初登征程的革命者形象。
被敌人发现了真实身份的恽代英,镇定从容,不仅掩护了战友,还争取了狱警,把党的情报传递出去;哲学博士、莫斯科东方大学教授、中共江苏省委书记许包野用“保尔”的故事愚弄了追查“宝尔”的国民党特务;清华出身、曾留学斯坦福大学、中共河北省委书记施滉以人格测试的机智对特务头子进行了人性批判;他们就义前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他们坚如磐石的革命信念,他们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他们对未来世界的理想诉求,可歌可泣,令人动容。
在年轻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身上,也同样显现着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在狱中,为了谁该吃下唯一的鸡蛋而展开的“争辩”;郭纲琳像大姐姐一样对狱友的关照、安抚;袁咨桐为守住“宝尔”的秘密而采取的决绝行动;都让观众感受到他们身上质朴纯真的秉性。在敌人的酷刑面前,在亲友的苦劝之中,这些热血的青年始终保持着理想信念的坚定,显现出战胜强敌、夺取胜利的坚强意志和不屈精神。
话剧《雨花台》的演出,在庄严、肃穆、凝重的气氛中进行,它追求整体的史诗性和仪式感。这是一部关于受难、牺牲、殉道的悲剧,显示了革命者超越庸常的人格精神,具有崇高的审美意味。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救国救民成为仁人志士的平生宏愿,而流血牺牲则成为唤起民族血性、推进胜利进程的必然条件。无论是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还是瞿秋白“为劳苦大众辟一条光明路”的雄心,抑或恽代英“为将来的人创造美满生活”的求索,都体现出个体生命对民族命运的责任担当。在理想、正义的崇高面前,个体的世俗化存在显得微不足道;得与失、生与死、个体与民族、短暂与永恒,形成了历史的辩证;信念的强大和殉道的激情,抵消了身体的苦痛和自我的牺牲。戏剧结尾处,恽代英、许包野、施滉、郭纲琳、袁咨桐、石璞……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走向了雨花台,他们之中,年长的不过30几岁,年少的只有十六七岁,他们坦然走向信念的祭坛,殉道的高台,这是血雨飞花铸成的精魂之台,他们有形的生命在加害于他们的强敌面前消失,而无形的精神因为具有民族的品性而获得永生。
我曾经在一个冬日的傍晚参拜雨花台,松柏如盖,雨雾如织,园中极少行人,我愿意是这样的情形,留我在静穆中漫步沉思。我想仰望那些历史深处的身影,感知那些先烈不朽的灵魂,我想跟他们谈谈,进行心灵的沟通:今日的中国如你们若愿,你们的牺牲成就了民族的光荣,你们屹立着如青山不老,你们留下的红色基因会一直被后人传承。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宋宝珍,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