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戏剧戏曲>正文

花鼓戏《徐特立》:美的盛会,美的享受(张建安)

2021-06-01 阅读: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张建安 收藏

美的盛会,美的享受

——论革命历史题材花鼓戏《徐特立》

  近日,大型革命历史题材花鼓戏《徐特立》在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公演,反响强烈。花鼓戏《徐特立》由湖南艺术职业学院编排演出,是湖南省为献礼建党100周年而创作的红色精品剧目。徐特立的一生是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先生始终心怀大义、敢为人先——为呼吁国会立宪,他断指沥血;为求教育兴国,他不惑之年仍赴欧勤工俭学;为救国救民于水火,他不惧白色恐怖,年过半百毅然入党……他亲身经历了党领导下的南昌起义、红军长征、抗日战争、延安大生产运动、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将教书育人、救国救民的理想融入为党和国家奋斗终生的伟大实践。

  戏曲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与魂,花鼓戏是湖南地方戏曲的代表性剧种,历史悠久、韵味独特,长期以来深受广大老百姓喜爱。《徐特立》选用长沙花鼓戏作为载体,准确呈现了徐老“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的伟大情怀。戏剧在坚守艺术传统的同时,也进行了改革和创新,不仅内容好,而且艺术形式也很好,真正做到了将红色基因传承好,将革命精神弘扬好。

  在艺术形式上,花鼓戏《徐特立》台词简练雅致,朴实感人。如第二场《不惑求知》,徐特立想赴法留学,面对年轻的同行者,他不顾自己年迈,而以“中华民族,小有甘罗,十二为丞相;老有太公,八十遇文王”自嘲;当想到此行经费紧张,他说:“我可以学秦琼卖马,效子胥吹箫。”当夫人熊立诚拿着卖田契换来的银元给他做盘缠时,他百感交集,向夫人三鞠躬。在情绪渲染上,《徐特立》曲调悲壮,动人心肠。如第五场《长征秣马》:“北风呼啸,雪满弓刀。脚下泥沼,一步三摇。”可当发现有红军小战士掉队时,他“翻身下马回头找,不忍风霜待雪飚”。当亲眼目见雪山崩塌时,他惊呼:“我的战士,我的儿!”唱“泪雨倾盆哭年少,望母台前奈何桥。本当围炉向火笑,却唱荆轲易水谣”“我今偕你随马跑,青草新坟掩天骄”。唱词里有怜爱,有悲伤,蜿蜒悠扬,震撼全场!在修辞表达上,台词比喻精当,文学性强。如第六场《示死传家》用一连串排比句颂扬延安圣地:“延安的山峦像万马腾烈焰,延安的河流像千里挥长鞭。延安的宝塔像壮士举利剑,延安的人气像百花争春妍。”形象传神,辽阔壮观!

  有人说,戏曲是天地间最自由的性灵书写,举凡用生命投入的行动,都可以戏曲化。公演《徐特立》,缅怀伟人,重温历史,真正实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在庆祝建党百年之际,观看《徐特立》不仅是一次文化艺术熏陶,更是一次思想政治洗礼,回首来路,感受过往,更能激发人们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

  综观全剧八场戏,《断指沥血》《不惑求知》《追光同道》《赴阵筹军》《长征秣马》《延绵贺寿》等称得上是精彩纷呈!但第六场《示死传家》和第八场《执手乡愁》这两节有拖沓冗长之嫌,显得紧凑不够。特别是第八场,导演通过花鼓调的联唱来表达徐老夫妇深刻的乡愁,这是可取的,但没有必要再联唱京剧、豫剧、黄梅戏等,如此一来,给人的感觉是有意安排几大剧种展览,而且这样做对表达戏剧主题并没有什么作用。可以考虑适当增加徐老关注教育发展、关注民生社情等内容,增强戏剧的日常生活气息,这样无疑更接地气!

  (文中图片来源于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官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张建安,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童世明武陵山水画:蓬勃的生命气息(张建安)

  旧梦追忆,人文表达(张建安)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