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页标题下方的“来源:《山西晚报》”,查看报纸文章,链接为:http://epaper.sxrb.com/shtml/sxwb/20210302/600487.shtml)
白燕升谈戏曲传承
戏曲需要年轻人 年轻人更需戏滋养
戏曲活在当下,所面临的困境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很多——“云”时代的到来改变着戏曲的传播方式,舞台艺术隔屏而唱有利也有弊;这门古老艺术在与多元文化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但不进入市场就没有未来;改变受众老龄化的现状,如何让年轻人接受并喜爱戏曲也是一门学问。白燕升对这些问题有所思考,并有他独到的见解。
白燕升
“云”看戏有利弊 没了现场少了共鸣
近年来,特别是疫情期间,在云上看戏的人越来越多。它在一定程度上让包括戏曲在内的传统艺术,与更多观众有了接触机会。但换一个视角,“云”看戏似乎也不是那么完美。隔着屏幕的剧场艺术少了观演互动,也少了烟火气。其中的利与弊,听白燕升如何说。
疫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影响甚至改变了许多行业的格局。云剧场和线上演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疫情期间观众观看戏曲演出的需求,扩大了演出覆盖面,它的价值不可否认。但未来能发展到什么地步,达到什么效果,现在下结论言之尚早,还需要再进一步观察探索。
相比传统剧场演出,线上演出因为有了电视和网络手段的介入,让观众有了许多新体验,比如观众数量可以无限增加,并且消除了现场观看时不同座位造成的视角差异;通过摄像机镜头,可以更近距离地观看到表演细节;通过直播间和弹幕,戏迷可以进行实时互动。但也要看到,许多线上演出的信号不够稳定,画面不够清晰,视角单调或是切换无序,大大影响了观看体验。
线上演出改变的只是观赏方式,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演出本身。无论是传统剧场演出还是线上演出,演出本身的质量仍是第一位的,需要演员全身心地投入,不能因为现场是否有观众而区别对待。另外,包括戏曲、话剧在内的戏剧艺术作为一种剧场艺术、现场艺术,是台上演员和台下观众共同完成的,现场观众对演员表演的反应、回馈和掌声也是演出不可缺少的灵魂,没有现场观众,观演关系就缺失了一半。包括戏曲在内的戏剧艺术,它的生命力永远在剧场、在舞台上,并有赖于观演关系的良好互动和共同完成。这种现场性是电视和网络技术手段难以替代的,身在现场才是真正的“零距离”。当然我们也应当积极挖掘电视和网络的传播价值,通过线上演出的传播普及,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剧场,现场感受戏曲的魅力。
首届全国大学生电视戏曲挑战赛 总导演白燕升战前动员
好戏勇于走市场 创新不能失“戏魂”
带着不断创新性的戏曲节目一路走来,白燕升体会最深的是,传统文化的价值,必须有市场的认可,才能长久延续。但在传统戏曲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过程中,还要保护好戏曲的“戏味儿”,不能让这种古老的艺术“失魂落魄”。他的经验或许可以被更多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所借鉴。
谈戏曲的当代价值,首先要弄清什么是“价值”。现在有一种普遍现象,许多人认为自己从事的是文化工作,戏里戏外讲的都是正能量,所以自然而然地就有社会效益了,这其实是片面的、错误的。文化必须要作用于人才能真正产生价值,不能回避经济效益,空谈社会效益。如果所谓的“好戏”没有市场,卖不出去票,一个千八百人的剧场却没有多少观众来看,社会效益从何谈起?脱离了市场和观众,没有应有的经济效益,只能依靠财政或艺术基金“输血”来维持生存,所谓的“社会效益”就是自欺欺人,最终必然是死路一条。
我觉得当今的戏曲属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要得到中央和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关心,这是毫无疑问的。在多元文化交织的今天,如果纯粹地让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走市场式生存道路也是不公平的。基于这一点,戏曲的未来,一方面要赢得政府支持;另一方面,作为戏曲人也要引导受众,走入今天的市场,希望能形成一个自己养活自己的良性循环,让戏曲得以更好的发展。我觉得多条腿走路,对于戏曲未来的发展更加地现实。
要做好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戏曲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戏曲传承发展本就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过程,100年前的创新积淀成了今天的传统,今天的创新也必将成为50年、100年后的传统,因此无论是审美观念,还是创作理念、表现手法,都可以且应当与时俱进,或赋予内容以新的表现形式,或赋予传统以新的时代内涵,比如说创造与现代生活相适应的新的戏曲程式,或是挖掘传统剧目中与当下生活相适应的精神内涵。但与时俱进不等于颠覆一切,而是要在尊重传统的前提下守正创新,要尊重戏曲艺术的根本规律和根本特点,尊重剧种的特点和唱腔特色,不能为创新而创新,让戏曲失去了戏味儿。只要还有“戏”和“曲”支撑,还保留戏曲的主要特征: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戏曲就不会“失魂落魄”。
传承也好,创新也好,都需要融入传播意识,与传播相结合,走出自己的小圈子,走向市场,拥抱观众,实现跨界传播普及。只有得到观众的普遍认同,融入观众的日常生活,戏曲才能引领时代风向,实现它的当代价值。反之,如果不能实现有效传播,得到观众的认可,所谓的传承和创新就会陷入闭门造车的泥潭,沦为行业内有限的几个人自说自话、自娱自乐。
我对戏曲的定位是:传统文化、当代艺术。不是戏曲脱离了时代,而是我们走得太快,忘记了等一等灵魂。生活不只是物质和欲望,还要有戏剧、诗意和远方。
白燕升在2019中国西安首届丝路春晚担任总导演 主持人
“戏曲消亡”是伪命题 年轻人更需戏滋养
戏曲老了吗?这个问题在白燕升看来是杞人忧天。通过创作一档档收视率与口碑双赢的戏曲节目,白燕升更加坚定了这样的信念——戏曲不只是老年人的消遣,更是年轻人成长过程中的“养分包”,是他们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加油站”。
不可否认今天戏曲和传统文化遇到一些困境,但从根本上讲,并不是因为戏曲本身失去了生命力,而是因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了断层。戏曲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是依附在传统文化的营养之上。比如戏曲里传达出的“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就是传统的中国价值观。但是因为传统文化出现了断层,或者说是缺失了用时代语言来进行重新诠释的环节,所以大家看戏曲舞台上表现的这些东西,自然就很难去切入。这才导致现在的年轻人对传统文化和戏曲有距离感。
当前确实有一些观点唱衰戏曲,唱衰传统文化,但我认为,世界三大戏剧样式——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中国的戏曲,到现在只有中国的戏曲绵延八百多年不断,这本身就说明了它的生命力。所以我认为“戏曲消亡”是个伪命题,戏曲永远都不会消亡,它的生命力太强大了。作为戏曲人,不能人云亦云唱衰戏曲,作为中国人,更不能人云亦云唱衰传统文化。
我从做电视戏曲那天起,就说过这样的话:我对于戏曲的明天,从来不是乐天派,但这丝毫不会影响我对它的爱。我所做的是尽我个人之力,尽我团队的力量,让戏曲走入更多人的视野,因为它是好的有营养的东西,尤其是让更多的年轻人喜爱它。
这么多年我去过三百多所海内外的高校,问过很多年轻的大学生:你们喜欢什么?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他们不拒绝戏曲,他们也觉得应该喜欢老祖宗的东西,可是很遗憾没有找到一个通道,让他们走近戏曲进而喜欢戏曲。
其实,当下正是包括戏曲在内的传统艺术的机会,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把年轻的观众导入进来,我经常跟他们说这样的话,不是戏曲需要你,是你的成长过程中需要包括戏曲在内的传统文化的滋养,才能活出中国人的精气神。如果一天到晚的哈韩、哈日、哈欧美,喜欢国外的东西,喜欢流行文化,人会成为一个漂浮物,眼神、表情,甚至内心是慌乱的,是没有定力的。他们接受我的观点,他们总问我:我们该怎么喜欢。我的答案是——要自己找兴趣点。很多外国留学生就是看中国戏曲的服装、化妆,觉得色彩很漂亮,或者对乐器很感兴趣,对这个演员很感兴趣,从一个点切入进去,慢慢的就懂得了,原来我跟戏曲是那么的亲近,并不遥远。
在这个过程中,戏曲人、媒体人都应当保持定力和足够的耐心,不能因为一时的困境,就把年轻人、大学生,想当然地排斥在了戏曲之外。其实许多年轻人就是不知道自己喜欢戏曲。我们要用我们的方式告诉他,原来戏里还有那么多的乾坤,还有那么多的道道,还有那么多的仁爱和人性的光明,有时候,就在一刹那,他们突然就接受了。如果戏曲传播没做好,我个人觉得可能是我们出了问题,不是年轻人出了问题。我经常开玩笑地说,昆曲已经等了大家六百多年了,也不在乎再等十年八年。昆曲是中国最精致的艺术,但是没有更多人去发现它、去爱它,当然,它也不会因为没有多少人去发现它、爱它,它就会减色减分。见与不见,爱与不爱它永远都在那,这就是经典的力量,这就是传统的魅力。
我想传统文化在今天,应该回来了,我们国人应该唤起一种文化自信,让它真正走进我们的内心,成为我们的精神家园。这不是口号,我们要活得像个中国人,放在世界文化的坐标系里,要让人有身份认同,一看就是中国人,当然要喜欢我们老祖宗的东西,包括戏曲在内的传统艺术、传统文化。这是我做戏曲传播那么多年,走到哪儿都要说的。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