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戏剧戏曲>正文

前海学派学术传统继承与创新的启示

2020-08-27 阅读: 来源:《文艺报》 作者:孔培培 收藏

不断攀登戏曲研究的理论高峰

——前海学派学术传统继承与创新的启示

  中国戏曲艺术生发于民间丰厚的文化土壤,以百姓喜闻乐见的歌舞形式演绎历史故事与人生百态,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与情感家园。在数百年艺术实践不断积累的同时,传统的古典戏曲理论伴随着戏曲艺术的不断发展,积累下丰硕的理论成果,形成了古典戏曲艺术的理论宝库。但真正意义上系统而全面的针对戏曲艺术进行的研究,则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这其中,“前海学派”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学术群体。

  所谓“前海学派”,是指工作于中国戏曲研究院(今中国艺术研究院前身),以张庚、郭汉城先生为代表的一个戏曲研究群体。自1951年成立以来,这个学术群体自觉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在充分继承戏曲艺术深厚传统与古典戏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实现戏曲理论研究从古典到现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完成戏曲现代理论体系的创新建构作出了重要贡献。

豫剧《重渡沟》

  继承古典理论

  开启戏曲研究新篇章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智慧与诗意美学精神所共同孕育的艺术结晶,戏曲艺术中蕴含的丰富多彩的声腔系统、类型鲜明的行当体制、高度程式化的表演体系、充满写意精神的舞台风格,以及自由的时空转换与调度方式,汇聚成了中国戏曲艺术深厚的美学传统,在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世界文化中具有独特地位。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全国开展的戏曲改革,对于有着数百年历史的戏曲艺术而言,其影响超越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其目的为的是解决好旧戏曲与新时代、新的观众需求之间的矛盾;改革的焦点是如何处理好戏曲的继承与创新的问题。

  中国戏曲研究院是伴随着新中国的戏曲事业共同成长起来的,她历史性地参与了新中国戏曲改革与理论建设的宏阔事业,成为架通党和政府与全国广大戏曲团体及从业者之间的重要桥梁。研究院成立之初,梅兰芳任首任院长,程砚秋、周信芳、张庚、罗合如、马少波、晏甬等人先后任副院长。舞台上熠熠生辉的艺术家与书斋中孜孜不倦的理论家携手合作,从文化格局上确立了这个群体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原则。随着戏曲改革的不断深入,表演艺术家凭借自己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针对继承与创新的关系问题,逐渐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如梅兰芳提出的“移步不换形”,程砚秋提出的“既熟悉又新鲜”等。对于理论家而言,面对博大精深的戏曲传统和轰轰烈烈的“戏改”实践,实现理论研究在观念方法上的继承与创新以适应新时代下戏曲的变革与发展是非常关键的。

  郭汉城先生在总结前海学派的特点时曾写到:“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力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研究戏曲的历史、戏曲的现状;二、理论密切联系实际;三、发扬学术民主,尊重不同的学术观点;四、重视学习,不断提高队伍的素质。”前海学派的研究是从时代与戏曲、内容与形式的交互作用中牢牢把握戏曲规律,运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充分肯定人民群众在戏曲创造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在研究方法上,前海学派突破古典戏曲研究,特别是近代以来逐渐僵化的从文本到文本的书斋式研究方法,打通案头与舞台的隔阂,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理论联系实际。这是前海学派在历史的机遇下,在张庚、郭汉城先生的带领下摸索出来的一条通往现代戏曲研究的创新路径。

  今年101岁的前海派学者萧晴先生,是研究程派唱腔的大家。1955年至1958年,她跟随程砚秋先生做记谱与整理工作,程先生在创腔方面所践行的“守成法而不拘泥于成法,脱离成法而不悖乎成法”的观点,对她的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对程砚秋唱腔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萧晴提出了“声情美永”的程派唱腔特征,成为后世评价程派演唱特色的通用美学标准。1955年至1957年,受文化部委托,中国戏曲研究院连续举办了三期戏曲演员讲习会。前来接受培训的戏曲演员都是享誉一方的戏曲名角:袁雪芬、红线女、常香玉、陈伯华、王秀兰、尹曦等。除此之外,中国戏曲研究院还多次举办戏曲编剧、导演、音乐戏曲史论的专业研究班、进修班、讲习班,不断培训各地戏曲创作、研究人员,对传统戏曲从业者迅速适应新中国文艺工作者的身份转化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这些讲习会和培训班,戏曲研究院的学者也与各地的剧团、演员建立起深厚的艺术友情。

  走进剧场,观摩调研,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行动落脚点。近年出版的《张庚日记》中记录了张庚先生的日常生活,无论白天工作如何繁忙,晚上大部分时间他都会出现在剧场里,中国戏曲、外国的歌舞、话剧、舞剧等都是他观看的内容,每晚看戏所记下的心得与评论,虽然寥寥数语却切中要害。张庚先生在指导戏曲改革事业中所展现出的高瞻远瞩的格局,以及他在组织《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曲通论》等大型集体课题中所体现出的高屋建瓴的学术视野,都源自他于大量舞台观摩中汲取的第一手舞台体验。理论来源于实践并作用于实践,唯有深刻领会其中的含义,戏曲理论研究才具备鲜活的生命力,才能实现戏曲理论在时代发展中的不断突破与创新。

《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曲通论》(图片来源:豆瓣)

  紧跟时代脉搏

  推动理论研究的创新发展

  近年来,国家连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重要文件,特别是2015年《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的推出,为戏曲艺术的当代发展提供了切实有力的政策保障。在戏曲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今天的前海学人紧扣时代脉搏,在充分继承前辈学术精神与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注重观念方法的丰富和资料路径的开拓,以推动学术研究在新的历史机遇下的创新与发展。

  其一,关注当下戏曲舞台中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创作者、艺术团体与优秀剧目,有针对性地展开研究与总结。如针对在现代戏创作领域佳作不断的戏曲导演张曼君,龚和德先生概括提炼了她风格鲜明的导演手法:“她十分重视并善于运用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习俗来丰富地方戏曲。”再有,对著名京剧作曲家朱绍玉创作规律与成就的关注与探讨,将理论界对戏曲作曲与戏曲音乐的研究热度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而在优秀剧目方面,滇剧《水莽草》、苏剧《国鼎魂》、豫剧《焦裕禄》《重渡沟》、评剧《母亲》《藏地彩虹》、沪剧《敦煌女儿》、京剧《红军故事》等,都有前海学者撰文总结各自的艺术特色与成就。大量的戏曲前沿评论文章,既显示着前海学人的学术敏感性,也对当下戏曲创作实践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苏剧《国鼎魂》

  其二,对当前戏曲艺术发展中出现的难点与焦点问题进行深度的学理分析。在戏曲艺术繁荣发展的同时,戏曲艺术生态也出现了诸多令人担忧和值得反思的问题,如戏曲行当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丑行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武戏技艺水平下降,许多技艺绝活面临失传的危机;创作题材过分集中,优秀喜剧题材作品日渐稀少;现实题材创作如何解决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的矛盾问题等。这些禁锢困扰着戏曲发展的棘手问题,前海学者从戏曲史学、戏曲美学、文化生态、创作规律等多个角度,在学理与导向性层面给予了充分研究,有些问题甚至引起了学术界的争鸣与讨论。这些理论声音对保持戏曲艺术本质特征不变的基础上实现有效的艺术创新具有重要价值。

  其三,采用创新性研究方法实现前海学派学术精神的活态传承。在当下的史学研究中,来自当事人口头叙述、由采访者记录整理的口述历史,已经成为与档案文献、实物图像互为印证、补充的治史方法与资料来源。针对如今健在的80岁以上甚至百岁高龄的前辈学者,如郭汉城、萧晴、傅晓航等,新一代前海学者通过口述史记录的方式,将他们丰富的个人体验与学术经历整合成前海学派历史发展的生动镜像,为后来者感知理解前海学派精神,继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将这种学术精神进行适时的转化与创新,提供了全新的史料来源与研究路径。

  前海学派的“前”,是走到戏曲舞台的前沿,理论联系实际的超前意识和创新方法;前海学派的“派”,是遵循共同的学术理念和超越小我的学术志向,凝心聚气而成的学术传统。这是前海学派在历史的机遇和前辈的奋斗中铸就的宝贵传统,也是前海学派在继承丰厚戏曲遗产的基础上所实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与发展。所谓有源有流,方能成“派”。今天的前海学人,依然秉持着继承与创新并重的学术理念,关注前沿、沉潜案头,在新时期戏曲研究中继续承担起历史与时代赋予的新使命。

  (文中图片除书封图外来源于“文旅之声”微信公号,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孔培培,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秘书长)

 

  延伸阅读:

  方寸小舞台演绎时代大变迁

  建构戏曲音乐批评的时代话语

  用戏曲音乐评论丰富戏曲发展生态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