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戏剧戏曲>正文

戏曲的“年味”

2019-12-26 阅读: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胡娜 收藏

  正月里来唱大戏,欢欢喜喜过大年。记忆中,从大年初一开始,红红火火的新年总是和大戏联系在一起的。民间戏曲是中国民众文化娱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与传统节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春节,作为中国人最重要、认同度最高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凝聚国人情感的时刻,自然和戏曲有着紧密的联系。

贺新春-国家京剧院系列演出

  据史载,春节最早源于原始神农时代的“腊祭”,是年终的一次酬神大祭,以感谢天地诸神带来农业丰收,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戏曲是最适合春节的文化娱乐形式。除了娱乐与热闹的节庆氛围,老少亲朋,春节期间聚在一起看戏,共同的观演空间,既符合春节合家团圆的要求,戏曲也成为百姓家庭之间的情感纽带,增强了家人或群体的文化认同,体现出鲜明的文化凝聚力的作用。

  正因为春节与戏曲之间这种天然的并不断发展的联系,很多地方都有春节期间请剧团唱大戏的习俗。锣鼓铿锵,丝竹悠扬,热闹吉祥。春节的戏,通常都选择一些喜庆的剧目,比如《龙凤呈祥》《天官赐福》《凤还巢》《打金枝》《喜荣归》等,尤其是那些大团圆结局的剧目,其中戏曲人物的服装色彩也讲究喜庆。这一类吉利、欢快和热闹的剧目被归为“吉祥戏”。这种审美和节庆文化的氛围,和我们春节发红包、穿红衣、贴春联等习俗都是一致的。在我国北方和部分南方农村地区,在春节期间也都有闹社火的民俗。地区不同,社火的内容也不同,但包含不同地方剧种的戏曲演出往往都是众多乡镇农村春节社火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春节的戏曲演出,有一定的艺术陶冶和艺术教育功能,同时,其节目和形式,较平日的戏曲演出又有更多鲜明的民间色彩和节日主题,在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传递中华美德的同时,更加注重节日观赏价值。

  除了春节前后进行的各项大大小小的戏曲演出活动,戏曲在中国春节文化活动的重要作用还体现在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春晚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其实,1956年的《春节大联欢》才是新中国最早的春节联欢会,不过当时电视在中国还没广泛普及。1956年春节,由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几大媒体联合主办,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春节大联欢》的录制。在这台场面和阵容盛况空前的春节大联欢活动中,戏曲类节目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梅兰芳表演了梅派代表作《宇宙锋》,周信芳表演京剧《四进士》,袁雪芬、徐玉兰、王文娟、范瑞娟、吕瑞英表演越剧《春香传》选段,新凤霞表演了评剧《刘巧儿》选段。发展至今,虽然央视春晚每年都有不同的调整,但一定都有一个戏曲类的节目。并且,央视也有专门的《春节戏曲晚会》和《元宵戏曲晚会》等围绕春节相关的戏曲晚会活动。由此可见,从国家的春节文化活动的层面来看,戏曲多年来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而在一些地方电视台,也有戏曲主题的春节晚会。有前辈学者提出,春节联欢晚会就是从传统的过年唱大戏发展过来的一种新的形态。

北京京剧院迎新春·过大年经典剧目展演

  事实上,无论是春节也好,戏曲也罢,我们都需要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之间找到连接点,在此基础上,我们的传统节日才更能发挥文化凝聚力和象征力的作用,而戏曲也才能真正成为春节期间从国家到个体,从大家到小家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春节观看戏曲演出,组织参与体验各种戏曲文化活动,这一系列春节演剧习俗,不仅仅是百姓审美的诉求,对以戏曲为代表的传统艺术来说,这更是其在民间生长孕育、繁荣发展的文化土壤,值得我们倍加珍惜。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让春节更有年味儿,让戏曲在当代生活中唤起我们更多的喜悦、认同,凝聚更多的情感,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作者:胡娜,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会产业发展部主任)

 

  延伸阅读:

  罗斌:舞蹈的“年味儿”

  冯骥才:传统文化要在生活中去学习

  上海昆剧团联合上海大剧院推出“霓裳雅韵·兰庭芳菲”系列演出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