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戏曲文化周组委会主办,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承办的“中国戏曲发展国际论坛暨新中国戏曲70年回顾与展演学术研讨会”10月6日至8日在北京园博园举行。来自国内外的30多位戏剧界专家学者围绕“中国戏曲的国际共享”“新时代戏曲创作的现状特点及问题”“戏曲流派与戏曲发展研究”“戏曲现代戏创作研究”等热点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与以往相关的研讨会不同,此次学术研讨与北京园博园的戏曲文化活动相结合,“整体沉浸式”的艺术欣赏环境,丰富的戏曲演出及周边活动,特别是以往很少有机会来京演出的剧种、剧团的轮番登场,让专家们如获至宝,他们在观摩的同时,也为中国戏曲的发展带来了各自的思考。
北京园博园一角
中国传统戏曲跟西方戏剧是“两股道上跑的车”
重拾、坚定戏曲人的文化自信,是此次研讨会上与会者热议的话题之一。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表示,2017年全国戏曲普查有348个剧种仍然是活态的生存状态中,这348个剧种是随着众多的由京剧、昆曲、粤剧等戏曲剧种形态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名录之后,逐渐被世界所共享的。之所以能够共享,不但是因为戏曲参与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人格的塑造中,成为民族识别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艺术标志,而且它还有很多世界性的因素,能够在艺术的感知上为大家所共知、共享。
“多年来中国人对中国戏曲好像是信心满满,其实不是,比如我们把中国戏曲,特别是把梅兰芳跟其他国家的戏剧大师摆座次,这是一种强硬的摆设。”谈及戏剧研究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中央戏剧学院教授麻国钧表示,“中国戏曲尤其是传统戏曲跟西方戏剧是‘两股道上跑的车’,不在一个轨道上,把这两者放在一起进行对比研究,有点开玩笑的意思。”在麻国钧看来,从戏剧理念、尤其是戏剧的展演方式、展演形态上,中国戏曲和西方戏剧完全不一样。重拾中国戏曲的自信,就应该把中国戏曲放在整个东方视域中去审视。“中国戏曲乃至整个东方戏剧一直在相互交流、相渗、影响变异中发展。我把东方戏剧比作一条河,从源头上流淌下来之后并由各种支流汇聚而成,形成一条东方戏剧宏伟无比、灿烂辉煌的戏剧艺术的长河,这条长河流淌在东方大地上,不断地汇入小溪,随时在变。这条河流到东方各国的时候,呈现在东方各国的戏剧样态是不完全一样的,但是在不一样中又可以发现很多相似、相通之点,如果把中国戏曲置于这条河流之中,就会发现中国戏曲不过是东方戏剧这条大河中的一段而已。”麻国钧认为,就目前来讲,中国戏曲的历史虽然并不长久,但是东方戏剧最为出色、最为亮丽,取得的成绩也是最为辉煌的。
武汉大学教授邹元江认为,文化自信是建立在中国文化艺术审美传统的坚实基础之上的,只有对作为最能够代表中国文化审美符号之一的戏曲艺术独特的审美韵味、表演绝技的深刻理解和精深传承,才能够获得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而要实现这一点,关键问题是要确切地理解戏曲艺术传承的独特方式——口传心授。
戏曲表演艺术需要“用脑子”
聚焦戏曲繁荣发展背景下,创作、表演等环节暴露出的问题,也是与会专家热议的话题之一。中国剧协秘书长崔伟用“虚胖儿”形容当下戏曲表演上面临的问题。“表面上看容量很大、个头很大,但是体魄和健全的人格、有魅力的特点和性格,却在表演艺术中越来越淡化。内容的新、内容的与时俱进和表演艺术本身的传真、生动,也就是本体的发展和内容的发展存在非常大的不平衡。”崔伟认为,中国戏曲最具审美的不是内容,是表现内容的方式,这种表现内容的方式并不排斥内容,也不会减低内容的深刻性、时代性、生动性。但这些独特的东西在表现方式上已经越来越和戏曲最具魅力、最具优势的表达方式渐行渐远了。
崔伟谈到,在很多新的剧目中,戏曲的表现手段基本上没有用武之地,包括很多行当已经在前行过程中面临着死亡。比如,在表现都市生活的现代戏中武戏如何表现,表现当代生活的现代戏中丑角还有没有发展和展现的空间,这些都是戏曲表演面临的很大问题。现在由于在内容、讲述风格上的话剧化,许多戏曲表演的看点和可供演员发挥、用戏曲方式表达情感的场面、段落越来越少了。面对这个问题,崔伟建议,强化对戏曲演员表演艺术的吸引力和创造力的重视。“吸引力和创造力是传统赋予我们的,但是当我们把传统学习、接受过来以后,它们在我们的身上似乎无法焕发出人物性格的活力、表演艺术的魅力和戏曲艺术的时代感、进步感。千万不要因为内容的发展或者创作理念上、创作环境上的需求,就把最具看点、最具本质、最能够体现民族性的东西丧失了。”
对于如何提升戏曲演员的表演创造,除了传承、领悟外,崔伟特别提到了要“化人为己、化古为今、善化善用”。“中国戏曲的表演艺术不是踢腿练功就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用脑子’。中国戏曲演员缺乏的不仅仅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环境、特别强烈的学习动力,还有支撑表演艺术精进上的文化素养。”崔伟表示,“现在只强调练功、只强调外部环境给演员提供方便,如果不强调自己的文化修养、文化理念的提高,不是站在中华文化的审美基础上去传承中华文化,那么中华文化、戏曲之美一定会大打折扣。”此外,崔伟认为,自成一格是表演创造的目标。“自成一格,绝不是只有自己的表演特点和风格,也不是我认为我有表演风格就成为流派了。流派是很高的攀登,流派不是人封的,流派的生命力是靠艺术和时间决定的。”
中国戏曲的根在老百姓那里
本届戏曲文化周上有不少来自北京、安徽等地的民间、民营的戏曲剧团参加了演出,这些剧团长期扎根基层、面向百姓,在戏曲的普及、推广以及丰富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今年年初,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孙惠柱去福建闽南一带考察民间戏曲剧团的发展,他把这些处在专业演出和票友演出中间地带的民间剧团演员们称为“中国戏剧界的模范演员”。“他们几乎每天都在舞台上演戏,虽然不是非常专业的演员,但是每年都要演上300多场的戏。”孙惠柱说,他曾经在一个演出的后台看到一群孩子在衣箱上做作业,他们的父母在台上演戏。当中间演出下场后,这些父母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看孩子作业写的怎么样,赶紧督促一下,然后换服装再演另外的角色。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剧场的后台发生,还有一个身怀六甲的女演员,她说要演到快临产的时候才停下来。“很多人说戏剧在走下坡路了,其实并非如此。真正反映中国戏曲状况的,还是在民间。只要有市场,戏曲就有希望。”
长期从事傩戏研究的麻国钧也结合自己的田野调查和研究心得,认为“民间的土壤培育了中国戏曲,中国戏曲的根在老百姓那里”。为了从事研究,麻国钧去了全国的很多地方看戏,每到一处,他就拿着照相机跟着演员到处跑。“我有时候在村子里转悠,看到一些民间的戏剧都是座无虚席的,给我留下特别深刻印象的是,很多大人带着娃娃们看戏。娃娃们的小眼睛始终盯着演员,我把这些画面都用镜头一一记录了下来。”麻国钧说,“我提及这些经历,不是希望小娃娃们会成为未来中国戏曲的演员,而是说民间在培养着未来的观众。观众就是泥土,没有观众种子就无法生根,开不了花,结不了果。我们现在不能仅仅培育种子,而忽视了泥土。”
“在北京陶然亭公园,每到周末的时候会有几十支戏迷票友队伍活动。在山东威海,去年一年举行了各种各样的群众性的戏曲演出达到一万多场。”北京京剧院院长刘侗表示,中国戏曲艺术是人民大众的。当下,专业戏曲人士看到市场的票房、看到其他艺术类型演出的经营活动可能会有一些失落,但是我们不要局限在这个简单的市场竞争领域,应该开拓视野向广泛的社会层面进行瞭望。“其实戏曲艺术在民间依然如火如荼,因为广大人民群众需要戏曲艺术,他们需要这样的参与和享受”。
北京园博园一角
(作者:徐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文艺报社副编审)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