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戏剧戏曲>正文

大型原创现代婺剧《基石》:一曲基石精神的颂歌(郭梅)

2019-09-16 阅读: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郭梅 收藏

  大型原创现代婺剧《基石》由姜朝皋编剧,是国家艺术基金立项资助剧目。该剧通过老革命干部谷峰与老区人民石根一家数十载血火相交、生死相托的感人故事,深刻体现了党和人民血肉相连、鱼水相依的真切情感,深情描述了革命老区人民无论战争年代的浴火征途,还是和平年代的风雨磨砺、历尽艰危,都始终对党、对革命忠贞不贰,即便奉献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也在所不惜的品格情操,热情讴歌了老区人民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新中国的成立所做岀的重大贡献。他们,不愧为共和国大厦的基石。

  该剧的中心是扶贫——第一场,20世纪80年代,老干部谷峰带领扶贫工作队进山,他循循善诱引导自己的孙女岚岚主动留下做乡村教师——精神扶贫!一下子就跳出了扶贫题材只写具体项目的窠臼,从物质层面进入到一个精神和人性的层面,可圈可点!而更值得一提的还有,该剧在歌颂老区人民的同时,并没有以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刻意回避苦难,而是敢于直面真实的历史与人生,深刻揭示了人性的美好和崇高。编剧技巧娴熟,导演和演员的二度创作亦十分精心,用一件虎皮背心和半块菜饼将整个故事串联起来,故事中谷峰是优秀党员代表,石根一家则是尚处于贫困线上的老区人民,采用倒叙、插叙等表现方法,通过谷峰与石根一家生死与共、互相扶持的感人故事,体现我党对脱贫攻坚的决心,也以此加深了当下国人对共和国基石的认知,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值得注意的是,剧中主人公的名字无不与剧名“基石”紧密相关——无论是老干部谷峰,还是他的孙女岚岚,抑或是石家四代的老老少少,名字中不是包含“石”字,便是有个“土”字或“山”字——谷峰,是山谷的“谷”、山峰的“峰”;石家男人自然都姓“石”,连小孙子都叫“小石头”,而石家的女人也不是叫“岩秀”就是叫“土珍”“山花”……毋庸置疑,“石”与“土”共同筑成了强大祖国和人民美好生活的基石。剧中令人不禁泪目的情节比比皆是,比如石奶奶到死也不舍得吃的半块菜饼;岩秀拖着摇摇欲坠的病体,饿着肚子将家里最后一点碎米送给正受批斗的支书;石根不忍一家老小继续挨饿,铤而走险偷了公粮,当时正受批斗的谷峰为了保护石根一家的周全,不惜冒着巨大政治风险,以县长的身份留下字据……这一幕幕,无不体现了党的干部与人民群众鱼水相依、生死与共。

  当然,最令观众久久难以忘怀的,则是围绕一件小小的虎皮背心所发生的故事:20世纪40年代,石奶奶怕外出寻夫的儿媳妇受冻,将自己身上仅能勉强御寒的虎皮背心脱下硬让岩秀穿上;岩秀在看到重伤的谷峰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脱下虎皮背心给他穿上,救了他的性命;而谷峰惊闻石奶奶冻饿离世,急忙将身上的虎皮背心脱下给老人盖上;而石根则强忍着丧母的巨大悲痛,将自己身上的虎皮背心送给谷峰,护送他躲避白匪军的追击……这段故事在不断交替的虎皮背心中进行,穿上又脱下的背心是那艰难的峥嵘年月里他们彼此之间最为真挚的关怀。而在该剧的后半段,另一件血迹斑斑、千疮百孔的虎皮背心的出现也同样感人至深——石根的小儿子石柱,在一次帮贫困地区开山修路中,为保护战友和当地民工,在事故中牺牲了,只留下一件被鲜血染红了的虎皮背心。

  虎皮背心在剧中早就不仅仅是一件衣服,或者说它的意义早已升华,不再是御寒的衣物,而是象征着广大党员干部为民谋利、为民尽责,不惜以生命为代价的公仆精神。

  总之,该剧编、导、演一棵菜,通过几十年的时空穿越,由剧情催发出“人民是天,人民是地,人民是爹,人民是娘,不把穷根翻个底朝天,死不瞑目”这振聋发聩的呐喊,热切呼唤当下国人对共和国基石的认知。

 

  (作者:郭梅,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杭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在古诗文中读懂春节(郭梅)

  影视剧的女主角,能不能和社会一起进步?(郭梅)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