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影像作品《水舞涧》剧照 李奕谋 摄
薄雾缓缓从背后升腾,水滴慢慢从指尖滑落,肌肉渐渐收缩成全力量的爆发,骨骼的震荡伴随肢体在空中的张弛,在最高每秒200帧的升格摄影技术运用下,男子舞者瞬间即逝的动作在影像视频中精准从容呈现,细致到一颗微小的水珠,精确到一丝纤细的头发,亦真亦幻,且虚且实……这是李奕谋创作的舞蹈影像作品《水舞涧》的画面细节。透过镜头,在黑白光影朴素的世界中,男子临水而舞,男性阳刚与水的阴柔在巨大的张力中相融相生,生命的律动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回归身体的本真与自然的纯粹。而此间,舞蹈艺术的肢体语言,因为镜头世界而有了新的诉说,让观众看到不一样的舞蹈,不一样的影像。
12月11日至15日,在中国文艺家之家,由中国舞协主办的“首届中国舞蹈影像展”现场,包括《水舞涧》在内的题材多样、风格各异的12个舞蹈影像视频循环播放着,这是从全国200余件作品中遴选出的佳作,在“舞蹈宣传片”“舞蹈广告片”“舞蹈艺术片”“舞蹈故事片” 4个单元中展出,以数字影像技术为媒介,呈现舞蹈艺术与视听艺术亲密接触、深度融合的多媒体盛宴。
舞剧《长征·九死一生》全国巡演于长沙收官
舞蹈宣传片《长征·九死一生》基于这一舞剧作品,拍摄环境锁定在剧场舞台,用每一幕主题贯连,表演与道具渲染画面,形成强烈的视觉叠加,融生出层次丰富的舞蹈美感;舞蹈广告片《Lativ Heat up》是一部家具广告片,舞者流畅的动作错综交织于室内空间与海边天际,被解构后再重新捏合,透露出由内而外的惬意与舒适;舞蹈艺术片《门》聚焦发生在中国油画院陈列馆陈丹青“画册作为静物”写生展的现场,将现代舞作为展览空间中的第三语言,探索艺术及生命中无意义的意义,无表达的表达;舞蹈故事片《舞侠——雁未归》以主人公舞侠爱舞、习舞、斗舞为基点,既展现了其舞蹈的功力,又突出了舞蹈对舞者绝对的吸引力与无可取代的人生价值。
2013年亚彬舞影工作室委约作品舞剧《生长Genesis》宣传片入选此次展览“舞蹈宣传片”单元,这一殊荣落于在中国乃至世界舞蹈界拥有不俗成绩和口碑的王亚彬作品上或许不应意外,这不仅因为该作品自2013年起在世界巡演近50场,“亚彬和她的朋友们”的多季作品在国内国际频繁亮相都要借由更专业的宣传影像开路,由此必然积累了诸多心得经验,更因为对于中国舞蹈影像来说,亚彬或许算是最早的见证者与参与者。
“早在2002年, 18岁的我受中央电视台《舞蹈世界》制片人、导演白志群的邀请,拍摄舞蹈影像《扇舞丹青》时,就深刻意识到舞蹈与影像的结合是未来的一种艺术跨界融合的创作方式。在我27年从艺生涯中,舞蹈现场表演艺术是我最为熟悉的表达方式,稍瞬即逝、不可复制的唯一性是舞蹈现场最为吸引人的一点,但舞蹈影像以视听为媒介,不仅记录了舞蹈,同时以不同视角呈现作品,让人们获得全新的舞蹈阐释和呈现,同时使舞蹈更加易于保存、记录和传播,在当下的多媒体信息时代将有更广阔的空间。 ”王亚彬认为正因此,舞蹈影像创作也是她的团队以往和未来努力投入的重点之一。
相比王亚彬有一个强大的团队完成该作品并为其舞蹈作品代言,创立茗尚文化传媒(深圳)有限公司的李奕谋虽然也拥有自己的团队,但此次参展作品却是他的个人兴趣之作。生长于舞蹈世家并从小喜欢和学习舞蹈的他对舞蹈影像有份独特的情结,《水舞涧》是他计划创作的“金木水火土”五部舞蹈影像作品的第一部。这段3分24秒的视频,他构思了半年,拍摄了两个月,花费了朋友赞助的15万元,初衷只为实现以纯粹的肢体动作回到舞蹈本身。
“我希望观者看到作品不会把注意力放在表演什么舞种,表达什么主题,而是被舞蹈和音乐本身所吸引,让观者爱上舞蹈本真的东西。 ”为此,李奕谋选择让自己的好友——中国东方歌舞团的首席舞蹈演员、曾获得桃李杯和荷花奖表彰的边疆演出。“我对边疆说,你的舞蹈动作要摒弃所有套路,只遵循内心,听到音乐音符的瞬间迸发出本能的肢体动作。 ”于是有了作品中褪去复杂的背景,滤掉多余的杂光,甚至舞者也裸露上身,只穿着练功裤,人、水、光三种视觉元素将自然最大限度地逼近纯粹……其实,倾力做一个舞蹈影像,更缘于李奕谋对当下这一艺术样式匮乏的焦虑。“中国的舞蹈影像太缺乏了,甚至完全是空白,你上网搜索舞蹈视频,百分之八九十是广场舞大妈,余下的也很差。中国有那么棒的舞蹈艺术家,却没有很好的舞蹈影像去展示他们,实在太可惜了! ”
事实上,在人类舞蹈史上,记录舞蹈的历史由来已久。中国舞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斌介绍,中国早在舞蹈诞生之初就已经出现了舞蹈的记录,晚唐、五代时期,古文献里曾用“据”“按”“送”“舞”等词汇来记录舞蹈动作,至宋代,文献中又开始用“雁翅儿”“龟背儿”等描述鸟兽形象的词汇来记录舞蹈动作。此外,还有通过舞谱符号、图文的方式记录舞蹈动作和方位变化,如敦煌舞谱,少数民族民间还有“东巴舞谱”“查玛舞谱”等,不胜枚举。20世纪开始出现相对完整的舞谱,如最具有影响力的“拉班舞谱”,但这些记录方式都仅仅是单纯地记录舞步、舞姿,而不能生动完整地再现舞蹈画面和情节。而纪录式影像不同于电视舞蹈录像,对此,美国的现代舞大师莫斯·坎宁汉可谓现当代舞蹈影像实验的先驱,创造了“机遇编舞法”,形成了类似于纯舞风格的形式主义现代舞创作方式。
当下,当舞者遇上科技,当人体动作遇到非线性数字影像技术,通过镜头语言在多维时空下实现舞蹈艺术再发现与再创造,探索精神与思想空间的无限性,无疑已经成为舞蹈在新媒体时代丰富自我并走向大众的通途。虽然如今已逐渐有人在尝试和努力,但中国艺术界整体上对此却似乎颇为迟钝与漠视,这也是中国舞协推出并将持续着力舞蹈影像推动工作的原因所在。罗斌表示,“中国舞协希望激活影视舞蹈或多媒体舞蹈在舞蹈艺术范围内应有的生存价值与探索空间。舞蹈不仅仅是舞台艺术,其生态是多元复合的,舞蹈影像只是一个方面,将来我们会在更多层面进一步拓展,让更多舞蹈可以有不同时空的表达,同时拓宽大众对舞蹈的认知方式以及审美享受。 ”
(文/乔燕冰)
延伸阅读(点击可看):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