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互动问答>正文

为什么我们热衷于谈论福柯?

2016-11-08 阅读: 来源:搜狐文化 作者: 收藏

 “福柯在中国,无处不在又毫无影响。”

  笔者曾在今年九月造访过哈佛大学,在哈佛广场的coop书店闲逛时,看到一套齐整的福柯著作集。而在匆匆浏览书店里人文类的书架之后,笔者发现,能够与福柯著作的整齐划一形成对比的,似乎只有久负盛名的洛布古典丛书以及莎士比亚文集。在书店的哲学书架里,胡塞尔的著作基本销声匿迹,康德稍多,笛卡尔,斯宾诺莎,黑格尔,海德格尔等哲学史上闪闪发光的名字也只是零星出现。反倒是福柯,不仅整齐划一,还独占了两排书架,在数量上对其他哲学家形成了绝对的碾压。

  当然,这并不表明福柯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已经超过了以上几位哲学家。毕竟,就连福柯到底还是不是一位“哲学家”,都无法轻易妄下定论。但即便不把福柯算在传统的哲学家范畴里,也无法否定福柯在今天世界范围内的哲学界以及人文学界的巨大影响力。与此相应的是,大洋彼岸的中国,今年也出版了一套三卷本的《福柯文集》,而熟悉学界状况的人们也能够回忆起,将近二十年前,那套由已成传奇的“福柯小组”翻译,在三联书店一直预告但却一直未出版的四卷本《福柯文集》。

  虽然时隔近二十年,中国学界才迎来一套比较完整的《福柯文集》,但福柯著作的出版,这些年却从未中断。自接近三十年前的《性史》(佘碧平老师的较新译本翻译成《性经验史》)出版以来,福柯几乎所有重要的著作,都已经有了严肃认真的中文译本。1999年三联书店同年出版了《疯癫与文明》,《规训与惩罚》,《知识考古学》三本福柯的著作,直接在国内学界掀起了一阵福柯热,这三本书也卖到脱销并很快再版,这才有了之后那套一直在等待中的四卷本《福柯文集》。

  好在,即便四卷本《福柯文集》迟迟未能如约出现,但一套规模更大的《米歇尔?福柯法兰西学院演讲系列》在这二十年间翩翩而至。到目前为止,这一套预告将有13本书的系列文集已经出版了七本,这七本书,与之前的四本福柯著作,以及在此期间陆续单独出版的《古典时代疯狂史》,《精神疾病与心理学》,《临床医学的诞生》,《词与物》等著作一起,构成了一个相当完整的福柯中译图景。

  《生命政治的诞生》《不正常的人》《必须保卫社会》《安全、领土与人口》《主体解释学》

米歇尔·福柯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这十五本主要著作,以及期间零散出版的许多福柯的小册子,文集等资料,为国内学界对福柯的研究,打下了一个相当坚实的基础。在这十五本著作中,既有福柯的博士论文《古典时代疯狂史》——这本书被人民大学的张旭老师赞为“何其辉煌华丽,何其大气磅礴,何其激情疯狂,何其抒情写意,简直就是法兰西加强升级版的尼采,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资料掩盖不住那灿烂的文学性和诡异的哲学性”;也有像《规训与惩罚》,《词与物》这些当我们这些普通研究者提到“权力-知识”理论时口口声声绕不开的所谓经典著作。

  同时,在《米歇尔?福柯法兰西学院演讲系列》中,我们也能看到一个完全不同于其生前出版著作中的福柯形象,在这一系列演讲中的福柯,不仅跳出了他一向关注的现代性视域,回到了更为古老的古希腊罗马世界,而且透过他的谱系学考古学方法,我们也看到了一个不同于早期神秘莫测而又气势磅礴的福柯形象,穿透重重历史目光的福柯,似乎显得更为温和而坚定,虽然这温和面容的背后,仍然透露着一股迷人的虚无主义悲观气质。

  而将这一福柯热潮更进一步推向高潮的是最近上映的电影《福柯》。显然,这部电影并不像普通院线上映的电影一样强调故事性,恰恰与此相反,由三卷本《福柯文集》的主编汪民安老师所剪辑的这部电影与其叫做电影,毋宁是一份以影像为媒介的哲学文本。这份文本以福柯本人对自己思想的谈论为核心,同时也穿插着诸多哲学家对福柯思想的阐释。自然可以想见的是,这样一份哲学文本,对于动辄涌入千人的现场观众而言,并没有太多的善意。就像导言汪民安的一次采访标题所表达的一样,“福柯在中国,无处不在又毫无影响。”

  “维柯之后最博学的人类”

  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当然首先是因为福柯本身的渊博深邃。相传福柯在巴黎高师念书的时候,每天至少要花12个小时阅读,被称为“维柯之后最博学的人类”,此后德里达入读高师,为了超越这位传说中的学长,坚持每天读书14小时。且不论这个传说夸张与否,我们只要稍稍翻阅几本福柯的著作,也能感受到他无比广博的学识。

  福柯的著作,相较于传统哲学著作的诡异之处在于,他几乎不怎么引用哲学家的观点,而更喜欢把自己置身于浩如烟海而又繁琐芜杂的历史档案之中。然而这并不代表他不熟悉传统的哲学史,我们从他的各种访谈,论文以及晚年的讲稿中也能发现,他对自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中经马基雅维利笛卡尔霍布斯,晚至康德黑格尔尼采的整个哲学史了如指掌。只不过对哲学史的熟悉并不能打消他对历史档案与文献的热爱,正是在对这些档案材料的爬梳整理之中,他才不断地为我们勾勒出那些被经典哲学话语所掩盖的思想世界,而正是这些鲜活的思想世界,曾经在每一个不同的时代烘托出了不同的哲学话语,并孕育了那些在每一个时代响彻天地的哲学追问。

  如福柯自己所言,“让我感兴趣的,既不是理论的历史,也不是意识形态的历史,更不是精神状态的历史,让我感兴趣的,是问题的历史,或者说是问题的谱系:为何会产生某个问题?为何会产生这样一种类型的问题?为何在某个时刻出现这样一种提问方式?”与传统哲学家相比,福柯更像是藏经阁里通晓天地包罗万象的扫地僧,而不是身处学派之中囿于门户之见的掌门人。

  《规训与惩罚》《疯癫与文明》《知识考古学》《古典时代疯狂史》

米歇尔·福柯 著   生活·新知·三联书店

  与身处20世纪的另一位大哲海德格尔相比,同样是在死后留下大量讲稿的思想家,我们在海德格尔的讲稿里很难发现另一个崭新的海德格尔。海德格尔所处理的问题,贯穿其一身,都是在追问那个根本的“存在”,即便海德格尔变换了许多新词,但无论“此在”,“无蔽”,还是“世界”,“事件”,都仍然围绕着存在问题本身。

  与此相反,如果我们阅读福柯的晚年讲稿,就会发现一个完全不同于其生前出版著作中的福柯。即便这个福柯所关注的问题或许仍然可以通过解释而与其生前出版物中的主题保持连贯性,但所讨论的话题却与其生前完全不同。在我看来,这也是福柯区别于所有传统形而上学家的一个重要特点:形而上学家一生都在讨论一个根本问题,比如存在,然而一个福柯式的哲学家,却活在所有他所讨论过的主题中,比如疯癫,比如规训,比如性,比如说真话。

  福柯作为一个思想家真正震撼人心的地方也就在于,他并不认为,我们能够从一个观念出发获得一个对整个西方思想或西方历史的整全看法,一个整体性的观念,并不能完全展现思想和历史的全貌。他所要做的就是深入到许多历史的微观境遇之中,去勾勒出每一种思想本身的脉络。而他对这些思想的勾勒,又尤其注重于那些“异于存在”,“异于常人”的体制和人群。

  实际上,与同时代的诸多哲学家相比,福柯的文字毋宁说是清晰无比的。他既不会故弄玄虚的使用诸多“大词”,也不会刻意玩弄语言游戏给读者造成一种语言的眩晕。但这种清晰无比而又大气磅礴的论述方式却总是会将读者抽离出他的生活世界,并给予一种纯粹的震撼!此中原因在于,福柯用他清晰的文字想要去展现的并不是清明的理性或者明智的智慧,而毋宁是对理性,理智,智慧的挑战!福柯的诸多论题,比如疯癫,禁闭,监狱,医院,性,关注的皆是身处社会边缘的人群,而也是因为福柯本人边缘身份的立场,他才能从自己的立足点出发,经验到作为一个普世世界的西方的边缘。

  在福柯的眼中,现代世界无处不在的权力-知识,总是想要做出一种正常-不正常的划界,并通过确立一个看似普遍性的体制,从而将不正常的人区别出来以维护体制内的稳定和秩序。而福柯的姿态,恰恰是要展示,如何面对无处不在的权力对于生命本身的治理;福柯的姿态,同时也是要展示,如何面对无处不在的知识对于个体本身的规训;福柯的姿态,更重要的是要展示,如何在一个如此正常而又平庸的社会里,实践一种自由的技艺,并通过这样一种自由技艺的实践,重新将主体对外物的欲望,转向对自我的关切,并在自我关切中,将主体塑造成一个伦理的,风格化的,艺术的主体。

  “福柯不是我们中间的一个普通人”

  显然,福柯的这些努力,如同吴琼老师的描述一样,“在中国依然是被流放的思想”。与福柯著作以及二手文献的翻译盛况形成对照的,是国内有分量研究的付诸阙如。似乎许多人都读过福柯,却并没有多少人研究福柯,福柯成为一个人必言之的符号和背景,却从来没有真正的成为国内学术研究的重点。不过对于一个选择了疯癫,监狱,性以及说真话作为自己研究主题的思想家来说,在一个梦的时代,如果成为了思想界的主流,可能反倒是更加吊诡的事。

  二战后法国的文艺复兴曾井喷出一代星光璀璨的思想家群体,作为这一群体中最具才华的一位,福柯的思想,连同他的生活方式一起,像后世示范了如何去过一种哲学的生活。正如德勒兹所言,“福柯不是我们中间的一个普通人,他的身上确实充满了光亮”。而这种光亮,尤其体现在“他令人吃惊的手势”和“他的疯癫所体现出的魅力”上。

  实际上,哲学说到底,并不是对某种理论的研究,或者对某一个哲学家的研究,而是要自己去尝试哲学式的生存。如果没有离经叛道的勇气,没有对于说真话的执着,哲学又该活在哪里呢?福柯在当下中国的缺席,恰恰是因为大部分哲学研究者耽于对理论的研究,而忘记了思索应该怎样生活。在一个被福柯所批评的社会里按照福柯想要颠覆的方式去生活,即便阅读了再多福柯的著作,也仍然无济于事。不过,福柯对此也早有预料,“上课就是戏剧表演,我与这里的人有一种演员或杂技演员的关系。每当讲完后,我就有一种彻底孤独的感觉。”这也许就是思想的必然命运。

  

  《福柯文选》 - 《声名狼藉者的生活》《什么是批判》《自我技术》

  米歇尔·福柯 著   汪民安 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11月

文/文晗


 

  延伸阅读:

  【福柯诞辰90年】福柯成“时髦”,猎奇或真爱?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