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的西汉海昏侯墓、辽宁的“丹东一号”清代沉船(甲午海战中沉没的致远舰)等当选了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些考古新发现被曝光之初,就吸引了不只是考古界的目光——海昏侯墓文物今年3月进京展览,一票难求,18万观众排队。
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对考古感兴趣,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到普及考古研究与成果的行列中来。近日,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许宏推出面向大众的新作——《大都无城:中国古都的动态解读》。
他在书中提出了一个颠覆性的观点:从中国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二里头国家(夏王朝后期或商王朝)诞生到汉代,绝大部分都城在宫城之外的外城是没有城墙的——许宏称之为“大都无城”。
在人们印象中,中国古代的城市必然有城墙,尤其是都城,高耸的城墙彰示着皇权的至高无上,城墙的失守往往意味着帝国的末日。明清北京城、元大都、北宋汴梁城、隋唐长安城、东都洛阳城……这些城内的里坊格局,外围的高大城郭,构成了帝国都城最鲜明的物化表征。
然而,经过数十年的考古发掘,许宏发现,拥有中轴线、城郭里坊齐备的古都布局,可以上溯到北魏洛阳城和曹魏都城邺北城;但若再往前探寻,尤其是追溯到更早的先秦时期,就并非如此。所以,如果真的能穿越,进入没有城墙的大城市,千万别不把人家当首都。
《大都无城》是三联书店“解读早期中国”系列的第二本,第一本《何以中国: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图景》也是许宏的作品。该系列展现了考古学家眼中的早期中国和考古学视角下的中国诞生史。
解读早期中国,无法回避夏王朝这个话题。至于二里头文化是否属于夏王朝,作为二里头考古队第三代队长的许宏戏言:“我在二里头第三代领导集体中,可是大家说一代不如一代。因为前一届老先生说这是商,后一届老先生说这主要是夏,到了许宏这说不知道。我们只能说二里头可能是夏,极有可能是夏,最有可能是夏。但是真理和谬误往往只差一步,你要说肯定是夏,作为学者绝对不能接受。”
在许宏看来,中国考古学归根到底是中国大历史的一部分,是探究宏观的文化历史发展进程的一个方法和手段。
“考古学的特点,是擅长对长时段的历史进行宏观考察、勾画社会文化发展进程的大轮廓。正是由于考古学这个学科的存在,我们才能把一两百万年之间的发展进程——尽管是粗线条的——展现给大家。”许宏说,“文献材料、大量正史中有的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故事。但当时的人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那些细节都是由考古学家来讲述的。”
那中国究竟从何诞生?作为一个严谨的考古学者,许宏在《何以中国》一书中并不打算给读者一个确定的结论,而是为读者铺开了一个时间的长线,向大家讲述始于公元前2000年,中原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最早的多进院落大型宫殿建筑、最早的城市主干道、最早的青铜礼器群、最早的绿松石器作坊、最早的双轮车使用证据……
而这,就是最早的“中国”。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