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推荐专题>人民论坛>正文

周星:讲述中国故事不可随波逐流

2017-06-13 阅读: 来源:《人民论坛》 作者: 收藏

  【开栏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与《人民论坛》共同开办“文艺评论”栏目,刊登文艺名家、知名文艺评论家对文艺界热点事件、现象和人物的评论性文章。

讲述中国故事不可随波逐流

来源:《人民论坛》作者:周星

  【摘要】中国故事是一个文化性的概念,不只是叙述对象,而且是中国文化精神的内涵传达与表现对象。应坚持自立自足的文化精神,坚守中国的文化价值观核心,不以屈就他人来实现传达,不把随波逐流的时潮需要作为追求目标,才能发挥中国故事的精神本质。

  【关键词】价值观 中国故事 讲述功力 坚守本质

  【中图分类号】I03文献标识码】A

  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日渐显示出重要,并且自身也越来越提振到需要向外传播进步文明的历史关口,传扬中国故事的需求应运而生。真正的功力在于内功的外化和价值观的巧妙表达。但显然,以往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提醒人们,自立自足与传扬接受之间的认识,需要辨析得失,也必然要有明晰的观念思考,而不是一种盲目与无支柱的随意行动。由此,我们需要重新认识讲述中国故事的目标、意义、方法、传播的可能性等重要问题。

  中国故事是关于中国文化、精神和传统的整体形象展示

  无论立足国内还是“走出去”,中国故事就是中国独特的道义精神、生活感悟和民族人生表现的故事,所谓中国故事不仅是涉及中国情境的具体叙说故事,而且是关于中国文化、精神和传统的整体形象展示。这里的核心是关乎中国文化传承中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活动和事件聚合,而所显示的则是中国性的精神表述。站在这一层面来看,表述中国故事的功力,不在于如何呼应潮流的转瞬即逝、如何适应政策的变异倡导;而在于有没有思想定力、有没有精神确认、有没有热爱而不遗余力的徜徉其间的美好抒发。当一个价值观坚守未必成为共识的时候,精神定力就决定着中国故事的丰富与否、生动与否。把视野放到面对世界的时候,认识就更为需要开阔的文化眼光来衬托。理性地选取,其实是决定内外一体的中国故事表述的内涵精神。

  不能忽略的是,我们的文化几千年中充满了根底性的博大精神,那么,我们没有理由丢弃开从孔子、孟子、庄子等中国的思想大家所阐发的人文精神和概念,以在对外传播中,阐释我们源远流长的思想,包括天人合一的精神、美美与共的理想,等等。这样也并不会减弱对我们当下的文化新进展的认识。事实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述国政大事和对外展示中华精神的时候,总能在传统文化中找到接续当代的线索和精神,就是有力例证。这也就是自信的由来和精神博大的底气。我们对外讲述中国故事,无疑不能须臾离开这一基础,而讲述的功力其实也就在这一多寡、深浅的差异上。

  总之,与其说探讨带着策略性的中国故事如何具有接受的功力,不如说我们自己的故事无论何时都要具备真实的自信和真诚的理想精神,都需要在寻找自身的完满性上先感动自己。拿当下的文化现象来例证,没有小鲜肉,也不是所谓的知名IP,反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却引发巨大舆论关注,大半还是青年观众的热捧,就因为其表现了人们内心期望的反对腐败和祛除不良政治生态的心理诉求,而无论是题材表现还是电视剧异乎寻常的热播,都因为创作者坚信这是艺术表现的正道,人心忽然就得到巨大的触动而呼应。因此,如果打铁自身不硬,总是在期望卷入潮流而得到收获,短期也许碰到了运气,长远一定没有根基。

  坚守本土文化精神,避免屈就他人或随波逐流

  对外表述故事的的功夫,迎合不是正道,无论是迎合政策还是迎合外界的风潮,都失却了自己的精神。应对潮流而挖掘自身精神,看到恒定的本体优势和潮流的契合,乃至于有差异性强化自身优势来扭转和引导潮流,理应为根本。没有自己的精神内涵,没有既有的文明存留的价值展示,中国故事就会缺乏深度的吸引力;没有应对世界精神需求的文化情感召唤,中国故事只能是自己的叹赏,而不能得到广泛的呼应;没有国家整体上的文化精神的感召力传播,中国故事的价值观就容易被曲解或抵触。所以,“走出去”意识观念的综合性把握不可谓不重要。功力其实来自于精神支柱的力量,来自于文化传承的氛围,也来自于坚守本土价值观的坚定信念,于是创作不会随波逐流,也自然会有超越疆域与文化差异的认同或者吸引力。

  回到坚守自身的故事表达上来看,必须有强化本土精神的价值观的信念,但却不是常态的基于本土环境下的教化,当我们在已经习惯的环境中有意无意确立的方式,无论得当与否,犹如家中对孩子的训斥或者培育,习惯自然也就容忍的教化,境遇的先决条件的教育似乎可以理解。但必须承认,对于外人则不能如此,没有顾忌的照搬、依然讲述硬性的道理、没有生动的方式、不知道各家有各家的习性,显然无法做到坚守自身习俗又能兼顾他人理解接受。于是,最大公约数的人类情感,人的本质精神的表现,人的遭遇显示的生存方式,等等,对于中国故事的传达接受就不能不考虑。没有自己的本土文化的表现、没有自己价值观的呈现,随波逐流显然不是自己的故事;不凸显自己故事中顾念世界的人的生存意识精神需要的共同性对象,孤芳自赏而不入人的法眼,就不是独立性而是闭锁和自得其乐。我们时常比照的美国故事中,不难发现其塑造的价值观无处不在,同时又灵活变通地进行表达而走遍世界,显然在这里就隐藏了教化性却宣传了价值观。这里,我们的宣传性可能非但没有实现价值观的接受,反而阻挡了宣传接受的可能。总结起来,故事功力表现和执守的强大历练是不是足够,不可不得到重视和思考。

  自然有些文化差异造就的复杂性并不能简单加以断论,比如,中国文化受众欢迎的对象,未必能得到境外的一时欢迎,若怪罪之,显然不符合坚守本土的第一规则。诸如对于张艺谋《归来》和冯小刚《一九四二》电影走不出去的激辨,其实需要辩证思考:文化自信具有两面观、“走出去”的也有两面观。必须有自信立足于自有和自己土地的热忱,才能避免屈就和失去自我,但显然自信的好东西未必是能被不同国度和不同意识形态所认同,明白这一点也就需要坚信自己,同时还要寻找高妙的方式。

  “走出去”的两面性在于,不能不考虑具体境遇的难题,我们强调自我精神,强化首当其冲,不能将一时半刻试图屈就作为方略,也就要有宽大的胸怀,不以他人价值观和水土需要作为最后标准,但是不是做到了适应性的方略,是不是可以把世界通用的文化内容与情感表现传达出去?看看印度电影与一些小国对于自己的文化保存便知,有自信才能不断向外宣扬和推广,而不是要“翻盘子”改变自己的长处而屈就他人。显然,文化境遇和话语权的差异会导致自信的“挫折”与疑惑,但最怕的是自己的无所适从和惶恐。无所适从是没有文化自信精神,惶恐则是缺乏真的自信。我们依然确信,“走出去”不是全部目标,而是文化自信的一种佐证与信心,却未必要喧宾夺主地定夺一切。由此,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差异,文化接受并非简单的好,就有市场;并非适应一切异质元素,就能传扬本土文化。“走出去”需要衡量多维认知,但坚定自身、坚持内涵、坚定传播、坚信美好的中国文化,才会得到人们的呼应。

  【参考文献】

  ①周星、张燕:《中国电影历史全景关照》,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5年。

  *(作者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北京师范大学美学中心主任、教授,教育部戏剧与影视类专业教指委主任)

  *责编/谭峰 美编/王梦雅

  【征稿启示】“文艺评论”栏目征集优秀稿件。用稿要求:

  一,文艺名家、知名文艺评论家对文艺界热点事件、现象和人物的评论性文章

  二,传递中国精神,弘扬中国价值,提升审美素养,引领文艺风尚。

  三,篇幅1500-3000字为宜,兼具思想性、艺术性、现实针对性。

  作为“文艺评论”栏目的网络载体,人民论坛网“文艺评论”频道将同步刊发该栏目相关文章。栏目邮箱:rmltwypl@163.com

  延伸阅读(点击可看):

  周星:网络吐槽现象的正反观

  周星:明星超高片酬表面是钱,深处是文化变形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