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与《人民论坛》共同开办“文艺评论”栏目,刊登文艺名家、知名文艺评论家对文艺界热点事件、现象和人物的评论性文章。
文化设施如何与观众“零距离接触”
来源:《人民论坛》2016年9月(增) 作者:刘巽达
上个月,我去日本访问,住在闹市中心。从东京到大阪,需要坐新干线,由于宾馆就在附近,我拉着行李箱,穿过马路,就来到了车站。感觉不像是在坐高铁,倒像是在坐地铁。很快就到了大阪,好像上海到苏州一样方便。
由是想到国内的一些高铁站。为何很多高铁建在郊区远离闹市?也许出于两个原因:“成本”和“政绩”考虑——建在郊区,拆迁成本低,便于迅速动工;而“尽快让本届政府看到政绩”的动机,也容易选择见效快的项目。但是假如从城市发展的规律来看,总是先有城市,然后才有交通设施的配套,配套的本义应该是“提供最大可能的方便”。城市的发展有历史渊源,其建成的过程不是简单的“物理意义”和“空间意义”的搬挪,更有“心理意义”和“人文意义”的沉淀。若是一座历史名城,其含金量更是无可估量。一切的城市配套包括交通配套,应该首先从“有利于发挥城市功能”的角度考量。有时,只要适当地“巧做加法”,就能把旧城改造成极具特色的“新城”。放弃历史遗韵的新造城市,往往事倍功半,反之则能事半功倍。尤其对于第三产业服务业而言,人流才是其“衣食父母”。离开了服务对象,如何发展第三产业?
从交通设施再说到文化设施。现在一些城市的美术馆和音乐厅等越盖越远,观众想去听音乐会和看美术展,往往要“下很大决心”。为何城市管理者会作此选择?除了“成本”原因,还有就是追求“高大上”的结果。这几乎成了一种“集体共识”;要造就造最好的!但什么才是“最好”,其实存在着很大误区。
比如上海的“中华艺术宫”,体量极大,前身是世博会的中国馆。为了能和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相匹配,城市管理者选择它作为“顶级美术馆”的初衷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别看它离中心城区的实际距离不远,但因为它位居浦东,周边并无成熟的商业配套,尤其缺乏历史街区特有的文化和商业氛围,所以凡是在那边开办的展览,往往人气不像想象中那么足,门可罗雀的现象时有出现。而相反,一些在闹市顶级商业大厦内举办的美术展,却是人潮汹涌,尽管门票很贵,却往往一票难求。这样的反差,足以促使我们思考。有一位同济大学教授比较过两个地方的不同美术展,发现了“物理距离”和“心理距离”的巨大落差,也提出了同样的命题。
理论上说,商厦内办展,缺乏专业美术馆的专业优势,理应不及美术馆。但是观众并不“斤斤计较”,在他们看来,只要观展方便,同时展品了得,两者并无差别。甚至,大商厦内应有尽有,吃喝玩乐休闲文化两不误,比起“孤芳自赏”的高大上,这儿热闹和时尚的氛围,更具吸引力。当然这并不是说,美术展都要搬到商厦里去办,但首先需要澄清一个误区,就是“大才好”。其实,无论是显示权威性还是经典性,“大”并不是首要元素。在我看来,原先南京路上带着钟楼的老美术馆,才是“足显身价”。一个顶级美术展,把这个展馆“尽其使用”,无论如何也足够了。标志性美术馆应该和标志性博物馆一样,最好是栋历史建筑,地处闹市,闹中取静。至于体量,“够用就好”。我在国外参观过一些美术馆,大抵都是这样的安排。前几年到过越南西贡(现称胡志明市)的美术馆,那是一座法国洋楼,旧旧的,散发出历史的光彩,非常高雅。
总而言之,“以人为本”,应该是一切问题的出发点。有了这个立足点,很多“想不通”“想不到”的问题就会“想通”和“想到”。前些日子,台湾著名导演赖声川在上海闹市徐家汇的美罗城,建了一座“上剧院”,把话剧票房推到新的层次。我在前几个月到美国拉斯维加斯参观,也发现他们的剧场几乎都建在巨大的商城内——在他们眼里,商城就是这样无所不包的综合体:一楼是巨大的赌场,二楼是巨大的剧场,三楼以上是巨大的商场……人流穿梭,人气爆棚,这才是服务业、旅游业该有的样子。
所以,高铁、卫星城也好,美术馆、音乐厅也罢,只有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与人的“零距离接触”,才是物尽其用。假如在接触过程中,还能产生“溢出效应”,收获人文价值、历史价值、审美价值,思想价值等,无疑就更好了。
【作者简介】
刘巽达,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上海文联《上海采风》杂志社主编
延伸阅读:
【征稿启示】
“文艺评论”栏目征集优秀稿件。用稿要求:
一,文艺名家、知名文艺评论家对文艺界热点事件、现象和人物的评论性文章。
二,传递中国精神,弘扬中国价值,提升审美素养,引领文艺风尚。
三,篇幅1500-3000字为宜,兼具思想性、艺术性、现实针对性。
作为“文艺评论”栏目的网络载体,人民论坛网“文艺评论”频道将同步刊发该栏目相关文章。
栏目邮箱:rmltwypl@163.com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