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影视评论>电影评论>正文

《父母的城市生活》: 寻找思想、爱情、生活的原乡

2021-08-12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张成 收藏

  一对瑶族山区年过半百的父母期待与城里的儿女相见,并把帮助儿女们看孩子视为自己的本分工作。孩子们也对父母的这种行为习以为常,不会产生丝毫的不妥和不安。父母进入城市后,迅速适应了各自新的角色,在带好孙子孙女同时,这对瑶族老人还想出了各种办法试图帮助孩子渡过各种难关,让孩子们过上城市人的幸福生活,成为父母当前最大的事。这是电影《父母的城市生活》的基本内容,可以说,也是亿万当代中国人家庭生活的真实写照。该片导演韩万峰希望用《东京物语》式的美学观照,去反思当代中国人习以为常的生活秩序,探讨当代中国家庭中的烟火气乡愁。韩万峰说:“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父母对孩子们的付出和爱是单纯、无私、伟大的,几千年来也早被人们习以为常,然而,在习以为常的生活秩序中,这部电影让习以为常有了新的内涵和反思,这便是这部电影的全部意义。”

  为了更好地总结此类题材的创作经验,日前,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与中国电影评论学会联合主办了电影《父母的城市生活》研讨会,尹晋华、周由强、张宏、饶曙光、康伟、董涛、胡智锋、侯光明、刘学、路海波、李道新、王海洲、皇甫宜川、赵卫防、苏毅、周夏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以及主创韩万峰等人出席了研讨会。

  专家一致认为,《父母的城市生活》表达了当代乡愁,在乡愁中产生了城市乡村文化的碰撞、融合以及时代的巨大变化,但是这种文化差异背后并没有渲染善恶冲突,而是用善良的力量把偏见都融化了,片中对爱情的坚守也让当代人感同身受。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周由强认为,这是一部有“切肤之痛”和“切肤之感”的影片,影片寻找当代人的思想、生活和爱情原乡,用东方美学和少数民族美学风格来表达,特点突出;同时,该片还测试了观众与生活的距离、以及代际间的张力。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认为该片塑造了“滋味共同体”,表达了中国伦理情感的审美表达,是一部温情的电影。正如中央戏剧学院教授路海波说的影片“静于外,动于中,”叙事中有激情也有温情,以相互谅解和宽容构成了柔和温暖的基调。

  《中国艺术报》总编辑康伟对影片中炒辣椒的场景印象深刻,认为这一场景带出了浓浓的烟火气,片中的刮痧场景也颇有震撼力,“它不仅刮在角色身上,也是刮在观众身上,影片开放式的结尾,则是强烈的痛感后的完美,体现了对生活的坚守”。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副所长赵卫防认为,影片通过对年轻人和父母的情感表现出了情感共通性,也通过对儿女生活中所遇的困境表现出戏剧性,加上影片本身蕴含的少数民族特性,使影片的主题更深刻、更独特。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道新认为,该片作为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具有城市影像人类学的意义,主创团队深入湖南邵阳隆回取景拍摄,透过镜头记录展现了大量当地的风土人情与秀美风光,将神秘、惊艳的“云上花瑶”展示在观众眼前。《当代电影》杂志社社长、主编皇甫宜川认为该片除了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聚焦于中国式家庭生活以及城市焦虑的当代性表达,还体现了多民族文化交融下的文化凝聚力。

  韩万峰深耕民族影像,熟稔民族影像的表达特点, 14年来,他用光影记录了黎、瑶、羌、苗、侗、藏、土家、蒙古、哈萨克等民族群众的现实生活,同时也收获了各大电影节的入围提名18个、国内外重要奖项12个。该片中对少数民族文化及城乡文化关系的表达颇有喜剧电影的潜质。正如北京电影学院原党委书记侯光明所说的,《父母的城市生活》属于新时代的家庭伦理片,片中对花瑶族的民俗、服饰、山歌等特色均有着重表现,起到了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院长王海洲认为,影片敏锐捕捉到了中国社会变迁中的趋势性问题,并把它构建成故事,通过有风格的叙事展示了出来。影片发现和反映了社会问题,具有纪实意义,体现了导演韩万峰独特的价值表达追求。韩万峰表示,希望通过一个瑶族家庭的故事,进而能够延伸出民族性的主题和全球化的考量,进一步丰富影片多样性的文化内涵。

 

  延伸阅读:

  电影《第十一回》:从镜像中寻找真相的勇敢者游戏(王文静)

  观电视剧《我和我的儿女们》:今天我们怎么做父亲(胡一峰)

  这部影片里缺失对教育的有效思考:评《银河补习班》(周文萍)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