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档,国产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击败《疯狂动物城》登顶国内动画电影票房第一,并且以超过40亿的票房进入中国影史前五。在业界看来,对其成功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正如出品方彩条屋总裁、电影监制易巧所说——《哪吒》是一部在工业化体系之下完成的作品。
无独有偶,同样以《封神演义》为蓝本的真人电影项目《封神三部曲》,眼下也因“工业化”而被业界瞩目。在同行看来,正是工业化标准下对于制作各环节的严格把控,才有一次投资30亿元、一口气拍摄三部系列影片的底气。
中国电影从未像今天这样呼唤“工业化”:对于制作方而言,“工业化”是投资逐步走高、制作日渐庞大的发展中,确保各环节有序进行的保障;对于观众而言,“工业化”意味着我们能够看到更多如同《流浪地球》《哪吒》《红海行动》这样兼具故事性与娱乐性的优质国产大片;对于市场而言,“工业化”也实现有效的风险控制,从源头有效遏制乱象;而从产业视角来看,“工业化”是中国电影不再满足于消费市场拓荒,更需要围绕内容生产,建立标准化的生产体系,从电影消费大国迈向电影制作强国的必由之路。
因而,“工业化”之于中国电影,正当其时。
工业生产需要制度化、机制化、规范化观念
如果说徐峥对于《红海行动》“工业化”意识的赞许还只是业内的零星声音,那么到了今年,“工业化”已经成为业界的高频词:不仅《流浪地球》《哪吒》等现象级影片的出品方、主创将其挂在嘴边;在上海国际电影节这样的交流平台,更将“工业化”作为主旨论坛的关键词;在《2019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中,也将“推动制作流程专业性的提升,打造系统的电影工业”看作是未来中国电影发展之中的四大关键之一。
中国电影为何如此急切地呼唤“工业化”?
其首要因素恐怕是寻找市场增量的迫切需求。当票房迈过600亿元成为全球第二大票房市场后,“人口红利”放缓,能够拉动票房的头部电影成为稀缺资源。盘点近些年的国产电影票房冠军,从《红海行动》到《战狼2》再到今年的《流浪地球》,无一不是亿元级投资的大制作。而从全球电影市场的趋势来看,这样的中国电影产出还太少。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在尚未形成完备工业化体系与意识的情况下,我们确实也推出不少优质影片,但其背后,是依靠人力补足技术差距、燃烧热情弥补时间成本的“土法炼钢”。当我们还在为《流浪地球》开启中国科幻元年,缔造46.55亿元票房奇迹而兴奋时,该片导演郭帆已然羡慕起另一个团队——那就是正在青岛影都拍摄的《封神三部曲》剧组。其羡慕的不是项目斥资30亿的充足资金,也不是一口气拍摄三部影片的胆识,而是“就像上下班一样”井然有序的工作状态。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流浪地球》由于缺少失重场景拍摄的技术与设备,主演吴京只得穿着60斤宇航服吊威亚连续拍摄27小时。
可以说,影坛固然有票房黑马的神话,但更符合市场规律的是,投资制作规模的杠杆越长、支点越多,能够撬动的市场份额越高。而能够批量化生产这些头部影片,正是工业化体系保驾护航下的产物——而这种工业化体系,既指的是庞大影视基地、顶尖特效团队所代表的基础设施架构;也包含工业生产中协调管理的制度化、机制化、规范化观念。
工业化的标志,在于明确的分工与科学的统筹
如果说工业化成熟度不够是掣肘团队在创作过程的工作体验,那么对于普通观众而言,最直观的感受是影片视觉特效的完成度不足。海外一批超级英雄电影、科幻大片,其之所以能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票房狂潮,充满瑰丽宏大想象的外太空、未来城市以及灾难特效是其最大卖点。而在国内,暑期档领跑的《哪吒》之所以能被誉为“国漫之光”,除去对于经典神话故事的当代性改编外,其充满想象力与震撼的神话场景特效,也是关键所在。不管是申公豹从人脸变出豹子头的角色特效,还是一众角色在“江山社稷图”中驰骋玩闹、施法打斗的场景特效,其流畅度与体验感可以用“惊艳”形容。
当然,特效技术的发达绝不是电影工业化的全部。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技术系教授朱梁指出,即便是从视觉体验层面来看,起到决定性作用的绝不只是特效。他说:“画面的清晰度、运动的流畅度、影像层次、色彩与故事、声音的沉浸感,这一系列因素的综合统筹,才有我们所谓的大片效果,而这背后是大量专业技术工作者的共同参与。”因而,分工成为衡量工业化体系成熟的重要标志。
作为全程参与的制作方红鲤动画CEO戈弋也证实了这一点。他介绍,如今的动画电影需要完成20多项流程,这其中既有众所周知的剧本创作、摄影、动画、特效这样的内容,还包括世界观设定、动态分镜故事板、资产模型建构等不断细化的分工。《哪吒》全片最初有5000多个分镜头,约是普通动画的3倍。要完成如此庞大体量,国内尚无一家团队能够完成,这部电影实际参与制作人员超过1600人,协助的制作团队有60多家,仅特效这一环节就涉及20多个团队的攻坚。“就算是代表国际动画电影水准标杆的迪士尼,动辄千人、数十家团队的参与也是常态。”戈弋认为,分工进一步细化也是实现电影工业化的必要环节。
对于普通观众来说,最为好奇的恐怕是如此庞杂的团队,如何确保最终的成品风格统一。《哪吒》这一体量的动画电影,就对科学统筹下的“品控”提出严苛要求。戈弋进一步揭秘——参与制作的每个公司都有各自的制片团队来完成协调工作。在此过程中,相比于观众能够直观感知的“画风”统一,对于技术团队来说,更难把控的是技术参数等的最终统一。“就好比汽车有德系、日系、美系之分,制片人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改造‘生产线’,灵活调整技术参数,确保艺术生产品背后的技术对接。”
工业化理念之下,戈弋喜欢用“生产线”来形容公司每个项目团队。他说:“到了三维动画时代,团队规模越来越大,个体差异也随之显现。如果还像过去手绘动画、二维动画时代依靠作坊式生产,凭人力来解决问题已经不行了。”
为此,朱梁给出更为系统的回答:“要将制片过程中所有流程和分工进行科学规划和统筹,运用制片管理工具、重要段落镜头设计预览、技术方案仿真推演、视效制作统筹管理等工具,将艺术创作前置,而在拍摄制作中,全力保障电影‘商品’生产过程中的效率和质量,最大可能地降低因前期设计不足而产生的影响。”
工业化的核心驱动,在于标准化理念的覆盖
那么工业化理念之下,制片人统筹分工的依据是什么?这就指向中国电影亟待建立一套工业化的体系标准。如果说电影基地建设、后期制作技术提高,是对工业生产各环节的硬件升级,那么最终将每一环节标准化、流程化,从从业者意识上,强化工业理念,才能真正告别作坊式生产,迎来工业化可持续、成规模的健康发展。
把工业流水线上的标准化要求放置在文艺作品创作之上,曾引发许多人的不解。而今年,随着《流浪地球》等追求工业化标准优质作品的问世,正逐步淡化这种误解。所谓标准化,绝不是指内容的去艺术化,去创造化,而是从工作方式上,围绕质量和效率为核心目标,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的操作,在掌控电影制作的人力物力时间成本同时,保证作品的市场竞争力与艺术水准。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听过太多感动却也心酸的故事:电影拍到一半资金不够,导演制片人只得抵押房产筹钱;影片因为拍摄时间不足连夜赶工;技术水平有差距就用人力来凑。更痛心由于标准化流程与制度的缺失,电影项目甚至变成投机者的游戏,去年某电视剧就有因大量资金去向不明,遭遇投资方中途解散;而导致《地球最后的夜晚》票房断崖式下滑的“错位营销”,在业内看来也是拍摄期间大幅超支,为博回成本而不惜背上“骗票”的质疑。为艺术执着奉献固然可佩,因野心而遭遇滑铁卢情理之中,只是这当中有多少风险可以前期规避,又有多少失误本可以避免?恐怕还是要回到工业体系的标准化中寻找答案。仅就成本控制来说,“完片担保制”就能在拍摄期间,作为风险共担方在前期把控预算的执行,即便超支也能够替投资人承担超支部分。尽管这一概念在多年前就被引介入中国,但在项目投拍中,能够实现的很少。
而比起硬件、管理的标准化,将工业的标准化理念向各环节尤其是基层从业者推广普及更为重要。郭帆曾举过一个例子,他向剧组场记推广电影工业发达国家专门用于这一工种的记录软件,可是场记嫌麻烦认为手写更快捷。在郭帆看来,手写图了方便省事,可日后要想寻找相关内容、或是细节的核查复盘,都远不如软件记录来得有效率——而这,才是场记的真正作用所在。
将艺术创作的热情消耗、对高速发展行业的投机心理,最终转变为可持续的高效制度规范与管理操作,或许将从根本改变这个产业的面貌,迎来工业化安全生产的局面。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