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影视评论>电影评论>正文

红色基因的艺术传承

2019-08-19 阅读: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饶曙光 云德 收藏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一批优秀国产影片正在全国展映展播。以《古田军号》《红星照耀中国》为代表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受到观众的好评,掀起了爱国主义热潮。两部影片以富于感染力的现代影视语言、真实鲜活的人物形象、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唤起了广大观众的红色记忆。影片中革命先辈为了信仰不懈奋斗的精神,温暖和感动了很多年轻观众,为主旋律影片创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编者

 

红色气质的史诗大片

——评电影《红星照耀中国》

饶曙光(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上世纪30年代,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责任感,冲破国民党重重封锁,冒险深入“红色中国临时首都”——陕北小镇保安。斯诺对苏区进行实地采访,亲眼见证了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的风采,第一次向全世界揭示了“红色中国”的秘密,并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红星照耀中国》将斯诺和他笔下的“红色中国”搬上了大银幕。影片以斯诺的视角,真实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条件下,心系民族大局、坚持革命斗争的历史,形象地回答了红星为什么必将照耀全中国。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具有红色文化基因、史诗气质品格的影片。影片站在今天的角度和高度,对80多年前的历史进行再审视、再发掘,拥有新的思考、新的发现、新的表达。一部电影具有怎样的艺术品质、思想境界、价值导向,首先源于创作者秉承怎样的创作初衷。王冀邢导演在拍摄影片《焦裕禄》之前就有了拍摄《红星照耀中国》的想法,20多年来,念念不忘。影片也曾一度接近“上马”,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被搁置,这一次,他感到时代带来的紧迫感。80多年过去了,曾经令无数青年澎湃的初心故事,是不是已经变得平淡?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人,应如何坚守光芒闪耀的信仰?王冀邢认为电影《红星照耀中国》不是一部应景之作,而是从他的心底流淌而出;拍摄本片的初衷,正是想用厚重的历史真实和严谨的细节刻画,为当下的年轻人勾勒关于初心和使命的清晰答案。因此,电影对这段历史的再审视再发掘,不仅是为历史寻找答案,更是向今天和未来发问。

  斯诺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地来到苏区采访,体现了毛泽东无与伦比的政治智慧、宣传智慧——巧妙通过斯诺的笔让中国共产党主动、自觉、系统地向全世界宣传了自己的思想和形象。影片遵循历史真实与历史逻辑,情感真实与情感逻辑,逼真还原了斯诺原著《西行漫记》中的诸多精彩细节,并进行了审美化处理,使观众在情感层面、价值观层面产生认同,形成良性互动的“共同体美学”。

  《红星照耀中国》风格独特,既具有丰富性,也具有统一性。影片以纪实为主调,杂糅了戏剧化段落、写意化风格,产生了独特的艺术效果。从整个叙事框架到几乎每一个重要的段落、重要的场景都尊重历史,努力做到有据可查、有史可依。哪怕是出场不多的鲁迅和宋庆龄,都既高度尊重历史,又鲜明树立了人物形象,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历史上,斯诺在奔赴延安之前,曾经见过鲁迅和宋庆龄,他们之间有过十分重要的谈话。影片中,见到斯诺时,鲁迅已经进入生命的最后时光,李雪健扮演的鲁迅一字一顿地说:“那些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着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以为同志,是自以为光荣的”。精准地刻画了鲁迅当时的神态,表达了他对中国共产党的无限希望。影片不像传统戏剧式的结构,但是整部影片包括流动的这些视点,产生强大的戏剧张力,吸引观众看下去。

  影片集结了众多实力派演员,李雪健、李幼斌和蒋雯丽等艺术家虽然戏份不多,但为影片增色不少。为还原历史真实与地域特点,影片辗转陕西、甘肃、上海和北京等地取景拍摄,精雕细琢、反复打磨,将西北的粗犷风貌和南方的柔雅风情融合在一起。尤其是片中西北独特的地域环境、自然风光,不只是一种自然的风景,而是被赋予了象征意义、人文意味,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进入了影片的叙事。明丽的地域元素,为影片奠定了一种温暖的底色,这温暖寓意着历史和未来。这种灵动的电影镜头和诗意的电影语言,是影片独到的艺术特色。

  作为献礼新中国70周年的重点影片,《红星照耀中国》不仅启示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也同样是体现中国电影人初心的力作。希望更多电影人行动起来,以更多精品力作,推动中国电影发展从高原走向高峰,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

 

历史情境的生动再现

——电影《古田军号》观后

云德(原名郭运德,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二级研究员,中国文艺家评论协会副主席)

  《古田军号》是一部精心打造的,具有高度思想蕴含、丰厚艺术韵味和较强艺术感染力的优秀影片。

  作品真实、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我军初创时期最艰难困苦的一段岁月。当时,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与朱德、陈毅率领的湘南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改编后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为了打破敌人封锁和围攻,决定开创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由于建军初期部队在思想、组织和军事各方面的准备还很不充分,加入党组织和革命队伍的成分十分复杂,更兼条件险恶,生活艰苦,战斗频繁,部队无法得以及时整训。外在的压力,加之内部的矛盾,部队随时面临生死存亡的巨大风险。这是一个很难把握的创作题材。令人惊讶和赞叹的是,编导不仅没有刻意回避这些严峻、具体而尖锐的矛盾,而是正面介入,围绕着政治建军、实行民主集中原则、创建革命根据地等问题,让观众真实直观地看到了建军初期极端的艰难困苦和共产党人毫无个人私念的坦荡襟怀,从而也切身体验到共产党军队如何在生死存亡关头,勇敢探索革命道路的艰辛曲折历程。这里的矛盾展示不是好奇和渲染,更不是寻求感官刺激,而是真实沉重的理性面对。影片对革命历史题材的突破性把握,给观众留下强烈的视觉震撼和心灵感动。

  《古田军号》巧妙地以小切口来剖析重大历史横断面,显示出编导的良苦用心。作品没有丝毫的宏大叙事和高台教化味道,精心选取红四军小号手回述的方式切入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用小号手沉静的观察视角追忆历史波澜惊心的进程,这就减少了相应的过程性交代,展露出诸多现场性冲突的真实。叙事的小切口也表现在细节的选取和运用上,比如毛泽东和陈毅宿舍窗口的设置,成为人物性格塑造的特殊媒介。比如朱德的严肃状态,显示出红军领导人紧要关头的执着、沉思与神勇,王志飞用精心倾情的表演设计,展现了一个立体鲜活的领袖人物的丰采神韵。再比如板凳与板凳舞,毛泽东离开古田以及从长汀养病回来时都带着一个板凳,最后毛泽东、朱德、陈毅同坐在那个板凳上,昭示出革命军队团结胜利的开端。影片以板凳舞开篇,又以板凳舞收束,用一个非军品的道具赋予了一个典型的军事题材以更加生活化的质感。

  导演陈力在场景调度和诸多艺术手段运用上也颇具突破与创新。一是场景的设计多用实景,每一场景的铺展都与人物命运及性格的碰撞发展为前提,没有一个多余的虚镜头。二是整部影片在正常的叙事过程中加入很多穿插,乍看这些穿插很突兀,但仔细琢磨又都入情入境,有效地摆脱了叙事的沉闷,给人以节律的动感。三是注重音响效果的运用。适应年轻观众的审美需求,把沉重的历史故事讲述融于旋律流畅、节奏鲜明的电影语言表达,给人以强烈的代入感,让观众不由自主地沉浸于对历史事件的想象和具体的电影情景的设计之中。

  《古田军号》的成功拍摄给人以有益启示,那就是主旋律创作如何把辉煌的革命历史和深刻的思想价值传递给年轻人,依然需要精心琢磨和认真策划。革命历史特别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拍摄,不能简单地重复历史,而是需要注入时代精神,开掘现实意义。既要有对历史真实情境的真实还原,也要有符合特定历史真实的虚构故事和人物去再现历史的生动性,避免与现实脱节的刻板复制;既要有宏大的历史叙事和真实历史人物的塑造,也要注意从小视角、小切口、小人物入手来展现历史的丰富内涵。倘如此,革命历史题材的文艺创作才能减少与青年观众的疏离感,更加生动鲜活,喜闻乐见,切实发挥这些作品在认识历史、丰富精神、提升审美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名单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海外优秀批片打开了中国引进片的新空间(饶曙光)

  斑斓多姿的文化潮汐 ——改革开放40年文艺素描(云德)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