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正确的方向创作,就是值得的”
——评论家观摩研讨电影《周恩来与乌兰牧骑》
2017年,在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回信前夕,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推荐的电影文学剧本《周恩来与乌兰牧骑》获中国文联“中国精神·中国梦”重大主题文艺创作项目支持,得到了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专项资助。电影《周恩来与乌兰牧骑》以第一代乌兰牧骑队员群体为原型,表现了第一代乌兰牧骑队员的青春风采和奋斗过程,再现了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关心支持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生活的动人故事。现在影片已拍摄完成,该片还获得了2019北京国际电影节民族电影评委会特别奖,饰演周恩来的演员孙维民获得最佳男演员奖。6月3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联合举办电影《周恩来与乌兰牧骑》观摩研讨会,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作品积极的时代意义、独特的艺术价值以及鲜明的红色传统,并就影片进一步完善提出意见。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庞井君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周由强主持。
电影《周恩来与乌兰牧骑》观摩研讨会现场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表示,这部电影是创作集体学习、领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的一次成功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乌兰牧骑队员的回信中指出优秀作品要符合“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标准,说明文艺作品要接受人民和历史的检验、接受时间的检验,和当下一些不科学的、盲目照搬的标准划清了界限,而这部电影证明了我们完全能够用中国理论更好地解读中国文艺工作者的文艺实践。要把这部作品放在中国电影创作大环境当中,考察它坚守现实主义创作道路的地位和价值。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向云驹表示,乌兰牧骑的根源在延安,它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的一支新型的跑基层的文艺队伍,而且是社会主义文艺最早的一批骨干,在基层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团体里它是最有代表性的。乌兰牧骑的经验非常重要,周恩来总理肯定乌兰牧骑,是因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辽阔的土地上有了这支队伍,大家才知道我们的旗帜在哪,他们传达了党和政府的声音。乌兰牧骑的经验也是少数民族地区进入社会主义阶段文艺创作方面非常独特的工作经验。乌兰牧骑在改革开放前几十年的历史中发挥了社会主义建设和繁荣文艺工作作用,从这部电影当中反映出来乌兰牧骑最真实和最感人的内容,是这部电影最重要的部分。
电影《周恩来与乌兰牧骑》海报
据庞井君介绍,剧本初稿完成时,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曾采取前置式评论的方式,邀请业内专家对剧本创作展开研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德祥此前也参加了那次剧本研讨,他从成片中看到了创作上的进步。他认为,周恩来作为政府总理,对文艺政策非常敏感,他是站在全局的高度上来肯定乌兰牧骑的,所以要在表现乌兰牧骑是如何引起了周恩来的注意、他是通过什么方式介入乌兰牧骑等方面继续挖掘历史资料进行创作。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一川认为,该片通过乌兰牧骑传奇故事反映周恩来总理对文艺工作的亲切关怀,影片的立意很高。如果要充分建构起总理的亲切关怀,刻画领袖的形象和他对文艺工作者的激励,就要着力烘托时代背景。在当时急功近利、浮光掠影、短视功效创作很多的情况下,周恩来鼓励乌兰牧骑沉下心来扎根草原、扎根生活、扎根于草原人民之中,烘托这样一个历史背景很有意义,也会让影片更具有时代意义。在王一川看来,影片以平行蒙太奇的方式突出了周总理的亲切接见和带给乌兰牧骑队员的鼓舞力量,给人的印象很突出。创作者重点刻画了大学毕业生道尔基在乌兰牧骑锻炼成长,舍己为人的无私品德和自我牺牲精神,突出了草原基层文艺工作者平凡而又崇高的形象。此外,影片中的草原风光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周恩来与乌兰牧骑》是一部低成本制作,并且坚持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向,对当下的影视创作有示范作用。中国艺术节基金会理事长安然认为,在目前观众的审美环境下,用这样一种语言方式去表达、去影响、去打动观众,对创作者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作品尝试沿着“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创作方向去做了,就是值得的。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赵葆华认为,影片做到了“小切口、大深入”,主创在乌兰牧骑为牧民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上塑造了可歌可泣的故事,影片中有对理想的坚守,有对纯美爱情的守望,复调结构使得情节有滋有味,有情有义。
乌兰牧骑在演出
影片中有表现乌兰牧骑载歌载舞的实景演出,整部作品相当一部分时间沉浸在蒙古族艺术的氛围里。专家认为,用摄影手段体现乌兰牧骑把牧民带动起来、共同欢乐的场景很有意义。他们肯定影片的音乐取向和定位,并针对运用乌兰牧骑创作的音乐作品和经典民族音乐,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影片导演、编剧孙海波阐述道:“我们选择荡气回肠的蒙古族经典的曲调,不但富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温暖朝气的向上旋律,还能让人产生‘出窍’的优美感和‘圣洁灿烂’的梦幻感。影片的声音造型沉稳、平实。”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