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论坛举办——
光影70年,奋进新时代
从新中国第一部电影《桥》,到“十七年时期”的《红色娘子军》《南征北战》《英雄儿女》《林则徐》《林家铺子》《早春二月》等佳作,到改革开放之后“第四代”导演创作的《城南旧事》《邻居》《本命年》等影片、“第五代”导演创作的《黄土地》《红高粱》《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等作品,再到电影全面产业化后相继上映的《英雄》《红海行动》《流浪地球》《十八洞村》等电影,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诞生了无数表达家国情怀的经典影片,每个时代都有新的艺术特质与美学特征,中国电影的创作始终与国家、社会和人民紧密相连、一路同行。
在一代又一代电影人的努力下,中国电影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近年来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电影创作活力持续迸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电影市场力量空前提高,呈现了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4月14日,由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主办,中国电影家协会承办的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光影七十年奋进新时代”主题论坛在京举行。
本次论坛包括主题演讲、导演论坛、评论家论坛、2018批评家选择十佳优秀影片、2019《中国电影艺术报告》发布等内容。论坛立足新中国电影70年,以回顾过去带动展望未来,以传承激发奋进,探讨推动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之路。中国影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张宏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了中国电影70年来的艺术价值与社会贡献:“新中国电影走过了70年的辉煌历程,这70年间,中国电影就像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国家的进步和发展,看到时代的进步与变迁,看到每一个中国电影人的青春记忆。”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影协副主席尹鸿作了题为《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之年》的主题演讲,讲述了现实主义在中国电影发展历程中的变迁,点明时代变革是现实主义的创作土壤。“现实题材并不等同于现实主义,有很多现实题材表达的都是非现实主义的精神,是虚假、空洞的现实,甚至是伪造的现实。”尹鸿认为,现实主义主要涵盖两个层面,“一是现实主义精神,故事未必是现实题材,但表达了对现实问题、现实困境的积极关注;二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就是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反映生活。”
尹鸿
对于现实主义电影创作,尹鸿归纳了五种走向:边缘现实主义、主旋律现实主义、喜剧现实主义、寓言体现实主义和积极现实主义。“《我不是药神》就属于积极现实主义作品,这类作品最大的特点是表现了现实生活,但不仅停留在对真实生活的还原上,还表现了主流价值中的真善美元素,让观众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和未来,因而能够产生共鸣。”尹鸿认为,积极现实主义是让人向上、向善、向美、向前的,“所以能够带给观众一种推动性的力量,满足大众的正义感、安全感和幸福感需求”。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任、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的主题演讲题目是《守正创新,通变集成》,他从历史与美学的角度系统梳理了新中国70年来电影的历史发展,高屋建瓴地总结了中国电影发展的变革规律,辩证分析了新中国电影的守正、新时期电影的创新、新世纪电影的通变、新时代电影的集成等不同历史时期所形成的电影范式。
饶曙光
饶曙光表示,新中国成立以前,电影创作者多集中在上海。毛泽东同志在1942年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成为新中国电影的基本诉求。“在这个诉求的指导下,涌现了一批反映工农兵生活的电影,建立了覆盖全国的电影发行体系,这是新中国电影的最大成就,让电影走出城市、扩展到农村与基层。”饶曙光认为,这一时期中国电影的最重要风格就是“崇高美学”,大部分作品都彰显着英雄主义精神。进入上世纪80年代,新的美学风格相继诞生,“它们在思想层面、表达层面和美学层面都有很多创新,‘第四代’和‘第五代’导演共同开创了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历程。”饶曙光表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电影产业改革释放了电影市场的巨大活力,中国电影进入高速发展轨道。“在新时代,中国电影最大的主题就是推动中国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转变,进一步推进电影的供给侧改革、优化电影市场体系,同时拥抱高科技、实现融合发展。”饶曙光认为,中国电影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坚持中国电影的优秀传统,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通过创新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开创更大空间。
论坛下半场展开了两场圆桌论坛。第一场导演论坛邀请“第四代”导演谢飞,“第五代”导演张会军、吕乐,新生代导演宁浩,青年导演郭帆参加,他们曾亲历、参与、创造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中国电影。77岁高龄的谢飞是新中国电影发展的见证人,自身也创作了《本命年》《香魂女》等大量优秀电影,并长期为电影教育付出。他回溯中国电影70年来的发展,认为家庭伦理题材和动作片是中国电影创作最成功也最独特的两种美学类型,更是中国电影有别于好莱坞电影美学的显著特征。张会军、吕乐两位“第五代”导演作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重回正轨的见证人和亲历者,深刻地感受到了时代进步对电影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改革开放后诞生的一大批精品之作,大多是在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基础上,将影片中人物的命运放置于大时代、大背景之下,去反复地琢磨和表达,使得这些作品愈发厚重深刻、回味悠长。”张会军如是说。
因小成本电影《疯狂的石头》一举成名的宁浩则直观地意识到中国电影的全面产业化,不仅释放了创作者的活力,更优化了电影市场。“如今的电影创作者正身处一个充满变革、充满机会的时代,只要你有想法、有才华,就可以自由地在影片创作中施展自己的艺术才华。”宁浩表示。“80后”导演郭帆执导了工业量级巨大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并取得票房佳绩,他十分感激新时代为他提供的机遇,“因为如果没有电影产业、电影科技的支撑,创作科幻片就像工人失去了生产工具,根本无以为继。”郭帆说。
第二场圆桌论坛邀请电影理论评论家陈山、贾磊磊、厉震林、吴冠平、聂伟齐聚一堂,分析归纳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不同时期中国电影的主要成就、艺术风格与创作特色。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陈山指出,1949年后的中国电影创作题材、类型较为广泛,观众在电影中看到了发生在全国各地的生活和故事,工农兵成为电影的创作者,也成为电影的主角。“这一时期一直持续到上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的创作尚无市场诉求,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外国电影的涌入、产业化改革的起步,中国电影开始有了市场诉求,电影创作也呈现出愈发多样化的趋势。”陈山表示。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吴冠平着重提到了2003年开始的电影产业化改革,认为这次改革将中国电影带入了高速化发展的时代,集中表现为一批年轻的电影创作者学习到了最新的电影技术和知识,在不断做大做强的市场内获得了更大的创作空间。
此外,本次论坛还举办了《2018中国电影艺术报告》发布仪式,同时公布了2018年度“批评家选择”十部优秀电影,《我不是药神》《红海行动》《无名之辈》《影》《无双》《邪不压正》《江湖儿女》《阿拉姜色》《爆裂无声》《找到你》入围名单。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