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影视评论>电影评论>正文

品味经典|中国1949,得了民心

2017-12-11 阅读: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孔鲤 收藏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是毛泽东《沁园春·雪》的最后一段词,那年重庆谈判,毛泽东将这首词带去了重庆,一时全城热议,蒋介石的御用文人陈布雷甚至评价道:“气势磅礴、气吞山河,可称盖世之精品。”蒋介石要求立刻找人来写《沁园春》,结果《中央日报》刊登了二十多首,全都是平庸之作,反而更凸显出了毛泽东《沁园春·雪》的恢弘大气。

  1958年12月21日,毛泽东在给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诗词十九首》作解释时给这首词写下:“雪,反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文采、风骚、大雕,只能如是,须知这是写诗啊!难道可以谩骂这一些人们吗?别的解释是错的。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

  人民、无产阶级;无产阶级、人民。一个看上去很抽象的概念,但当我们将这个概念放进上世纪前半个百年时,它却成为了最有力的概括。

  为什么叫解放战争?为什么国民党一败涂地?

  电影《开国大典》给过一个答案。

《开国大典》剧照,古月饰演毛泽东

  一、人民

  在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电影《开国大典》的开头,有这样一组对比画面。

  一边是西柏坡,设施简陋,但当时的领导人如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一个个围坐在篝火旁,看着乡亲们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另一边则在蒋介石官邸,一群国民党官员正襟危坐,从镜头里的画面望去,等级森严,气氛凝重,蒋介石则高高在上坐在中间。

  当时正处于三大战役结束,国民党军损失惨重的情况。影片开头通过这样一组画面就鲜明地表现了态度:一个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和群众打成一片,没有所谓的高低贵贱;而一个则远远地脱离群众,闭门造车,同时还在搞内部斗争。

  这是创作者想在一开始就传达出的最鲜明的态度:共产党得了民心,焉能不胜?国民党失了民心,焉能不败?

  态度,当我们对一件事有态度时,就意味着我们充满了感情。往往我们会说,要客观,因此在塑造艺术人物时不要脸谱化,所以神变成了人、鬼也变成了人。但将历史人物还原成人不代表有态度,也不代表有感情。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里就提过:“对于人民,这个人类世界历史的创造者,为什么不应该歌颂呢?无产阶级,共产党,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应该歌颂呢?也有这样的一种人,他们对于人民的事业并无热情,对于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的战斗和胜利,抱着冷眼旁观的态度,他们所感到兴趣而要不疲倦地歌颂的只有他自己,或者加上他所经营的小集团里的几个角色。这种小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者,当然不愿意歌颂革命人民的功德,鼓舞革命人民的斗争勇气和胜利信心。这样的人不过是革命队伍中的蠹虫,革命人民实在不需要这样的‘歌者’。”

  由此可见,创作文艺作品时一定要有自己的态度,要有态度就意味着需要有自己的艺术加工,而有态度的前提则是自己得相信。很多所谓的主旋律其实并不见得有态度,因为他们自己就不相信。

  电影《开国大典》中插入了一段非常有争议的故事,那就是关于北京城要不要拆。主创敢于抛出这个问题,并给出自己的解答,那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鲜明态度,因此在道理上是可以说服别人的,因为理论自信,所以不怕争辩,只有说不过才藏着掖着。

  《开国大典》开头这一组艺术表现明显的对比就是具有艺术感的加工,历史上可能有过军民一家亲的篝火晚会,也很可能有过南京国民政府的“御前会议”,但是否真的同时发生过,显然是要打问号的,可是片中这么拍摄剪辑了,我们却不会感到丝毫突兀,这就是艺术加工后的历史真实感。

  此外有强烈对比的,还有毛泽东与蒋介石在对待儿子和孙子上的不同。

  影片中,当毛岸英告诉父亲毛泽东,他爱上了一个女子刘思齐(即刘松林)想要结婚时,毛泽东很是高兴,但当毛泽东问了刘思齐的年龄后,立刻就不同意了。

  毛泽东说:“我们解放区颁布了两个法律,一个是土地法,一个是婚姻法。婚姻法上规定,女孩子不满十八岁,是不能结婚的。”

  毛岸英听了这话,不满道:“我就知道,当你儿子,什么事都难办。”

  那么毛岸英后来呢?后来的毛岸英自然是娶了刘思齐了,但没过几年,他便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光荣牺牲。

  影片临近尾声,新中国快要诞生时,毛泽东和毛岸英交心了一次,画面上父子俩互相认同,旁白却传来了毛岸英的结局:

  “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威胁,他(毛泽东)把自己的儿子送到抗美援朝战争的前线。一九五零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毛岸英牺牲在朝鲜平安北道大榆洞,年仅二十八岁。”

  画面立刻切到蒋介石面对自己子孙的情状。

  国民党统治区的领土尽失,而一个新的政权即将在北京诞生,蒋介石将十月一日定为国民政府的“国耻日”,下令不得开炉灶。

  然后他听到了哭声,来自自己的孙子艾伦(即蒋孝文,母亲是苏联人)。

  蒋介石问:“为什么哭啊?”

  蒋经国在一旁插话道:“父亲,您不是说,今天是国耻之日,蒋家老小应该停烟火一天吗?”

  话是如此,但紧接着一个画面,便是蒋介石亲自喂亲孙子吃起了饼干:“吃,爷爷让你吃,嗯,吃吧。”

  这显然是一个艺术加工,但这样的艺术加工背后,却很能表现一些历史真实。

  第一点,按照蒋经国的说法,这是“国耻日”,但国耻日里蒋介石要求的是蒋家老小应该停烟火一天,这就意味着在蒋介石的心中,家国不分,早已默认国民政府是自己的。历史上蒋介石虽然由于接连的败仗,曾经下野过一段时间,却依然暗中操持着政局和战局,而蒋经国这句话正是这种情况的高度浓缩。

  第二点,蒋介石作为一个爷爷的心软,立刻亲自破坏了自己下的命令,这不由不让人想到雷声大雨点小的币制改革和上海打虎。那年蒋经国在查贪腐,结果查到自己表哥孔令侃时,孔令侃向小姨宋美龄哭诉,蒋介石只好下令,要蒋经国停止一切行动,于是这场由蒋介石发起、蒋经国出面的行动就这么戏剧性收场。小故事里蒋介石喂孙子吃饼干恰恰和这个大背景如出一辙。

  影片中类似的细节还有很多,这么多的细节填充起了开国大典前国共两党的本质差别,也再次印证了这个道理:得民心者得天下。

  二、人

  关于解放战争的影视作品里,只要是具有艺术性的,都会着力于对毛泽东和蒋介石的对比塑造,而意气风发而又满怀欣慰的毛泽东与日薄西山却又无可奈何的蒋介石则成为非常令人瞩目的一组对比。

  而在塑造这两个历史人物时,显然后者更容易一些。无论是《开国大典》里的孙飞虎,还是《大决战》里的赵恒多,亦或是《建国大业》里的张国立,眉眼间都带着无法舒展开的愁容和面对时局的不甘。《大决战》最后,赵恒多扮演的蒋介石面对三大战役的惨败,一步一个台阶,凝重地走上中山陵,这是蒋介石心中最无法消散的郁结;而很多朋友对张国立饰演的蒋介石印象深刻,尽管形象很不符合,但神情却有如还原了那样一个人物。

  那么《开国大典》里的蒋介石是什么样呢? 试举两例。

  影片中间,当蒋介石看着接连打了败仗时,索性去山上修身养性了起来,看着自己的小孙子,便问:“艾伦,最近又学了什么新的诗词啊?”谁料艾伦背的竟是李煜的《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李煜何许人也?南唐后主。南唐首都在金陵(即今南京),立国四十年,最终国破家亡,沦为阶下囚。而中华民国从1912年开始到1949年,也快四十年了,同样首都在南京,面对如今这局面,蒋介石如何不会想起自己?

  因此当艾伦背到“一旦归为臣虏”一句时,低着头的蒋介石立刻抬起了头,眼神中的狠辣、不甘、愤怒、失望尽显,但局势已经无法挽回了。

  面对无法挽回的局面时,蒋介石只能将目光投向那座海外孤岛——台湾。在离开大陆前,他率着全家老小,回了一趟浙江奉化。

  拜祭了蒋母墓。

  拜墓这一行为很能说明问题。这一天是1949年5月24日,不是蒋介石母亲的诞辰,也不是她的忌日,同样也不是清明节,那么为什么蒋介石选择在这一天来拜祭母亲?

  背景音乐很让人惆怅,一种散不去的离愁弥漫其间。这时旁白传来:

  “1949年5月24日下午,蒋介石向故乡投过最后一瞥,悄然离去。十四小时之后,人民解放军二十二军和四明山游击队在他的家乡会师。”

  到这里为止,蒋介石这样一个失败的枭雄就立住了。

  我们都会说,人无完人,是的,没有一个人是完人,是人就有缺点。——但艺术创作不是说表现出一个人的缺点,这个人物就活灵活现了。要让一个人物活起来,就必须让观众对这个人物产生共情的心理,这就意味着我们要看到这个人内心的柔软。

  无论他是多么铁石心肠的一个人,都只有在他内心柔软释放的那一刻时,才能真正让观众感受到真情实感。

  也因此上文有言,塑造蒋介石比塑造毛泽东容易得多。因为蒋介石这个人物形象,是失败者的形象,失败者就意味着会有许多愁绪,愁绪是可以打动观众的,那么毛泽东呢?

  尽管片中有毛泽东在解放军进北平城之前悄悄潜入城听老百姓议论的画面,尽管片中有毛泽东面对自己家乡的父老乡亲想要求个一官半职时的推脱,尽管片中有毛泽东对着周恩来等人发脾气的情节,但这些都不是能打动人的地方。

  可惜的是,在这一点上,《开国大典》做得还不够好。我们来看看其他几部塑造得比较好的作品。

  《恰同学少年》为什么好?这部剧里,谷智鑫饰演的毛泽东因为喜欢梁启超的文章而屡屡模仿,可他的老师袁吉六却觉得毛泽东气势太盛,不肯脚踏实地,毛泽东不服,甚至做出了当场顶撞袁吉六、愤而离去的行为。事后毛泽东在杨昌济的教导下知道了自己的错误行为,于是哪怕下着大雨,他都站在袁吉六家门口期待原谅,终于袁吉六开了门,并送了毛泽东一套《韩昌黎文集》。

  在这样一个桥段里,毛泽东有缺点,但缺点不是让观众认同的点,毛泽东意识到自己缺点后的那一刻动容,才是令人心折的。

  在电视剧《长征》里,唐国强饰演的毛泽东则有另一种形态。我们知道,长征初期的毛泽东一直被李德和博古打压,当时只有张闻天等少数几人愿意站在他这边,面对着组织的排挤,毛泽东只能经常独自一人生闷气。对于这样一个处于逆境中的毛泽东,塑造起来是比站在高峰的毛泽东容易的。

  这部剧中的毛泽东,时常孤坐在椅子上埋头看书写字,愁眉苦脸,对身边家里人的谈话也不放在心上,有时甚至会表现得不太耐烦。这些都是处于困境中的人该有的反应,也能吸引住观众的内心。

  那么《建国大业》里是怎么表现的呢?

  有两处很经典的段落。

  一是刘烨饰演的无名老兵在阅兵时见到的毛泽东。众所周知,这时红军早没有了,但老兵依然说:“我是红二十八团的老兵。向毛委员,敬礼!”

  这两个词很值得玩味。第一个是“红二十八团”,既可以指井冈山时期的红二十八团,那是井冈山山上的第一支队伍,也可以指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十师二十八团,这是赫赫有名的塔山守备英雄团。这里编剧讨了个巧,虽然更有可能指代的是后者,但依旧会让人将神思拉回到红军时期。

  接下来老兵一句“毛委员”更是妙招,当年毛泽东出任红军第一军团政治委员,因此在中央苏区时期,人们都称呼他为“毛委员”。老兵这个称呼一下子把一段往事牵扯了出来,当事人的思绪会立刻回到过去,对比当年的情状,看看如今的万山红遍,唐国强给的反应也非常到位,几分钟前还是雄心勃发,现在立刻一脸凝重敬礼。

  《建国大业》里类似的细节非常多,绝非普通的一句“PPT电影”就能概括,主线清晰(开会、建国),串起多少人物,也许是需要一些历史门槛的,但相比于绝大多数主旋律电影,它好得多。而全片最经典的一幕则无需任何背景便能直直戳进观众心里。

  那年淮海战役胜利,消息传来西柏坡,群情激奋。小屋子里的朱德、周恩来、刘少奇和任弼时一个个纵情地唱起了《国际歌》,然后抱头痛哭。而此时的毛泽东则半酣侧靠着房柱,脸上挂着微笑,眼睛微微闭上了。

  这一刻的他们想着什么?

  《建国大业》没有说,也没必要说。因为观众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四年前,解放战争开始,敌我力量悬殊,但如今局势逆转。

  十五年前,面对着国民党的“围剿”,不得不放弃了苏维埃红区,而开始了世界瞩目的长征。

  十八年前,抗日战争开始,从此展开了长达十四年的抗战,最终变成神州大地全民族奋勇杀敌。

  二十八年前,在上海、在嘉兴,不起眼的五十人团体第一次全国会议召开,用毛泽东的话说就是:“开天辟地。”

  三十八年前,辛亥革命;五十一年前,戊戌变法;五十五年前,甲午战争……一百零九年前,鸦片战争。

  一百零九年了。

  结语 永垂不朽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碑文如下:“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文/孔鲤

 

      延伸阅读(点击可看):

      《建军大业》:壮歌人民军队的诞生

      主旋律影片献礼党的十九大:让灵魂经受洗礼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