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微信公众号近期推出多篇《海边的曼彻斯特》影评。《海边的曼彻斯特》作为在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专线放映的第一部电影,比尔·盖茨、胡歌和北大学生怎么评价?中国文艺评论网特做专题选推,以飨艺术电影爱好者。
本期微评选载篇目:
比尔·盖茨、胡歌和北大学生怎么评《海边的曼彻斯特》?
《海边的曼彻斯特》:心灵成长之思
海边有故人,重逢遇新己
关于《海边的曼彻斯特》
比尔·盖茨、胡歌和北大学生怎么评《海边的曼彻斯特》?
《海边的曼彻斯特》自8月25日在加盟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的银幕上映以来,观影人次超过20万。令人惊喜的是,影片收获了来自马特·达蒙、妮可·基德曼、胡歌、黄轩、任素汐、史航、王超、何平、路金波及众多大咖的过硬口碑,由国内主要影评人发起参与的“影向标”更是给出了年度最高分,与《摔跤吧爸爸》并列第一。简直是同期多部商业巨制中的一股清流!
同时,《海边的曼彻斯特》在观众中的口碑也口碑超高。在“极其挑剔”的豆瓣平台,有超过15万名观众进行评分,依然取得了8.6的高分(俺们艺联可不请水军),并成为豆瓣电影Top250中仅有的两部今年上映的影片之一。在猫眼和淘票票购票平台上,观众更是分别给出了8.8和8.9的高分。微博上,#海边的曼彻斯特#话题阅读量超过3700万,“真实如生活”、“表演细腻动人”、“画面冷冽唯美”成为话题热议词,“这部电影令人心碎又温暖心房”观众们纷纷表示从这部艺术电影中找到了情感共鸣。
《海边的曼彻斯特》作为在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专线放映的第一部电影,虽然排片有限,平均上座率却格外抢眼,超过了同期的《极盗车神》《星际特工》《赛车总动员3》及《敦刻尔克》。
随着多地影迷希望当地影院加盟艺联的呼声,已经有84个城市276家影院的393块银幕加盟艺联,全国一线和二线城市已全部覆盖。艺联要做的除了专线发行,还有长线放映,如各位影迷所愿,《海边的曼彻斯特》在全国艺联正式开启长线放映之旅!
《海边的曼彻斯特》:心灵成长之思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2016级本科生 汪雪倩
《海边的曼彻斯特》是一部由肯尼斯·罗纳根执导、由卡西·阿弗莱克、凯尔·钱德勒、米歇尔·威廉姆斯等主演的艺术电影,影片刚一上映就大受好评,斩获了包括奥斯卡在内的115个全球奖项。导演别具匠心,巧妙运用背景音乐、镜头色调等方式渲染略显压抑的基调,讲述了勤杂工李在哥哥去世后处理侄子抚养权的故事,同时也牵出了他的伤心过往。在救赎主题的巨大枷锁下,李在面对创伤后的蜕变与坚守也体现出他的心灵成长与愈合。
一、玩世不恭的文化渊源
美国心理学家赫威斯特曾列出10项发展任务来界定青年人心理成熟的标准,其中的两条分别是“在行为上能够扮演适当的性别角色;能够选择适合自己能力和兴趣的职业,而且肯努力奋发,为取得该种职业而准备”,李作为一个丈夫,也作为三个孩子的父亲,显然没有很好的承担起男人的角色。作为美国中小城镇的中产阶级代表,也身为爱尔兰后裔的一份子,李的社会生活是混乱而颓靡的。贪图安逸的生活态度、移民背景下无根的彷徨,让李可以毫无顾忌地与妻子亲热,可以不用拼命工作出海休闲,可以与朋友买醉嗑药无所顾忌,他是庞大世界里无伤大雅又不令人欢喜的一粒沙子。但李的生活状态又绝不是个例,大批的爱尔兰后裔来到北美定居,以异乡人的身份抱团取暖,一群无处安放的灵魂,没有奋力生活的勇气和使命,浑浑噩噩,草草度日。可以说,李是不成熟的,或者说没有推动他长大的那个幕后推手。
二、巨大伤痛的人格重塑
变故的到来是突兀而可怖的。电影中李共经历了两次家庭灾难,一次是醉酒后烧火炉时忘记放隔离板不幸烧死了三个孩子,妻子也离他而去;而另一次则是哥哥的死亡。这两场巨大的变故让他脱胎换骨,重塑成为一个全新的李。但这个李仍然是不成熟的,或者说有些畸形的。心理学家赫威斯特指出的另外几条心理成熟标准包括,“情绪表达渐趋独立。凡事不再依赖父母或其他成人的支持与保护;乐于参与社会生活,也能在社会生活中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能在日常生活中与同龄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包括同性朋友和异性朋友在内”,而李显然与其背道而驰。他无法收放情绪,面对烧毁的房屋、哥哥的死亡他表现得更像没见过大世面的孩子,没有歇斯底里地大哭大喊或是大声忏悔,而是双手张开又收紧不知何处安放,在酒吧买醉时他却一言不合就用拳头进行发泄;他拒绝参与一切社会活动,一个人孤单地舔舐着伤口;他无法与人交流,无论是客户的要求、和帕特里克交流还是女性的靠近,他要么沉默寡言要么粗语相加,全片很难有一场和平而顺畅的对话。甚至和前妻对话时他的言语支离破碎,最后只能慌张逃离。当巨大的悲伤包裹住他,他不知道该如何应对,除了手足无措,别无选择。像一个自闭症儿童一样,他把自己的世界残忍地与世界完全对立起来,拒绝付出情感,也拒绝接纳情感,一个新的李诞生了,一个犹如行尸走肉般的李。
三、破碎心灵的理性回归
影片中值得玩味的是,面对沉默寡言、生活颓废的李,哥哥却在遗嘱上将儿子托付给了他,还打理好了一切搬家的费用和后续的安排。哥哥始终扮演着称职的兄长角色,无论是帮一无所有的李购置家具,还是把儿子交给他帮他解开心结,他的心思是细腻而缜密的。但面对帕特里克的请求,李最终没有选择接受。一开始他选择逃避,害怕酿成又一场灾难,也拒绝回到伤心旧地。但随着帕特里克这一抹亮色照进他的生活,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甚至试图去进行妥协。在一次次与侄子的争吵以及金钱的窘迫下,他深知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去照顾好帕特里克,更重要的是,他并没有完成自己与自我世界、外在世界的和解。他拒绝重新回归家庭的温暖,害怕揭开回忆的伤疤;他选择漂泊无依,因为他认为他理应背负起罪恶的十字架。但相比于开始的不知所措和拒绝担当,他的选择则更为理性和合乎逻辑。他为帕特里克购置了船的发动机,找好养父养母,也终于在影片结尾和他完成了一次和谐的对话,表达出要租房子给他一个可以休息的房间的愿想。尽管李最终没能完成哥哥的嘱托,他终究做到了赫威斯特所说的最后一条“在个人的行为导向上,能建立起自己的价值道德标准”,他用自己的方式将心灵的缝隙展开面对世界,成为了一个成熟的,有担当的全新的李。
李在面对家破人亡的悲惨结局时选择承受痛苦而拒绝走出记忆,在之后的岁月里他关闭内心又一次次靠近温暖,巨大的创伤让他终究没能赦免自己,但这已无关正确与否,从幼稚到乖张再到回归理性,他已完成了心灵的回归与愈合。
海边有故人,重逢遇新己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2016级本科生 张艺璇
曼彻斯特是一座有海的城市,但是当这片海的惊涛骇浪于我心中再不起波澜,当这片海的起起伏伏于我而言不再牵动喜怒,当我重新回到这个城市,他不再是记忆里充满欢欣的家庭港湾,它只是一个城市,在海边而已。
它和每日苟且偷生所在的波士顿无差,和几十公里外的内陆小镇物无异,今日的生活了无生趣,只有昨日痛苦的回忆扯弄着我。当重新回到这个地方,能与愈演愈烈的不断绞涌的回忆相抗衡的,也许只有更为理性坚硬的心。
不断为自己铸造的坚硬外壳在见到兄长冰冷的尸体时出现轻微的裂缝,宛如一盆冷水浇灭了十几年前的熊熊大火,浇灭了炙烤在心头十几年火炉,一瞬间的冰冷席卷身体,冷静过后是一段和竭尽全力抢救却无果的医生的对话。
“对不起。”
“谢谢。”
生活在不断地向这个男人说着抱歉,兴许常人一句“没事”就将往事翻篇,但一句“谢谢”却在感谢的同时带上了疏离的面具——仿佛在说没关系,不用管我。生活对他有所亏欠,他却只能客客气气地说声谢谢,也许相比于意外之后的饮弹自尽,怨天尤人,推卸责任,转移怒火……这样的道谢他更熟练,也更苦涩。
悲伤也好,麻木也罢,生活还是如海浪一般一步步推行着他前进,亦在午夜梦回之时拉拽着他倒退。见到侄子,犹如见到兄长,往日点滴的快乐时光悉数回到脑海;回到曼彻斯特,犹如回到爱巢,亲子陪伴的温馨甜蜜仿佛近在咫尺。兄长的遗书让他不能再孤身一人,侄子听起来无所谓却让人心疼的语调让他不忍交给其生母,这样一个没有退路的人,成为侄子最后的退路。
在侄子对再婚的母亲仍保有希望前去赴宴,却被饭桌上的无言所驱逐时;在侄子白日嬉皮笑脸,却面对冰箱中的鸡肉恐惧如抖筛时;在天真烂漫的侄子夸口说要靠一己之力维护渔船之时……他尽可能地去陪伴他,温暖他。要知道温暖他的前提是要先温暖自己,这也许是比苟延残喘地活下去更令人为难。
《偷心》的作者曾说过一句话“悲观主义者不会想让世界变好,因为那样他们就不能继续悲观了。”曾经的李•钱德勒也是这样的人,三条逝去的生命永远为他提前刻上无法变好的命运轨迹,悲观便成为他的保护色。影片中镜头划过一阵一阵枯寂如冰却又美不胜收的景色无不在提醒着观众,更在提醒着他——世界很美,但美是别人的,我什么也没有。有时候让已经悲观至底的人重新燃起希望何尝不是一件残忍的事。
与兰迪重逢时,已走出过去阴影,有了新的家庭与人生的她,为李•钱德勒道歉,仿佛自己对过去的否定也便得到了原谅和救赎。但能否原谅自己却化作痛苦再次撕扯着他,终于,在内心的煎熬下,决定在放弃帕特里克的抚养权时连说了两遍:“I’ can’t beat it.”
“我撑不下去了。”
“我走不出来。”
……
我打败不了心魔,也打败不了过去。
那么,李•钱德勒的生活究竟将走向何处?故乡茫茫的大海没有告诉他答案,唯有曼彻斯特的雪冰封了过去与未来的边界。未来也许就如片尾中的雪球,接触到鲜活的体温消融一点,在闲抛闲掷中弥散一点,在兀自的掂量中化解一点……李•钱德勒就这么与侄子一路接来抛去来到海边,遇见新的自己。
关于《海边的曼彻斯特》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2017级博士 高原
伤而不哀,痛彻骨髓,生活如水,顺而处之。
孔子言《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然而《海边的曼彻斯特》给人留下的最深印象却是那如冬季海滨城市刺骨的寒风一般的疼痛,冰冷、侵入骨髓,却无声无息的让你连一声也叫不出来。泯去了浮夸的哀愁,只留下了面对现实无力的痛楚,可谓是,伤而不哀。
在剧中卡西·阿弗莱克一直以一种内敛、平实、自我约束的表演方式阐释着李·钱德勒,完美的表现了当人在面对无法承受之痛时的悲恸、愤怒和坚韧。这种精致、写实的风格贯穿电影整体。摄影上,大部分时候使用平视镜头、极少有角度镜头。影像色调温和平实,鲜少具有情绪。这让观众既能融入到影片故事中,又可以作为一个第三者客观的感受角色情感。于是造成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观影经验——观众不是缝合入角色本身,而是作为一个客体去主动共情角色。这在以浅景深来拍摄人物、聚焦于演员的表情时更加明显,我们更似是一个倾听李无声倾述的人在感受他的情绪。同样,影片的声音处理成尽量少的环境噪音,干净的基底配以演员的对白,并且偶尔有微弱的环境音效闯入,这种对比更反衬着让人沉浸入个人情感之中。在几处关键的情绪转折点,导演则巧妙的利用了情绪摄影来引导观众,如李在听闻兄长去世赶回城镇的路上,压抑的堵车、阴沉的小雨、总是遮蔽着一半窗户的面部特写,还有摇摆不定的运动镜头。同时也伴以背景音乐烘托情感,关键情节时采用的《Adagio in G minor》可谓点睛,美中不足的是前期几处音乐渲染过重,略有出戏之嫌。
整个故事以李·钱德勒,一个离开家乡的公寓管理员的日常工作展开。李平日身手不凡工作优秀,但却生活清贫并与所有人保持着一段距离。苦行僧一般的他会对老板的指责颇为不屑、会在酒吧中对其他人大打出手。这一切似乎映射出他心中有一个空洞,让他选择了这种自我放逐,而这也勾起了所有观众的好奇。随着李的长兄去世,他被迫要回到曾经居住过的城市处理兄长的后事。观众得以随着李一同进入到这段回忆之城,在处理后事的过程中与李一同逐层剥开他的心来一窥究竟。这一探寻由好奇心始,却终于同李一样的伤痛之中。
伴随着剧情的深入,可怕的过往被不断揭露而出。片头被圣歌所笼罩着的那次三人海钓变成了一种被孤立的美好,如同伊甸园一般再也无法回归。面对巨大悲恸,兄长的妻子选择了酒精与宗教,前妻选择了离开和新的生活。李的自我放逐实际上是对过往的无法遗忘,成为了唯一还停留于悲剧中的人。而一味的压抑情感则导致了他在酒吧中的爆发——因为情绪是需要引导的,而不是压抑。
充满了青春活力的侄子无疑是将李拉回现实生活的锚。他一直努力保留着以李已经去世的母亲命名的游船,而封闭了情感的李却只以一艘普通游船的方法来处理她。然而伴随着在故地不断被撬开的心扉,李意识到了生活并不只是活着,他保留了游艇、尊重了侄子留下的选择,并在新家给侄子留了一间房间,同时也为自己的内心开放了一个窗口。影片最后,李和侄子在开放的路上玩着接传球——一种经典的父子间的游戏。至此,虽然还不轻松,但已经变得美好。寒冬已去,春意降至。
海上是梦想、是回忆、是美好。曼彻斯特在海边,远望海水,只剩残骸。
然生活继续,顺其,处之。
延伸阅读(点击可看):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