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作家丁捷所著的《追问》受到读者的追捧。据了解,丁捷遍览600多个反腐案例,与13个违纪违法领导干部面对面长谈,记录了数十万字的一手资料,再从中选取8个典型进行深度记述。
2015年,瑞典学院将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白俄罗斯非虚构文学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以表彰她对这个时代苦难与勇气的写作。
这类文学作品,有人称之为非虚构文学,有人称之为纪实文学,也有人觉得这类似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流行的报告文学。随着此类作品的热销,非虚构文学这种文体再一次受到大众关注,其定义、特点、发展等也再一次引发讨论。
关于三者的界定
关于非虚构文学、纪实文学、报告文学的定义,在学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但在人们心中,对于这三种表述方式多少有着自己的看法。
例如,有读者在知乎平台上称,这三种文学就像是“孔明、诸葛亮与卧龙先生”,描述的其实是同一个问题。
《文艺报》总编辑、评论家梁鸿鹰表示,非虚构文学、纪实文学、报告文学是相对于虚构文学,如小说、戏剧等文类而言的,以真实事件、地点和人物为题材、为依据、为根本追求,描写要有史料和事实依据,文风语风以逼真、真切为写作原则。
学者、作家叶匡政则认为,纪实文学和报告文学是中国出版界对于不同时期的同一种文体的不同称呼。但略有不同,报告文学是特定时期的产物,更偏重于意识形态的正确,更符合主流价值观,关注时代性等大问题;纪实文学范围相对更广,不仅关注社会大问题和社会现象,还关注某个个体的思维方式。在西方对文学的定义中,纪实文学与报告文学都属于非虚构文学,所以非虚构文学的容量更大。因而,叶匡政认为,报告文学<纪实文学<非虚构文学。
真实性,非虚构文学的硬指标?
很多人了解叶永烈是因为他曾参与编写了《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读物。而如今,他主要从事非虚构文学写作,他回忆起自己第一部非虚构文学作品来,依然历历在目。
1980年,时任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的科学家彭加木在新疆罗布泊失踪,经相关部门特批,除一名新华社记者外,叶永烈是唯一获准进入罗布泊见证搜救彭加木行动的作家。在罗布泊,叶永烈现场采访了50余位与彭加木有关的人,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还查阅档案和背景资料,写成《追寻彭加木》。书中,叶永烈甚至采用他在现场画的一张速记图,描述了科考队员房间中的陈设和彭加木床位的样子。面对这样的写作方式,叶永烈第一次感受到非虚构文学带来的力量及其所产生的社会价值。叶永烈认为,非虚构文学的基础在于真实,作者掌握的第一手独家资料越多,非虚构文学的价值就越高。
梁鸿鹰谈到,非虚构文学首先要强调真实性,比如不能虚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等,这是其写作伦理和艺术底线,但同样要讲究文学性,讲究语言的运用、结构的精巧以及刻画的细腻等,不能因为讲真实就搞成新闻报道,也不能因为要增加文学性就违背了真人真事的原则。
叶匡政认为,非虚构文学面对不同的题材,可能需要文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种知识,不仅要掌握基本写作方法,还需要学会如何做田野调查,如何采访。
“遇冷”后又迎来春天?
在叶匡政等人印象里,作为非虚构文学的代表,报告文学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红遍大江南北,但随后因各种原因报告文学变成“表扬稿”,或是变相广告。久而久之,读者对这类非虚构文体的热情大幅减小。
不仅如此,由于一些作者知识结构不完善,对人物、事物的理解也不充分,很多作品缺乏真实性和可读性。这就造成了许多读者所说:“许多非虚构文学作品的内容并不令人信服。”
对此,梁鸿鹰则认为,我国非虚构文学的火热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上世纪80年代出现以徐迟、黄宗英、理由等为代表的报告文学热,反映了时代变革浪潮涌动,新鲜的人物、事件、现象层出不穷,催生了对相关一手资料的需求。当社会生活归于平静,非虚构文学的常态显现,但并不能称之为“降温”,而是表现为更理智、更深入。追求的不是轰动,而是深化与深入,篇幅上也更长了。
叶匡政对于未来国内的非虚构文学持谨慎乐观的心态。他坦言,近年来,中国非虚构文学图书逐渐增多,许多出版社更加关注非虚构文学,如中信出版社打造了非虚构类纯电子书品牌“中国故事”,上海译文出版社打造了“译文纪实”丛书品牌,且已有许多畅销书。
上海译文出版社社科编辑室主任张吉人作为“译文纪实”的主导者,与非虚构文学结缘于用非虚构手法描述“911恐怖袭击”的《巨塔杀机》。该书从2007年购买版权,2009年出版以来,再版、重印多次,口碑、销量俱佳,属于常销书。张吉人坦言,目前读者对非虚构类作品的需求很大,“译文纪实”正在操作的新品有七八种。
“80后”小伙黎金飞是广西师范大学的营销编辑,也是钟爱非虚构文学类图书的“书虫”。他表示,非虚构文学可以填补人们对未曾经历的社会、历史的一些记忆缺失。同时,非虚构类作品可挖掘的题材很多,如非物质文化遗产、城市的变迁等,都很有趣。
“非虚构文学可以成为文化传承的一个有效途径,可以如实呈现文化、历史的发展和人的思想轨迹,也可以反映文化传承中的问题。但文化传承最忌讳不加选择,加入自己的批判、甄别,去粗取精,如此才容易出彩。”梁鸿鹰说,反映现实,遵循非虚构文学创作规律,善于思考,艺术上多想办法,弃绝浮躁、唯利是图的功利观,非虚构文学才有更大的出路。
(文/胡克非)
延伸阅读(点击可看):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