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近年来难得的反腐题材佳作,《人民的名义》打破了电视、网络等各大平台的收视记录,成为中国大陆影视剧中的现象级作品。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利好,以及作品本身的艺术水准,共同促成了它的高效传播和良好口碑。《人民的名义》抓住了舆情监测中最热门的关键词,成功把社会关注度转化为文化生产力,值得业界借鉴和学习。当前,我国经济面临转型,供给侧改革正在各行各业有序展开。在这种情况下,影视业需要一种新的生产策略来改善现状、解决问题。
题材:聚焦舆情热点,吸引观众
影视作品自从创生,就不单是一种娱乐工具。从世界上第一部新闻纪录片《吉斯公爵的被刺》开始,影视从业者就知道,观众多么希望从媒介中看到他们熟悉的真实事件。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实现了信息的互联互通。但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扭曲和失真,却成为政府和公众不得不面临的麻烦。无论多小的一件事,经过互联网的放大,都有可能产生蝴蝶效应,影响社情民意。随着越来越多的新闻发酵成网络群体性事件,舆情研究成为社科领域一个新兴的重要课题。
《人民的名义》之所以拥有这么多点击量,与创作者对题材和剧情的敏锐捕捉、准确把握密不可分。它不仅是一部电视剧,而且通过贴近现实的故事、戏剧化的场景处理等,对社会舆情热点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与开发,也对当前的舆情监测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建议。
例如,故事开篇对“小官巨贪”的大胆揭露,迅速吸引了观众眼球,引起了广泛热议。除了反腐这个最大的舆情热点以外,我们从中还可以看到拆迁、国企改革、下岗职工安置、网络监控、行业内幕、权钱交易等其他社会热点。除此,深刻分析和批判贪污腐败的精彩言论,在剧中适时出现,对相关的舆情控制和疏导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影视剧不同于官方说教,它的影响力对于普通人而言,更胜于政策和文件。如是,聚焦热点、直面问题,《人民的名义》凭借这一独特优势,火爆荧屏。
话语:满足体制内外的共同需求
《人民的名义》之所以热播,从网上的诸多互动性言论中,也可以找到线索。由于题材特殊,体制内的公职人员也会持续关注。就这样,该剧成功打通了体制内外的壁垒,吸引了两大观众群体的共同关注。公职人员会用专业眼光审视情节真实性,并进行自我反思和警醒。而其他观众,则通过看剧,了解一个平时想象的官场。前者在用该剧衡量着真实,后者在用该剧衡量着想象。换句话说,该剧构建了一个具有真实与想象二元属性的历史时空,来尽可能满足观众的审美期待。
公职人员通过自身经验的对比,对剧中着力刻画的想象性细节,起先可能会觉得可笑、不可信,从而自发地排斥。但随着剧情的深入,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比较这些场景与亲身经历的异同,并形成一种理性分析,产生一种比普通观众更加务实的想象:要不要向该剧引导的方向靠拢?原因是,剧中案件都得到了侦破,责任机构发挥了应有的社会职责。现实生活中的个体,在这种心理变化过程中,都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积极影响。这也是该剧的社会价值。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人民的名义》作为一部舆情剧,把百姓关注的社会问题作为叙事线索,把真实的社会空间作为一种叙事话语,在满足观众审美期待的同时,一再提醒观众不能忘记现实,而要从生活出发看待问题。例如批注式旁白,不仅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还能更好地传达创作者的意向,引导观众主动思考。观众根据旁白思考得越多,往往也更接近问题的本质,更期待接下来的剧情。
开播以来,《人民的名义》被各大媒体誉为国内反腐剧的标杆式作品。笔者认为,它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充当了舆情闸口,以文艺的方式筑起了一道有力的舆论屏障,让观众在公共场合多了一种理性的思考维度。受该剧启发,以纾解热点舆情为主导的类型化影视剧,或是未来一段时间内行业发展的新动向。
(作者:熊文醉雄,电影学博士、武汉大学文学院在站博士后)
延伸阅读(点击可看):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