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影视评论>电影评论>正文

“红色大片”如何站上新的艺术制高点

2016-07-15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 收藏

  红色大片的创作与弘扬主旋律、抗战片创作、虚拟技术呈现、“中国梦”的主题表达等都有着重要的关联,创作空间广泛,完全可以上升到整个国际影坛的创作层面,对于中国电影的意义随着时代和技术的发展则会呈现得更加明显。

  大片的概念已为电影观众或者说公众所熟知,而实际上目前世界上拍摄出了大片的国家和地区却并不多,也就是美国、中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家以及中国香港等地区,大片依然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电影市场难度较大的创作区域。随着电影市场竞争的加剧,在大片领域,红色大片的出现和创作提升,对于中国电影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红色大片”的轨迹

  中国最早的红色大片毫无疑问是战争类主旋律电影大制作,如《太行山上》 (2005) 。进一步往前追溯,中国第五代导演冯小宁的《红河谷》(1996) 、 《黄河绝恋》 (1999)等已经初步具备了这一类型大片的模型和框架。 《集结号》 (2007)以一个准大片的投资,成就了国产主旋律战争片的艺术高峰。 《智取威虎山》(2014)的成功进一步助推了中国式红色大片的真正出现和发展。2015年的《战狼》等影片则从类型的角度完成了红色大片的视觉转变。近期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参展的由丁晟导演、成龙主演的号称投资3亿元的新片《铁道飞虎》,又令观众眼前一亮,加大了我们对于红色大片的期待与想象,影片将于2016年年底上映。

  从“红色大片”的概念和创作理念打造的角度,影片《大决战》 (共分为3部,分别为《大决战1:辽沈战役》 《大决战2:淮海战役》 《大决战3:平津战役》 )可谓红色大片一个重要起点,三部电影气势恢宏,时长均在200分钟以上,都分为上下两部,堪称鸿篇。从这个角度而言,前苏联的众多红色电影也为中国红色大片的出现和发展积累了重要的经验,如《静静的顿河》 (1958) 、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1972) 、 《莫斯科保卫战》 (1985)等。这些堪称鸿篇的电影相较美国的战争大片无疑具有一种独特的艺术基因。而上映于2013年的号称俄罗斯最贵的第一部3 D大片《斯大林格勒》显然已经丧失了以前的许多宝贵传统,更多的已经只是形式上的视听效果了,实属遗憾。

  近几年还有一些影片具有了红色大片的基本要素,如《百团大战》(2015)等。2016年即将上映的《我的战争》 《大轰炸》等红色大片均投资数亿元,大有引领拓展中国红色大片创作势头的强势表现,其中《大轰炸》为3 D电影,两部电影的时长也均为150分钟。

  “红色大片”的创作空间

  中国的第一部真正的大片是拍摄于2002年的《英雄》 ,德国的第一部大片是拍摄于2005年的《火线战将》 (又名《小丑奇兵》 ) ,俄罗斯的第一部大片是《守夜人》 (2004),从中我们能看到中国拍摄大片的时间只是相对美国比较落后,放眼世界并不落后,大片是中国电影可以去创作并能够实现竞争力的创作“类型” 。

  红色大片完全可以媲美中国的武侠大片,不仅满足国内的观众,更应该走出去,进军欧美市场。从这个层面来讲,中国红色大片未来创作的空间、视野应是面向国际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制作方面、在讲故事方面都必须更加精益求精,能否创新性地讲好中国特色红色文化是红色大片能否在艺术质量上、市场拓展上成功的关键。

  红色大片还是香港电影和内地电影合作的重要舞台。当前的香港大制作电影主要是面向内地市场的,而红色大片则可以为内地、香港合作创作适合内地和香港市场并受欢迎的电影提供契机。一方面,香港观众已经厌倦了昔日的香港电影几乎千篇一律的创作格局,红色大片可以将创新、艺术和完全中国化的历史故事完美结合,既能满足内地市场,亦能满足港澳观众的审美需求和观影追求。

  红色题材和当下的电影特技以及虚拟技术等可以实现完美的结合, 《智取威虎山》是最好的例证。不仅如此,今年的一部微电影《红色气质》更是让我们看到了特技特效与红色风格、场景的无缝隙契合。值得注意的是,抗日神剧固然需要批判,但这些电视剧中的诸多元素是可以借鉴的,比如动作剪辑、 “最后一秒钟营救”的惊险模式、悬疑手法、性格表演、火爆的场景等等,红色大片就是要从根本上脱离神剧的面貌,在可视性、主题性等方面发挥这些中国影视作品的特色,尽可能避免过度的商业化和娱乐化,更要避免红色大片和抗日神剧发生关联。

  整体来讲,中国红色大片的创作可谓素材无限,大量的红色电影原型及小说,包括电视剧,让我们既可以原创又可以改编,同时也可以翻拍,而谍战悬疑、惊险、战争、英雄、党史等都可以借用大片的气势在新的时期淋漓尽致地加以表现。从制片的角度,则给以传统的红色电影制作为主的八一电影制片厂等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打破旧的思路,方能重新站在艺术崭新的制高点上。

  “红色大片”之于中国电影的意义呈现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是中国电影发展的总基调和口号,中国的主旋律电影则经历了从《地雷战》(1962) 、 《地道战》 (1965)到《开国大典》 (1989)、 《焦裕禄》 (1990)、 《孔繁森》 (1995)再到《生死抉择》(2000) 、 《建国大业》 (2009) 、 《建党伟业》 (2011)等的创作轨迹转变,从战争片到人物英雄片,从反腐题材到重大革命事件,从教学观摩片到好看的“明星片” ,红色大片是主旋律电影与商业电影结合历经数十年的发展而来的结果,是中国电影史的重要探索。

  长期以来,红色主旋律电影创作是国有电影制片厂的既定任务,有些时候就像“作业”一般被要求去完成。既然是作业,质量当然无法保证,实际上《建国大业》都被导演称之为是一篇“作业” ,到了《建党伟业》才发挥了更多的艺术创作功能。那么新时期以来借助民间资本和影视公司,重点考虑市场需求的、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兼顾的主旋律电影创作显然具备了更多的考虑,那就是不仅要有意义,还要好看,有特色。红色大片的发展是中国电影创新的结果,既可以提升中国电影的市场容量,又可以与电影文化紧密结合,非常符合国家新时期的文艺创作方针、政策的要求。

  红色电影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在中国的大江南北轮回放映,拥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当下的中国电影一方面喜剧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所谓的粉丝电影、 IP电影充斥电影市场,整个电影界大有以迎合年轻观众为主的片面倾向,中国电影的市场在目前的创作氛围下饱和度不断提升。红色大片一方面可以大面积增加中老年观众的观影需求和观影量,同时也可以发挥中国大片的优势,满足年轻观众的奇观化追求,可谓一举两得,会对中国电影票房的持续增长作出很大的贡献。就像《智取威虎山》中的打虎场景,是达到了好莱坞水准的中国特色奇观呈现。

  放眼整个国际影坛,中国的抗战片尚未获得应有的尊重和大奖赞许,而二战却为欧美国家的电影经典提供了一个又一个的绝好素材,这值得我们反思。举例来讲,有关“南京大屠杀”的中国电影数量上很多,从《南京大屠杀》到《南京!南京! 》 《金陵十三钗》等,这些电影的导演无不对自己的创作期待很高,但遗憾的是最终都没能获得国际大奖或者引起应有的关注。红色大片的崛起对于中国抗战片,以及让中国抗战和反法西斯的历史和记忆在世界上引起更大的关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梦”题材的影视作品多有探索,但真正名字响亮,叫好又叫座的作品整体相当缺少。如何拍出有分量的而又好看的经典的有关“中国梦”的电影作品,如航天、科幻类电影,也是中国电影人的重要任务,红色大片的创作又和“中国梦”的主题高度契合,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红色大片支撑起来的将是中国电影有关“中国梦”的一片天。

  红色大片是中国特色电影创作充分挖掘我们国家优秀的故事和文化,结合时代发展的脉搏和特点,既有利于中国电影市场的健全和多样化,又能够满足中国多个层面的电影观众需要的电影类型。红色大片的创作与弘扬主旋律、抗战片创作、虚拟技术呈现、 “中国梦”的主题表达等都有着重要的关联,创作空间广泛,完全可以上升到整个国际影坛的创作层面,对于中国电影的意义随着时代和技术的发展则会呈现得更加明显。

  延伸阅读:

  “红色文艺”专题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