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代”一直是一个具有争议性的群体。
中国“第五代”电影,实际上多年来是一个不轻松的文化话题。
“第五代”并不是单指北京电影学院82届的同学,而是一个时期的电影创作群体,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中范围更为广泛的、具有创作意义和理论学术意义的中国电影艺术创作团体。“78班”仅仅是其中的一个部分。“第五代”电影是在特定时期、特定条件下产生的电影艺术创新运动。根据电影的历史研究,任何电影的运动总是要经过一个发端、开始、发展和蜕变的过程。当时在电影的学术界有一种说法,“第五代”电影是一种中国电影的变革。我认为,“第五代”电影是不是革命,是不是领导了中国电影,是不是这场革命已经结束,都不能由我们这些人来评说,应该需要更多的影评人、更多的热爱电影的人来评说,最终由历史来评说。
这以后,1983年,以78班同学为创作主体的电影《一个和八个》拍竣,1984年正式送审通过上映。很多人认为,“第五代”电影的创作由此开始了历史的行程。今天,我们在这些影片中可以看到他们稚嫩的电影艺术主张,看到他们对社会历史的思考,看到这些年轻人的叛逆,看到他们对中国电影的致敬和传承,品味到他们早期之作的思想涵义。我们可以体会到他们如此执著地去表现自己的追求,讲述他们自己电影的故事,是值得赞许的。也许,我们会在这些稚嫩的作品中感受到其是对经典电影的分离和对峙,是“学院派”电影创作风格和秩序的重建,也是在理论指导下的其群体电影创作的宣言。
北京电影学院是中国唯一的电影专业院校,在“第五代”的身上,反映出北京电影学院的教学体系、师资力量、课程设置、专业设备、教学方式等方面的特点,标志性地体现了中国电影专业教育的突出成果。[1]当然,平心静气地讲,电影艺术是教不会的,真的要靠学习者自己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第五代”(78班)遇到许多良师益友给他们一些点拨、提携、教诲、启发。更为重要的是,“第五代”电影人拥有一种绝对神圣、庄严的对电影的忠诚,他们对拍摄电影具有仪式感,对艺术、电影有一种事业感和虔诚、敬重、敬畏的态度,有自己不懈的努力。学院派的系统教育、系统的课程设置、务实的制作教学体系,使我们国家的电影教育可以和世界上的许多电影院校媲美。当然,“第五代”的特殊命运、“文革”阅历、知青情结、压抑人生、执著学习、刻苦状态、使命责任铸造了他们特殊勤奋的学习成果,他们终于在具有丰富电影创作经验的教师们的调教下,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他们的若干电影创作,也体现了中国电影的专业教育水平,使得国外电影界人士在看到他们电影的同时,开始关注和研究中国电影的专业教育。
北京电影学院“78班”在毕业后的几年中,特别是这些同学拍摄完成的《一个和八个》《黄土地》,引发了巨大的社会轰动和业界的广泛讨论。从香港到内地的电影界和传媒界,开始在中国电影节和电影宣传中,增加了一个“中国电影第五代”的称谓,北京电影学院“78班”“中国电影第五代”“第五代电影”“第五代电影人”,是30年来被社会和媒体反复提到的电影群体。于是,它也就成为中国电影理论和评论界及中国电影历史研究中多年来的一个多元的、长久的话题。
其实,今天从一个什么样的角度来重新讨论中国“第五代”电影,有特别大的社会意义,因为“第五代”毕竟已经成为了过去,我们可以将其作为一种现象,进行必要的总结。如今,中国电影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好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中国电影业有了非常好的起点和国际上诸多奖项的获取,有了更多新生代的电影制作人加入到创作队伍中来。
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第五代”电影出现的起点是1984年的(长片)创作,他们经历了《一个和八个》《黄土地》《大阅兵》《孩子王》《红高粱》《猎场札撒》《盗马贼》《晚钟》《边走边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霸王别姬》等影片拍摄的一个比较漫长的成长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第五代”电影的艺术主张和艺术风格:象征、寓言、民俗、仪式、反思、造型、对比、夸张。无论怎样说,大家从“第五代”电影中看到的是,这些人是受过系统电影专业教育的、具备一定专业技能和拥有一定电影理论知识的,他们在良好的社会实践背景下掌握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
在电影中呈现一种不同的电影风格和电影语言,是20世纪80年代初“第五代”导演用电影进行历史反思和文化反思的方法。他们从自己经历这一视点去看待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用他们的电影语言和表现方式进行一种独特的思维,在电影的视觉形式上,其情感表现的激烈和造型的鲜明,使新时期的中国电影在国际影坛上获得格外关注,从而拉近了国外观众和评论者与我们电影的视觉距离,并获取了其心理感应。
当时的“第五代”电影人并没有陷入就业和创作危机的状态中,刚毕业,不想等待、不甘寂寞和浪费时间,想早一些正式参与电影的创作,“第五代”电影人具有自觉的反叛意识和革命意识。他们在当时其他电影人赖以生存的电影土壤中意识到要挣扎、要努力,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们也没有任何明确的艺术探索目标和宗旨,没有必要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经典现实主义电影和美学观念进行颠覆,他们只是在电影中表现他们在学院和课堂上学习到的东西。其作品一直不具备开放性、迎合性的特征,手法基本上是传统的,风格是强烈和颠覆的,影像的组合方法和结构是新颖的,最终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新的电影艺术表现形式。
因此,“第五代”电影的基本视点立足于自然、社会、乡土、家族、家庭、个人、性、压抑、认同、生命、规律、身份、民俗、传统等范畴,别人面对它们所要探讨的问题是除了在意识、结构、影像、城市等层面之外,其文化、哲学、思想、话语的意义是什么?其为中国电影进行主流传统的反思,提供了什么样的参照系数?
敢于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第五代”电影作品的意义和文化思想更多的是其探索和实证的意义,他们所进行的是“电影艺术语言的创新”。当时,他们并没有遇到体制的压制,得到更多的是思想上、观念上和舆论上的压力。这就使“第五代”电影的艺术探索具有了双重的意义:一方面,这种形式、风格的探索与此前的意识形态控制叙事形成鲜明的对比;另一方面,这种造型形式和风格的探索,成就对电影叙事的瓦解和对整体影像权威的建立。在表现形式、影像形态上,“第五代”电影人以他们的影片中那鲜明的影像效果撑起了“探索”的旗帜,充当着新生代和探索者的角色。
而今,风格的鲜明和变化,使他们仍然活跃在中国电影的沃土上。在早期的创作过程中,各位“第五代”导演突出各自的叙事风格和表现风格,按照各自的思想和认识创造自己的银幕世界,带有个体性和群体性的特征和探索意义。“第五代”电影人在电影创作的实际过程中,也是在要求和鞭策自己与时俱进,我们可以从他们对电影创作的辛勤耕耘态度和收获的成果中,看到他们在30年电影艺术探索、发展、变化中的踪迹。特别是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在后期的创作发展过程中,他们也在改变着自己,进行着探索,因而呈现出电影作品风格的变化和对市场的靠近。近年来他们的一些规模可观的商业片制作,说明着他们对市场的思考和对观众的尊敬。这样两个不同阶段的变化,无论是前期还是后期,都对中国电影继续产生着深刻和深远的影响,对新生代导演可产生很好的借鉴和引领作用。这在根本上丰富了现代电影创作的内容和风格,努力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适应中国观众的视觉和心理需要,得到社会不同层次观众的认同,拍摄出了富有特色的影片,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为中国电影增添了光彩。
今天,我国的电影已经进入到从传统电影向现代电影的转变过程中,电影的市场化雏形越来越明显,影片的类型和风格也越来越多元化和多样化。早期“第五代”电影在银幕上使我们感受到的那种观念冲击、视觉冲击和心理冲动已经不存在了,那时候的一切,已经成为我们的回忆。我们的电影产业机制正在逐步建立,并且,已经完成了从传统电影向现代电影产业的转换,我们当下在银幕上感受到的是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更加强烈的冲击。
俗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在中国,任何群体的事情,不可能空前绝后,也不可能作为一个特殊现象单一存在,可以说被称为中国“第五代”的那批电影人,已经在中国电影历史上留下了他们耕耘的烙印,至于存在不存在所谓的“第五代”电影从过去的主流位置走到了如今的边缘位置,笔者的回答是,电影艺术的创作不存在前卫和时尚、中心和边缘的问题,所有的边缘都可以是中心。实际上,“第五代”电影人和电影,也没有那样所谓的相对统一的特征,“第五代”电影人的成就仅只是在十年“文革”后中国文化最为开放和多元背景下的一次电影专业教育的张扬,同时,他们也创造了中国电影制作的全新格局,并振兴了市场。
我个人认为,中国“第五代”电影现实的社会意义和理论价值,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具有鲜明的电影创作反叛精神。由于“第五代”特殊的经历,他们的思想观念和看待事物的视点就与其他群体的导演完全不一样。他们有“文革”“知青”“反叛”“苦难”情结和电影表现的不同角度、方法,他们在用自己的方法反映自己的思考和那段生活的经历;在北京电影学院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大量地学习了国外各个时期、各个流派的电影作品;更“与众不同”的是他们的追求,他们在电影中勇于表现自己的一些独特的看法,在当时的环境下,在千篇一律的电影拍摄和表现形式流行的状态中,是难能可贵的,比之传统的电影美学方法和观念,这是比较独特的。
二、在电影中强调对文化意义的思考。“第五代”电影人在其创作的电影中,有一种表现追求永恒的历史责任感。在那个时候,中国电影是文化和艺术至上的,没有商业的压力,没有票房的压力。敢于旗帜鲜明地张扬艺术观、价值观,追求电影艺术的意义和文化的意义,非常认真地在影片中表达自己对艺术、对社会的认识。他们进入了一种真诚和积极的电影创作状态中,其创作态度没有功利的成分。他们自己欣赏什么就在电影中表现什么,没有投机和迎合别人的欲望,即使是在今天电影仍然有非常多的来自市场、商业、回报、票房压力的情况下,他们仍然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创作思路,拍摄出艺术品位、市场效益相互兼容的作品。
三、体现了中国电影的专业教育水平。“文革”10年的损失,改革开放4年的洗礼,北京电影学院作为当时中国的唯一电影专业院校,在“第五代”78班的身上,在教学体系、师资力量、课程设置、专业设备、教学方式等方面,倾注了极大的心血,从而使他们标志性地体现出中国电影专业教育的突出成果。学院派的系统教育、系统的课程设置、务实的制作教学体系,使我们国家的电影教育可以和世界电影院校相媲美,加之“第五代”的特殊命运、文革阅历、知青情结、压抑人生、执著学习、刻苦状态、使命责任,铸造了他们学习的特殊成果,从而反映出北京电影学院系统的电影专业化教育水平。
四、敢于塑造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以往我们看到的中国电影人物的银幕状态,都是没有个性和千篇一律的高、大、全的形象,人物类型和人物性格刻画是呆板的,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思想解放和电影观念的更新,在影片的叙事和人物形象塑造中,“第五代”电影开始注意人物刻画的丰富性和性格化,人物塑造重视造型化和多元化;他们开始注意小人物,敢于塑造自己理解的人物形象,能够多侧面、多元化地表现这些人物的性格和精神世界,甚至,很多英雄和普通人被他们拍得有非常大的形象差异,与我们过去对传统人物的拍摄手法不一样,以见所未见的视觉样式来呈现这些人物形象。
五、创造独特的电影叙事语言风格。“第五代”电影释放出惊人的创造能力,其所拍摄的电影呈现的是与以往电影不同的叙事风格和影像风格。在电影表现形态上与以往电影有比较大的反差,在电影的语言表达方式和电影的结构组合上有自己的特点和追求,特别注重以电影的造型、环境、场景参与叙事,环境的象征意识非常明显,电影叙事与其他元素一样,成为电影的一种手段,重视影片环境、气氛的营造,并使之与对人物的刻画、电影的造型统一起来,这种处理方法是以往电影中比较少见的。在电影视听语言的运用上,其重视对影片整体氛围的营造。
六、在世界电影舞台上宣传中国电影。“第五代”电影以中国大陆电影的身份参加世界各大主要的电影节,他们的影片拍摄数量虽然不多,但却比较多地参加国际、国内电影节,以迅疾和突进的方式在世界电影节上创造了诸多获奖佳绩和轰动奇迹,使世界各个国家都更为深刻和全面地了解和知晓了中国电影,这对中国电影是在一个比较大的范围中的品质弘扬和文化宣传。[2]“第五代”电影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先走了文化发展的重要一步,做出了突出和重要的贡献,从而使中国电影实现了跨越性的发展,开始了跨越新时代的征程,开始走进世界影坛这个大舞台,使世人开始高度关注中国。
七、在反传统的过程中融汇世界电影。“第五代”电影人,在其总体的创作意识、观念、手段、风格、样式上是反传统和创新的。其对十年“文革”的影片,具有一种心理上的不满足和拒绝的态度,非常执著地一致在电影的叙事上、人物上、风格上、观念上、影像上,完全搞自己的东西,在电影创作的思想、意识、观念、手段、风格、样式、形式、内容、技巧、方法上进行不同程度的探索,在作品中呈现一种完全与众不同的东西,这些影片与传统电影相比较,在整体上、形式上和效果上是有比较大的差异和突破的,给人们予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2]这几点是自己个人对“第五代”电影的思考和认识,可能仍然没有定论,可能仍然会面临商榷,或者是要面对争议和指责,这些思考和认识需要在未来的历史发展中得到证实。
回过头从1984年的“第五代”电影《一个和八个》《黄土地》启程的这30年的历程来看,“第五代”电影的发展,实际上经历了三个发展的重要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打江山、创业的阶段。“第五代”电影人用自己的创作,确立了其在中国电影中的地位,要引起别人的注意,要有电影拍,得到社会的承认。第二个阶段是不断创新的创作阶段。[3]“第五代”电影人继续保持自己的创作风格和创作特色,并且,在艺术片、类型片、商业片和个人追求方面,有新的探索。第三个阶段是创作转型的阶段。特别是在需要如何面对投资、市场、环境的状况下,在如何面临电影机制的转变、如何应对市场的各种问题时,进行必要的转型。
说“第五代”电影的出现是一场具有“中国新电影”意义的电影运动,这其实是现象学、历史学、理论学意义上的论述,但是,将其作为一种电影流派还缺乏更多的依据。因为,其只有崛起的时间,还没有结束的时间,“第五代”电影有一些鲜明的艺术特征和影像追求,但是,它并没有掀起一场中国电影真正意义上的“新浪潮”,关键是它并没有引领中国电影的前行方向。“第五代”电影出现以后,学术界出现了用一种人为的、前所未有的“代际划分”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电影历史,有圈定和限定的意义,但是,这并没有学术上的意义,就是在世界电影史的研究过程中,过去也没有这种分类和研究的方法。
文学和电影中的理论、美学、批评,涉及的“现代性”就是一个庞杂的课题,尤其是对“第五代”电影的历史、形式、创新等问题,从电影本文、本体出发,从电影的思想现代性、语言现代性出发,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论述,关注其电影中的现代观念和现代意识的现代性追求与反思,在中国电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关注其电影的现代性特征讨论,需要更新的视点和角度,特别是需要从具体作品中,结合“文革反思”“知青经验”“个体意识”“生命意识”“城市意识”“思想内涵”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甚至是对“第五代”电影的重读和诠释。
在创作上,“第五代”电影在影像形态上令中国电影从经典电影向现代电影转变,是一个“破坏者”,而我们的学界,在“第五代”电影的理论研究上,则完全没有从经典电影理论向现代电影理论转变的结论性叙述,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世界电影史的发展不存在这种情况,20世纪20年代先锋运动、法国新浪潮、意大利新现实主义,都是电影创作先于理论,电影理论是随后才发生、发展的。实际上,在程序上,“第五代”是进行了一定的系统学习和系统思考以后,才初步具有了一定的现代电影观念的,所以,产生了现代电影的创作。在这个过程中,具有这些观念的人,还不具备真正理论体系的意识,所以呈现出来的仅仅是电影的作品和现象,在现实的电影创作和发展过程中,都是实践先于理论,其电影理论并没有指导电影的创作,因为,理论和实践不可能同时产生和完成,电影理论是要靠学者进行研究、梳理、分析、归类、总结、论述才能够得出的。改革开放以后的30多年里,我们对“第五代”电影理论,没有确立应有的研究方法和体系,也没有在根本上形成指导其创作的能力,更没有引领广大观众的感悟力,就连批评和评论“第五代”电影的体系也没有建立。
“第五代”电影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时国家的电影体制,沉浸在原有的体制和机制下,一旦拍摄开始,没有经济和市场的压力和负担,他们就可以在文化探索和历史回顾的路上狂奔,这是“第五代”电影产生的社会原因,是“第五代”能够“肆无忌惮”地进行艺术探索的重要动力。更为重要的是,思想和社会的改革,牵动了人们对文化的渴求。国家改革和思想解放,在整个“第五代”电影创作中,起到了支持的作用,起到决定性的保证和推进作用。这种作用是一种强硬的、非市场化的,是一种文化精神上的支持。所以,任何一个时期的电影,经济不是其中的决定因素,而其决定的因素是政治、社会、历史、体制、文化,是社会历史阶段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的思考与尺度。
“第五代”电影人对中国电影的贡献,今天我们还无法对其进行正确的评价,应该是由后人来予以评说,任何的赞美、指责、批评并不能使“第五代”电影人产生什么动摇。这些批评性意见对“第五代”电影人将是是一个非常好的提醒和督促;这些批评,在某种程度上永远提醒和成就了“第五代”。“第五代”导演在早期电影创作的格局中,没有明确的使命责任,他们仅仅是想使自己学到的东西得到运用,想表达自己的电影观点,有十分鲜明的个人色彩,就是要确立自己或者是群体在电影界的地位,为了以后可以接着拍片子。
今天,我不认为“第五代”电影已经成为了经典,只是成为了历史,社会发展太快,“第五代”电影的成绩、经验、艺术、积累和教训可以留给后人去学习和评说,也可能“第五代”电影是一个永远被批评和批判的“靶子”,研讨会、批评会不会终结“第五代”电影,终结“第五代”电影的是其作品本身和“第五代”电影人本身。
关于中国“第五代”电影的社会意义及价值,我认为最具代表性的是:其具备一种新的电影叙事观念、影像风格和造型形式,成为对“十七年”中国电影的突破和在改革开放环境下的文化“宣言”。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意识,无所谓现代和非现代,“第五代”电影的出现和中国电影理论界关于“电影语言的现代化”观念的讨论几乎是在相隔不久的一段时间内发生的,由此,我们可以认为,“第五代”电影是中国现代电影教育的产物,是“学院派”电影的开端。[3]西方理论界在研究任何艺术发展和形成的过程中,都会将其冠以“现代”概念,以此为参照形成一种新的理论来对应旧的理论。但是,新理论与旧理论的关系也不过是所谓的相对关系。我们不想在对“第五代”电影的理论论述过程中过于拔高其学术地位,我们只是希望在真正意义上认识到“第五代”电影与以往电影的差异,其对于中国电影在艺术、美学、制作、技术、市场、产业方面的贡献,其关键问题在于要弄清楚“第五代”电影一词所包含的极为复杂和丰富的含义,其对我们今天发展电影产业和进行电影创意的意义以及其与“现代意识”的差异与联系。
而恰恰需要我们意识到和研究的是,未来“第五代”电影人要解决好三个问题:第一,如何保持自己电影的个人和群体风格?(群体风格已经不存在了),让自己的电影战胜自己的年龄,面对市场的变化和商业的压力。第二,“第五代”电影怎么样保持自己电影的影响和建立起品牌效应,适应今天信息化、网络化、媒体社会的环境,转变、转换思维进行电影创作。第三,“第五代”电影在今天的中国电影市场格局中,应思考怎么样来平衡商业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怎么样进行新的创作方向抉择和个体作品创作的选择。
我们意识到,对“第五代”电影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无论是在谈论“第五代”电影的发展过程和其作品所折射的思想和文化上,还是在对其整体作品的研究中,没有比研究“第五代”电影所表现出来的现代性更为重要的了,这些都说明“第五代”电影具有内在的意义。我们更多的是评价他们作品的电影观念、文化品位,判断他们的艺术价值。即便是在今天的“第五代”电影中,我们也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他们在影片中仍然坚持本土特色,坚持文化意义,坚持个人追求和坚持历史思考。
“第五代”电影的历史作用,已经用了30年的时间来验证。现在的结果是,它作为中国电影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确立和巩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它拉近了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化、世界电影与中国电影的距离,也加速了中国电影进入世界电影潮流和改变世界电影格局的进程,[4]与此同时,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繁荣,它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原文参考文献:
[1]王志敏.第五代电影对中国电影的主要贡献[J].当代电影,2005,(3).
[2]郭晓.实现中国电影强国梦再创中国电影的传奇——访北京电影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会军[J].艺术教育,2013,(9).
[3]朴宰亨.论“第六代”导演的电影创作[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9-04-28.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